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轮驱动,两驾马车

2021-02-06纪振宇

中国服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工业园双循环非洲

文 | 纪振宇

两个“循环”与“一带一路”建设与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通过产业不断升级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逐步成长为“世界工厂”。

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应势提出加快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调整。

两个“循环”是历史必然

为什么我国要将国内“大循环”做为经济主体?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在55%左右,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国内消费占GDP的70%以上,美国甚至高于80%。可以说,70%~80%的比例是发达国家的标配。

1978年,我国推出一系列改革开放优惠政策,承接了“亚洲四小龙”转移的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业岗位增加到500万左右,其中纺织业占主要位置。一部名叫《外来妹》的电视剧非常清晰地刻画当时纺织业转移至东南沿海后,给当地百姓在生活、文化方面带来的巨大改变。而随着我国自身劳动力、生产成本的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十年前开始转移至东南亚及非洲国家。

对比20世纪80年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在制造业产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1.25亿人,劳动力密集型就业人数有8 500万人。

与四十年前转移来的500万数字相比,8 500万人的规模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迫切希望能够抓住这一波从中国转移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刺激本国就业,增加对全球的出口。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博士、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分析认为,随着把不适合在国内发展的资源型产业转移出去,我们自身也会根据产业升级的要求不断增进生产制造业的布局。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自身经济出现停滞,他们对全球供应链进行重新配置,逐步将制造业撤回国内。在此背景下,我国传统以低成本、大范围的全球化供应链面临很大挑战,光靠低成本已经不足以吸引制造业转移。

未来的生产制造业全球化会呈现三大区域分布式特点:一个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美区域,包括自然资源丰富的加拿大以及人口资源过剩的墨西哥;一个是欧洲区域,以欧盟核心成员国为主导;一个是以中国为主导的东北亚区域,同时延展到东南亚和南亚国家。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和优势,利用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以及回旋空间大的特点,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到国内,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工业园内的纺织厂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中国具有双重角色,既是产业转出国,又是高新技术,尤其是“卡脖子”技术的追赶国。

作为前者,我国已经把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转移至更适合发展的国际及地区,将吸引外资、并购企业、引入先进技术等作为产业优化方向,这相当于在国内和国外两个路径进行产业升级。

而我国在5G、物联网等领域的新基建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将我国市场规模和生产体系优势,转化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发挥海量创新资源优势,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一带一路”反哺“双循环”

如果将国内与国际两个“循环”比做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一带一路”倡议则是拉动发展中国家与全球供应链接轨的“马车”。

于佳认为,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历史必然,还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发展前景,反过来“一带一路”又能“反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2020年,在全球疫情影响下,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依然展现旺盛活力与强大韧性。

资料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9 600亿美元,增速比全国整体水平高0.8个百分点,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的直接投资达到13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0%。

期间,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造成彼此交通和人员往来不便,但在我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前提下,“一带一路”项目依然按照计划得以实现,这也是我们要持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力。

在疫情严重时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积极捐赠医疗设施,与当地百姓共同抗“疫”,由于他们的坚守,为东道国创造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有效维护他国经济发展。

同时,这些中国企业也将在线办公、网上远程招商、云视频等现代化办公方式带给更多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在当地催生出很多新业态。

“一带一路”将红利在非洲落地生根

事实上,“一带一路”推动了非洲市场一体化建设,带动非洲整体性发展。非洲国家,尤其是南非,国家平均年龄不到20岁,截至2016年非洲总人口达到12.26亿人。

如果这些年轻人没有工作,那么人口红利就会变为人口“炸弹”。创造就业与出口创汇是非洲维持稳定的当务之急。而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制造业,恰恰为他们既解决当地就业,又带来出口创汇的机会。

埃塞俄比亚是内陆国家,除了畜牧业以外其他经济发展均处于落后状态。为此,埃塞俄比亚到中国沿海城市为发展皮革和制鞋业招商引资,并学习打造经济特区。

在2016年,埃塞俄比亚首个工业园—阿瓦萨工业园建立,该工业园的基础设施由中国企业建造,主导管理运营的是当地政府,国际买家则是包含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和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在内的美国Philips Van Heusen集团。此后,该集团旗下所有的供应商,包括面料供应商、纺织品供应商等,都搬到阿瓦萨工业园。

这些供应商不仅可以每月60美元的工资雇佣埃塞俄比亚工人,还能享受从该国产品出口欧美市场的零关税政策。

值得称赞的是,中国在规划工业园基础设施时,就全面遵循绿色发展理念,预发性处理污染源,规避掉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径。

另外,在利好形势下,跨境电商也迎来在非洲大施拳脚的最佳时机。配套物流园区、仓储区等设施,需要制造投资商、国际买家和当地政府三方联合才能落地生根。

如果没有“一带一路”,非洲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正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非洲发展中国家才能提速拿到国际大单,逐步摆脱贫困。2019年5月,非洲大陆自贸区协议正式生效,协议涵盖54个国家,覆盖近13亿人口,蕴含巨大潜力。2021年伊始,中国与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企业将通过毛里求斯在非洲市场获得更多便利。

除此以外,受地理位置决定,非洲非常有利于中国、欧洲、非洲三方合作,并且仅西非就有四个棉产国(布吉纳法索、贝南共和国、查德共和国和马利共和国),这对于纺织业今后“走出去”的国际化布局是非常有利的。

猜你喜欢

工业园双循环非洲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广州市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的优化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地下工业园
An Uncommon Trip
地下工业园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