APP下载

九九重阳

2021-02-07凌丽君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赏菊茱萸重阳节

凌丽君

本期介绍的传统节日,和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密切相关。

相信很多读者一看到这题目,随口就能背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但诗中深层次的内容,也许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出了。

诗中描述的是远离故乡的诗人在佳节时思念家人的情感。那么,诗中的“佳节”具体是什么节日呢?答案就藏在题目中:九月九日,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记得在介绍“七夕节”时,我们就曾说过——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特点,很多都是月日相同的日子,“重阳节”也不例外,其中的“重”字就是重复的意思,表示这个节日中有两个“九”。大家可能会问了:那为什么不说“重九节”,却说“重阳节”呢?这就涉及中国古代奇妙的文化思想了。

在我国古代,人们认为世间万物被划分为阴阳两部分。比如,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男女,按照阴阳思想,男属“阳”,女属“阴”。同样,数字也分阴阳,其中奇数一、三、五、七、九属于“阳数”,偶数二、四、六、八属于“阴数”。九月初九,因为有两个“阳数”,因此就被称为“重阳”。

一般节日都会有一些庆祝活动,那“重阳节”的庆祝活动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去诗中找找看。

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诗人在遥想家人在这一天的活动——登高和插茱萸。登高是爬山,那插茱萸是什么呢?“茱萸”这两个字里都有“艹”,所以很明显,它是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具有驱虫、消毒的功效。

为什么在“重阳节”这天要爬山、佩戴茱萸呢?据古书记载,汉代有位仙长叫费长房,他告诉自己的弟子,农历九月初九这天会有瘟疫降临,嘱咐弟子带领家人和乡邻佩戴好茱萸,到山上躲避。从此,民间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便有了登高、佩戴茱萸的活动。

由于农历九月恰好是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慢慢地,赏菊也成为了“重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唐朝末年,有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名叫黄巢。他写过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中后两句讲的就是金秋时节,金黄色的菊花盛开,香气浓郁、无比壮观的场面。而且,诗中还点明了时间——秋天的“九月八”。事实上,这里的“九月八”指的就是九月初九。那为什么要改成“八”呢?那是因为诗歌要讲究押韵。在这首诗里,“八”和“杀”“甲”都是押韵的。因此,通过这首唐诗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在唐朝就有了重阳赏菊的习俗。

后来,“重阳节”又成为了“老年节”,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九”这个数字是最大的个位数和最大的“阳数”,而且发音和“久”一样,因此人们便赋予了它“多”和“长久”的意思。你看,在很多成语中都有“九”字。比如,“九牛一毛”,这里的“九牛”就代指非常多的牛,“九牛一毛”是说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为什么要经历八十一难?这个“八十一”是怎么来的?背一下乘法口诀表就能知道,九九八十一,是九和九相乘而得,一个九就已经代表多了,那九个九就是多到了极致,所以这八十一难也可以理解为非常多的磨难。

“九”在汉语中经常代表极致。比如我们头顶的最高处是“九重天”,脚底下最深处是“九泉”。极致,代表着最高,所以古代的皇帝最喜欢用“九”。在早期社会,不同地位、等级的人,吃饭用的食器“鼎”的数量也不同。周天子地位最高,所以他的鼎就是九个,比他地位低一点的诸侯是七个。以此类推,最低等的士就只有一个鼎了。如果我们现在去故宫游玩,可以看到很多与“九”相关的元素,比如赫赫有名的九龙壁,还有大门上的门钉,纵横都是九个,称为“九路钉”。

中国人在这样的数字文化熏陶中,自然会将“九”蕴含的美好祝福送给老人,希望他们的年岁越高越好,长寿到极致。“重阳节”也正是这样从最初的“避难日”慢慢演变成了一个充满爱心的节日,一个体现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节日。

猜你喜欢

赏菊茱萸重阳节
重阳节——登高远眺,遍插茱萸
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
怀念一枝茱萸
重阳节
赏菊
叹流年
重阳节为什么称为“重九”
重阳节
漫话茱萸
金秋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