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修身观对现代组织管理的启示

2021-02-04闫萍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3期
关键词:组织管理自我管理

闫萍

摘要: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修身观中所表现的以人为本思想对现代组织管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从儒家修身观视角探讨现代组织人本管理中如何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即自我检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组织中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具有自我管理的意识,以自我管理意识的加强为出发点,进而分别探讨管理者和员工如何践行“修身观”。

关键词:儒家修身观;自我管理;组织管理

一、儒家思想中的修身观

修身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发展伟大复兴的现代化建设中,在以员工为资本的现代企业里,如何去传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修身思想,完善和健全领导者的人格理念,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和自身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命题。对于个人来说,儒家修身观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春秋战国时期时孔子将修身以十五字来概括,即“恭、宽、信、慧、敏;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同时孟子也提出“修其身而平天下”的思想观点,其对于现代管理而言,是组织中每个个体,上至管理者下到被管理者都应恪守的一种抽象的无形的规则规范。而它对西方哲学影响也较为深远,马克斯·韦伯在关于新教伦理与儒教伦理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中指出,中国的儒教文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的东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破除了韦伯的儒教伦理不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命题。对于我国来说,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除了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认识儒家文化这一珍贵文化资源对现代管理的指导意义,并将其加以良好的运用。

二、人本管理

(一)何谓人本管理

“人本”从字面来看,即以人为本,将人摆在重要的地位。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与制度设置。芮明杰则将人本管理定义为“企业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强调人在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以个人自我管理为核心,以人的全面自在发展为目标,以企业共同愿景企业文化为引导的一整套个性化柔性管理模式,不难看出,人本管理的本质就是引导个体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管理”。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许多企业顺应着这股潮流获得到了巨大发展,他们自身在管理运作等方面有过人之处,他们把组织中的人看作是获取利益和获得发展的资本而不是工具,他们尊重每个员工的尊严和价值,并且将他们的作用发挥至最大。与每个人都具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理性选择的经济人理论不同,社会人理论认为每个人其实都是社会人,都在不断寻求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在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中,组织不仅需要为员工提供具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也需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能力,并能认识自我,不断自我成长。

三、儒家修身观中所体现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一词最先出现于医学界、主要是强调一些患慢性疾病的病人自我控制。后来这一理论逐步发展至教育学界及企业管理领域。国内学者王益明将自我管理定义为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在组织管理领域中,自我管理则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学习能力和绩效的管理方法。儒家修身观中的自我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正己正人

儒家提倡“以德为政”,它是一种以道德为导向的柔性管理思想,要求管理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而且要求他们在管理中要做到由正己而正人,由修身而治人,由上行而下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優秀的管理者不会时刻将目光聚焦在下属身上,而是不断地去加强自身的形象和下属自我管理的意识。员工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的提升,除了管理者率先树范、用自身的行动去说服和影响下属,以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另外,自己也应在众多员工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树立好榜样。

(二)慎独

儒家对于慎独的解释是:“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一也,然后得之。”慎独指即使当一个人独处且没有他人监督的时候,依然能坚持原则,能够恪守本分,坚守自己的美好品德和为人原则,做到人前与人后形象一致,无愧于心。组织中管理岗位的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这一项,位置越高时所拥有的权力越大越多,而因地位的原因很少有人敢于对管理者提出意见,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怎样合理行使权力至关重要。员工在企业工作过程中,切忌敷衍了事,不能时刻想着逃避工作职责,寻求管理中的盲区,而应做到即使没有上司的监督也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为琐碎利益而欺人欺已损害自己的个人形象。

(三)自省

儒家修身观强调“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吾日三省吾身”的思想对个人工作、生活、学习和做人都有重要的影响。它认为每个人需要利用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近期个人在工作、生活、学习和为人方面的行为是否恰当。组织中,管理者与员工都应反省内求。反省内求不仅有利于管理者与员工个人素质的提高与个人精神世界的升华,也有利于缓解组织内部矛盾,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四)正心诚意

《大学》中提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和“心正而后身修”,正心即端正心态,心地端正诚恳。作为管理者要不偏不倚,运用和下放权力时要公平公正公开,为员工塑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对于下属而言,正心就是每个人有良好且积极的工作心态,不因为小事而大动肝火,为人平和,如果组织中上至管理者下至员工都能够“正心”,如此有助于减少组织中矛盾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四、儒家修身观对组织管理的启示

儒家思想历经沧桑,内涵博大精深,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治国方针,对现代组织管理和个人修身养性亦有重大意义,其中所表现的以人为本思想启示现代组织管理者应当将组织中的人作为最重要的资本加以开发和利用,使其为组织长远发展做出贡献。

(一)加强自我管理意识

自我管理的实现不仅需要组织中每个个体自身的高素质,关键在于形成利于工作展开的工作氛围。组织中对管理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应更高,因为他们是整个组织的协调者和领导者,其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整个组织的长远与良好发展;人本管理下组织应更注重员工的价值,员工自我管理意识的加强同样有必要。自我管理的实现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自我定位管理

一个人的首要任务是认识自我,即认清自身在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工作中的职责是什么,家庭中的责任是什么。管理者应该重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己没能很好地完成的工作,自身无法实现的工作,不能任其自由发展,而是要积极地进行协调并充分利用自己所有的资源来加以解决。员工也应该有清晰的自我定位,自己在组织中处于什么位置,能为组织做出什么贡献,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促进组织的发展进步。只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才能认识真正的自我,才能以相应的行动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同时助力组织的发展。

2. 自我目标管理

每个有抱负的人都应当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它指引着个人的努力方向,鼓励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引导着个体走向成功。在组织中,管理者的目标是进行协调,着力解决好工作中的问题,使员工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一致。而员工的目标则是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组织绩效做贡献。每个人不仅要有短期目标,还应该有长期规划,对自己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合理地规划,这样才能避免少走弯路,更好地实现目标。

3. 自我突破管理

在工作中感到劳累、没有新的想法和创意、无计可施的时候,不是因为工作本身枯燥无聊,而是自己本身已经产生安于现状的想法,导致思维被禁锢,这时所谓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更是画地为牢。因此,管理者应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此才会有新的视野、新的想法和新的创意。而员工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还应该放眼于整个组织,时常思考自己能为组织的未来良好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将自己于其他人进行比较,思考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还存在的不足,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不闭门造车,而应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4. 自我学习管理

自我学习能力不仅要求个人学习理论知识,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求个人应该学会如何去学习的方法,如何加强自身道德品行修养的方法。学无止境,学习是一段漫长的修行,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崭新的领域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去开拓。生活处处皆学问,知识不仅存在于书本和屏幕上,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每件小事都蕴藏着大学问,关键在于个人有没有善于学习的心。在组织中管理者应该留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不断钻研业务、获取养分、借鉴良好经验。

(二)提升德行修养

儒家修身观所表现出的正己正人、慎独等思想对个人道德品行和个人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现代组织管理中的每个人学习。

1. 正己正人:提高管理者素质

自孔子之后,历代儒家学者都将“正己正人”思想作为治国之道的重要参考,尤其重视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它突出道德导向,强调人格感化,属于政治伦理型管理模式。在现代管理中,许多管理者都将它视为重要的管理之道。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在他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领导做出榜样是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之一。当然,也有管理者把“正己正人”看作是“自我管理”的重要模式,强调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下属对他的信服是自然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这样才能树立可信、可亲、可爱的管理者形象。

2. 慎独自律:提高员工能力

作为员工应慎独自律,注重自我约束,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尽自己职位之责。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准确认识自己的岗位与自身的职责。其次,应积极求索,不断提升完善自身素质,主动学习理论知识,还并付诸实践,以做到知行合一。

(三)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实现修身目标不仅需要将自己的思想提升至一定境界,把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道德修养与自我学习能力二者并不是相分离,而是互补的。自身素质较高会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和約束自己去学习,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取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方法。

1. 格物致知:明确人本管理的根本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即探究事与物的原理,而从中有所收获。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和态度,对于学习,首先,应该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次,要保持勤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习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学业的精髓在于勤奋,而贪玩任性则会荒废学业;再次,要有好问精神,以谦卑的姿态去学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除此之外,学习是一个付诸实践的行动过程,不能只想不做,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最后,学习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将学习看作一项需要终身去完成的使命,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 创造条件:构建积极良好的组织文化

组织人本管理作用的发挥需要将自我管理作良好的引导,而组织文化则可以作为最佳依托。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的基本信念、基本价值观和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基本看法,它对促进企业整体发展发挥着核心作用。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全体成员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所培育而成,并被全体成员认同且自觉遵守的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和。组织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使员工有充足的空间去学习借鉴,主要是通过将组织建立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而实现的。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学习型组织。这对于组织而言,不仅有助于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增强,使组织充满创意和蓬勃的生命力,同时能够鼓舞组织士气,使组织不断成长发展且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牟洪明.先秦儒道思想中修身文化的传承与思考[J].人文天下,2017(05):42-44.

[2]张静.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人本管理问题研究——以仁、义、信为切入点[J].东方企业文化,2012(02):223-224.

[3]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王益明,金瑜.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25(04):453-464.

[5]程晓文,张淑萍.儒家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5(26):49-50.

[6]范青蠡.学习型组织的思维逻辑[J].上海管理科学,2018,40(04):6-9.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组织管理自我管理
浅谈跟踪审计协审人员的组织管理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试论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及价值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新形式下研究生会在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中导向作用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