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橡胶行业标准废气治理技术方案

2021-02-03冯雅柴方刚刘小荷刘培华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设计规范废气车间

冯雅,柴方刚 ,刘小荷,刘培华

(1.青岛双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2.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

1 橡胶生产废气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橡胶工业在工业领域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我国汽车工业的崛起,带动与其紧密相关的橡胶工业也发展迅速。然而生产橡胶排出的废气会对动物和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橡胶制造生产工艺对废气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生胶如丁苯橡胶、氯丁、顺丁等,在规定的储存及使用条件下并不会产生毒害作用[1]。在橡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易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来,会造成空气污染。除此之外,在炼胶、压延、硫化等工序的高温塑炼和氧化过程中,生胶也会释放出毒害气体;原材料中部分有机物由于沸点低,也会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从而造成污染。

橡胶轮胎行业产生的挥发性污染物主要包含恶臭、工业粉尘等,由于污染物成分多种多样,且生产工厂排放量大,因此会对导致周边环境空气质量下降,对人类健康也会造成威胁。

橡胶轮胎废气成分[2]大致可分成六类:

(1)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2)胺类:苯胺类、环己胺、三甲胺、二甲胺等;

(3)粉尘类:炭黑、胶粒等;

(4)含氯的化合物:酰胺、吲哚类等;

(5)含硫的化合物:硫醇类、硫醚类、二氧化硫等;

(6)含氧的有机物: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危害人类健康的橡胶轮胎废气中,无机物包含硫化氢、炭黑等,有机污染物在恶臭气体中所占比例更大。

2 橡胶行业的排放标准及解决对策

2.1 橡胶类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2.1.1 参考标准

橡胶类工业废气排放主要参照以下两种国家标准:

(1)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2)GB 27632—2011《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具体排放表

(1)《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2—2011)对应排放表,见表1。

(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对应排放表,见表2。

2.2 设计原则和目的

项目按照达标安全性、技术合理性、经济实用性原则设计和建设。项目完成和投产后,达到国家《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中二级标准(其中烟囱高度按照15 m)。

(1)达标安全性:项目设计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规章制度,保证处理后的废气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排放标准;除此之外,对于废气的分散点源和季节性浓度变化的特点,要有具体的应对措施,确保恶劣条件下也能够稳定达标。

表1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2-2011)

表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2)技术合理性:在完全达到现行的所有相关标准、规范的同时,项目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操作管理、维护巡检的安全和便利,处理工艺应具备充分的技术合理性。

(3)经济实用性:应以科学、尽量简便和为使用者节省造价、运行成本为目标,兼顾设备的可操作性、易维护性、实用性等进行设计。

3 技术方案

3.1 密炼车间

3.1.1 概况

轮胎行业的密炼车间一般分为母炼车间和终炼车间,但是对于一些小型的密封件、胶管等橡胶制品,企业母炼和终炼是用同一台密炼机进行的。橡胶轮胎行业废气浓度最高的工序,其主要的废气泄漏点为密炼机的上顶栓、下顶栓、挤出机、开炼机、隔离剂和胶冷线位置。

母炼工序:是将各种原材料加入母炼机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炼成初始的胶料,其中上顶栓工位主要以颗粒物为主。整个密炼工序VOCs浓度最高的位置是密炼机的下顶栓和挤出机位置。开炼机、隔离剂及胶冷线工位的浓度相对较低,但是风量较大。

终炼工序:是将母炼生产的胶料加入一定的化学物质重新炼制的过程,相当于进行深加工,终炼完成的胶料进入压延车间进行下一个工序。终炼工序比母炼少1台挤出机,密炼机下顶栓出料后直接进入开炼机,但是要比母炼多1~2台开炼机。其中上顶栓工位产出主要以颗粒物为主。整个工序VOCs浓度最高的位置是密炼机的下顶栓位置;开炼机、隔离剂及胶冷线工位的浓度相对较低,但是风量较大。

3.1.2 处理方案

(1)上顶栓位置

处理方式:单台处理(除尘器出口与开炼机、隔离剂、胶冷线的废气治理设备合并)。

处理工艺:收集+布袋除尘+注入式低温等离子+复合光氧催化+动力排空。

(2)下顶栓和挤出机位置

处理方式:多机并联处理。

处理工艺:收集+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浓缩/沸石转轮浓缩+催化燃烧+动力排空。

(3)开炼机、隔离剂、胶冷线位置

处理方式:单台处理。

处理工艺:收集+高效过滤+注入式低温等离子+复合光氧催化+动力排空。

3.1.3 工艺流程

废气治理工艺流程图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上顶栓、开炼机、隔离剂、胶冷线废气治理工艺流程图

3.2 压延/硫化车间

图2 下顶栓与挤出机废气治理工艺流程图

压延硫化车间的VOCs浓度相比于密炼车间要低很多,并且风量较大,若采用燃烧法,其运行及投资费用巨大,因此不建议使用燃烧法进行处理,建议采用复合光催化废气治理设备进行处理。复合光催化废气治理工艺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复合光催化废气治理工艺流程图

4 原理介绍

4.1 预处理

密炼车间粉尘含量高的地方通常应已安装除尘器,压延和硫化车间的粉尘含量较低,因此本次采用干式过滤的方式,即初中效过滤器,将废气中的粉尘、部分水蒸气和油雾去除,避免影响后端的光氧催化和低温等离子设备。

4.2 复合光催化主机

4.2.1 光氧催化

被公认为目前治理空气污染最理想材料的纳米二氧化钛,具有防污除臭、净化空气、抗菌防霉等功效。纳米二氧化钛借助光能,可以释放出具有极大活性的空穴电子对,随后与空气中的细菌和有机物进行降解反应。二氧化钛光触媒仅为反应提供条件与场所,本身并不参与反应,所以可永久循环使用,且天然无毒害作用。

所述纳米TiO2光触媒的光源为紫外光,紫外光照射在纳米TiO2上,激发在价电的电子跃迁至导带成为自由电子,使原价带出现带正电的空穴,从而促使空穴电子对的形成。空穴电子对具有极高的能量,纳米TiO2利用空穴的氧化性与自由电子的还原性,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进行氧化反应,成为拥有极强氧化性的羟基(-OH)。羟基可以和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中原子团和O2分子发生连锁反应,最后将有机物分解为CO2与H2O;羟基还能够打破细菌的细胞膜,从而使其细胞质流失,细胞核被氧化,细胞被灭活,达到消毒杀菌[3]的作用。

过氧自由基、羟基、过氧氢氧自由基从纳米TiO2被辐照后生成,它们相较于臭氧负离子,具有更高的氧化性。TiO2和紫外光相组合可以分解细菌,这是HEAP和活性碳都不具有的功能,且比HEAP和活性碳的吸附性更好。欧美国家权威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每平方厘米的二氧化钛的除臭性能比等量的高效能纤维活性碳高150倍,等同于500件活性碳冰箱除臭剂[4]。

4.2.2 后处理

后处理采用深度氧化床,一方面可以延长除味主机内废气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对氧化裂解产生的臭氧、氢氧基自由基、分子碎片等活性基团进行高效处理。该装置内部填充了包含催化剂的特殊填料。活性基团被吸附于填料的表面和内部孔隙里,借助催化作用发生深度反应,从而使污染物分子碎片被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污染产物。

该装置结构紧凑,方便配套使用,且使用年限久,日常维护简便。

4.3 注入式低温等离子

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对外不呈电性的低能混合物。这种混合物是由施加超过其放电电压的外部电压后,气体击穿生成含有多种自由基、原子、离子以及电子组成的。高能粒子高速碰撞污染物分子,使之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被分解,随后进行其他反应,异味污染物进而被降解。

4.4 蓄热式燃烧

蓄热式燃烧在蓄热式热氧化焚烧炉(RTO)中进行。挥发性有机物借助高温环境被氧化生成CO2和H2O, 达到除味净化气体的目的。在RTO中,其主体分为燃烧室、蓄热室以及切换阀等,废气分解率高于99%,热回收率高于95%。

陶瓷蓄热体中流过氧化产生的高温气体流后温度增高,存储一些热量,这些热量会预热后续进入的挥发性有机物,可节约废气升温所需的燃料。蓄热体需分隔为多于或等于两部分,每个分隔顺次完成蓄热-放热-清扫等工序,循环往复,不间断工作。蓄热体一旦完成“放热”,需立刻通入一定量的干净空气使蓄热体得到清理,从而确保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净化率高于98%。

5 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5.1 项目设计规范和标准

项目设计规范和标准如下:

(1)(87)国环字第002号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2)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GB 16297—1996(新二级)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GB 14554—19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5)GB 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6)DB J08-11—1999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7)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8)HG/T 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

(9)HG/T 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

(10)HG/T 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

(11)HG/T 20511—2000 《信号报警、联锁系统设计规定》。

5.2 施工设计规范和标准

施工设计规范和标准如下:

(1)GBJ 205—8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YSJ 411—89 《防腐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3)YSJ 404—89 《结构吊装、工程施工操作规程》。

5.3 安装规范和标准

安装规范和标准如下:

(1)GB 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及验收规范》。

(2)GB J236—8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及验收规范》。

(3)GB J232—82 《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4)GB 50275—19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4 劳动安全设计规范

劳动安全设计规范如下:

(1)GB 12801—91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2)劳动部3号令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监察规定》。

(3)GB 4064—83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

猜你喜欢

设计规范废气车间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四)支撑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三)——业务网
《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16解读(二)——承载网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