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变”与“不变”

2021-02-07李正红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视域新闻报道考核

李正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媒体平台涌现出来,这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而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也随之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本文就媒体融合视域下如何培养新闻人才进行探究分析,并阐述一些有效策略。

本文从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人才培养中的“变”与“不变”入手,阐述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培养新闻人才,并结合新旧媒体视域,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革策略。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人才培养中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变革时期。与传统媒体平台相比,新媒体平台与互联网技术关系密切,因此,媒体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时,一定要提高新闻人才的互联网技术。传统的新闻媒体主要以电视台、报刊、广播等形式作为新闻载体,而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则主要以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各级领导强调媒体应该不断发展,强调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实际应用,要求媒体工作人员能够有效地掌握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在进行实际调研中,媒体人员应该有效掌握“四全媒体”这一概念,并准确把握融合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新媒体时代下,一些视频新闻网站与文字新闻网站层出不穷,这不仅要求从事新闻报道行业的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其对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时代特征有所了解,并按照互联网的时代特征进行有效的思维培养,如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移动优先思想,而管理人员则应该做到培养创新——理念观念、内容技术、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因此,各大新闻单位在培养新闻人才时,一定要注重互联网技术与网络时代特征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各大新闻单位在媒体融合视域下培养新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落实新闻人才培养创新策略。创新是整个新时代发展的主题。各大新闻单位可以定期开展新闻创新主题讲座,可以邀请各大新闻行业的顶尖人才进行演讲,在讲座上为新闻人才提供最新的行业资讯与新媒体平台下的网络新闻发展趋势。各大新闻单位还可以联合起来组织新媒体新闻创新大赛。每个新闻单位可以鼓励旗下员工参与该比赛,比赛人员可以以文字、视频、演讲等形式对新闻行业的创新思想进行论述,并将自己的看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除此之外,各个新闻单位也应该定期开展文化创新交流活动。每个新闻单位可以派遣表现优异的媒体人参与交流会,在交流中一起进步,一起发展创新思想。在进行思维培养中,新闻单位管理人员也应该将这些思维融入进实际工作当中,从而更好地进行体制机制管理。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人才培养中的关键

夯实理论知识基础,提高新闻人才的专业水平

无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行业背景下,还是新媒体新闻行业背景下,新闻单位在新闻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都应该重视夯实人才的理论知识基础。各大新闻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应该在面试环节询问招聘人员的职务意向,然后在员工入职后,结合本人的业务能力水平与职务意愿,制定合适的员工培养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专业能力与天赋,还有利于整合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各大新闻单位在培养人才时,应该定期对旗下员工的专业水平进行考核,然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事变动与薪资待遇调整。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员工的有效工作率进行统计。实行奖惩制度,能够有效地督促员工进行自我提升,进而提高整个新闻单位的行业竞争力。

组建有能力的队伍,提高新闻人才的创新素质

媒体融合视域下,新闻行业在培养新闻人才过程中,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就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地对人才培养方式与新闻创作方式进行革新,这样能够提高创新型新闻人才的比例,还能加快新闻行业的发展,为普通民众带来值得信赖的新闻内容,这对于引导国家的舆论是十分有利的。

各个新闻单位可以联合组建新闻人才培养队伍,集整个新闻行业的尖端人才于一体,为新闻行业的人才输送问題与新闻报道创新问题提供解决策略。比如,在招聘新员工时,可以由各个新闻单位派遣专业人员共同组建招聘队伍,然后从不同新闻专业领域对面试人员进行询问,挖掘每个面试人员的新闻报道意识,然后根据面试人员的个人潜力与就业意愿安排合适的新闻单位岗位。各大新闻单位还应该定期派遣优秀员工出省交流,与各个省的新闻行业人才进行技术交流,了解互联网时代下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导向与创新方式。闭门造车会导致失败,开放创新的态度才能使新闻媒体行业更好地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处理新闻时需要新闻媒体行业展现更多的智慧。各大新闻单位应该针对新闻人才进行单独培训,可以从新闻措辞、潜台词、态度、仪态等方面对新闻人才进行培训。可以派遣新闻人才到其他省份的新闻单位进行新闻媒体学习与实践,并要求新闻人才定期对新闻形式与社会舆论导向进行汇报,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媒体融合视域下,培养新闻人才的有效策略

新闻单位可以和高校合作,招聘高素质人才

为了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拥有高速且稳步的发展态势,各大新闻单位可以和当地的高校开展“共同培养新闻人才”的规划活动。各大新闻单位为高校的新闻系人才提供实习机会与专业技术,高校为新闻单位提供新闻人才输送,这在新闻行业的人才建设上是一种双赢。高校可以通过导师推荐与考核选拔的方式,向各大新闻单位提供优秀的实践人才,各大新闻单位也可以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进行考察,对于一些个人能力较强、实习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新闻系学生,可以签订就业合同,为新闻行业提供新的人才输送源。

各大新闻单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培养新闻人才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已入职的新闻人才进行技术培训与实践考核,还可以在各大高校招聘高水平高素质的新闻系学生。为了提高各大高校新闻系学生参与新闻单位实习活动的积极性,各大新闻单位可以和学校与学生本人签订“新闻系学生实习”三方合约,切实保护实习生的利益与新闻单位的利益。在高校新闻系人才实习过程中,各大新闻单位应该向实习生支付实习工资,要求实习工资不得低于正式员工工资的百分之六十,并为实习生办理就业保险等。各大新闻单位还应该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且可以在实习期间设置多次考核。考核形式可以分为专业知识考核与实践活动考核,其中专业知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六十,实践活动考核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新闻系实习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考核,这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创新型新闻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利用混合式培养方法,培养高水平的新闻专业人才

各大新闻单位在培养新闻人才时,可以采用混合式培养方法。所谓混合式培养法,就是将线上培养与线下培养结合在一起,为新闻人才提供更丰富的进修方式与学习资料。各大新闻单位可以采用小组式对新闻人才进行培养,由每组的组长对新进员工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并定期汇报培训成果。

新闻单位可以将员工以三到四人为一组进行分组管理,由经验丰富的员工担任组长。小组之间可以利用线上会议与线下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将每一周该新闻单位所编辑的大型新闻报道进行压缩整理,通过大量阅读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可以规范新员工的行文方式与排版格式,这有利于夯实新闻报道人员的基础功。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新闻人才采取分类培养政策。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5G、4K、虚拟仿真等技术元素构建着新的传播场景,这就要求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业务能力。在实际应用当中,新闻工作人员也应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促进自己适应多种工作形式。在实际工作当中,新闻工作人员应该有效掌握强化跨部门、跨媒介的能力,从而不断打造跨区域的一体化组织策划机制,逐步适应全媒体报道机制建设,使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从单一、单维、单向向全媒、多维、互动转变。

媒体融合视域下,在培养新闻人才过程中,首先要夯实新闻人才的基础理论,然后加强对实践环节的管理,既要保证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人才拥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要保证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通过创新和实践,努力培养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复合型新闻传播类人才。

猜你喜欢

视域新闻报道考核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