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智慧管理 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2021-01-31蕉岭县实验小学夏映芬

师道(教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办学内涵特色

文/ 蕉岭县实验小学 夏映芬

一、 以执着追求管理艺术的智慧,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心中有天空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既要有脚踏实地、埋头拉车的实干精神,又要有抬头看天、仰望星空,追求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也只有有了仰望星空的情怀,才有高远的眼光、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高屋建瓴的办学理念,才能引领学校走向更高的境界。

《学校管理的本质》一书中谈到,教育者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三个主题词:使命、荣耀、信仰。这三个主题词应该都深深烙印于怀着教育情怀的教育人心底,才有教育路上共同谋划美好未来教育的一群携手同行者。

(二)眼中有目标

办学目标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灯,而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高屋建瓴,凝练办学思想,明确学校办学理念,以先进的办学理念这一精神灵魂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三)手中有拿捏

有人说,校长管理最重要的是:达到一个要求,做好三件事情。

一个要求:做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地做事。三件事情:文化塑造引领人,制度建设推动人,路径选择激励人。著名校长刘彭芝曾说:“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校长应是‘用才’高手,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能者显其才,贤者彰其德。”所以智慧管理的关键是:以文化引领、制度推动、激励提升,在赢得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同时,也就赢得了学校的长足发展。

(四)脚下有土地

学校管理是一种用人以治事(教育人、培养人)的活动,校长是学校的“领头雁”,是老师们的“主心骨”,因此,校长是教学指挥中心,要深入一线,潜心教学,与老师们一起研讨课改之路,探索生本教育,打造高效课堂,以实际行动有效引领教师成长,有效促进老师们专业素养的提升,凝聚团队的力量,推动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以学习研究充盈的智慧,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智慧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管理学校,同样需要智慧。有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路就有多远。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管理层更新管理理念的重要性。那么,思想的源泉在哪里?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与借鉴。只有汲取古今中外的管理研究精髓,借鉴他们独到的管理智慧,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增长,才能引领学校管理走向智慧,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感悟一】一流管理者学管理智慧——学习中提升,摸索中前行。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管理靠自己摸索,摸着石头过河是一条路,但成本要比学习他人的经验要高得多。如果我们能采取拿来主义,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就可以节省力气。正如一句话所说:带着猎枪进入森林,总要比赤手空拳高效得多。

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想把学校管理好,首先就要通晓管理艺术,吸纳优秀校长的管理智慧。读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提升人的格局,人格和气质可以在读书中得以沉淀与升华。因此,智慧的管理者应该是学者型、书香型、悦读型的新时代管理者。

【感悟二】智慧在于“创造性运用——借鉴中启迪,启迪中创新。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借鉴方能创新,创新方能发展。学校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管理千变万化,需要管理者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领悟,在领悟中创新,才能成为充满智慧的管理者。也只有在管理中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大胆创新,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着力未来人才的培养,才能真正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三、以创新办学理念的智慧,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文化引领

文化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灵魂铸就卓越发展。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蔡林森校长的课改文化无不是这一思想的结晶。蕉岭县实验小学一直走在继承、创新、探索、开拓的教育之路上,确立走“名师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凝练办学思想,提升办学品位。学校秉承“明德尚美,博学善思”的校训,围绕“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创建“诗书陶情,体艺怡美”的特色学校,培养博学多才、厚德雅正,能够适应未来发展和创造幸福生活的博雅少年,凸显“博雅尚礼求真超越”的校风、“乐教善导民主协作”的教风、“乐学善思自主合作”的学风,从而点亮学生的智慧人生,为学生终身发展积淀幸福素养。

学校突出环境的熏陶,以环境承载学校文化,精心打造“有诗、有画、有书、有乐”的魅力校园。置身校园,书香浓郁、艺术溢流的百米诗艺文化长廊、内涵丰富的德育长廊、展示自我的教师风采栏、百名学生百颗星的“星光璀璨”争章夺星荣誉栏,还有各具特色的班级展板。这无声的一切,都在诉说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成为学校的精神灵魂,滋润着师生的心灵,陶冶着师生的情操,内化为师生的品质,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活动着情感和行为习惯的河流,在学校内部流动着,引领着师生努力前行。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精神作为支撑,教育质量、学校声誉、社会评价,一切尽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突破,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已经成为全县教育的龙头示范学校。

(二)特色育人

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办学思想的落地还需要课程体系的支撑和诠释。我国课程论泰斗钟启泉对课程的定义是:所谓课程,就是学生全部校园生活的总和。而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成学校特色的形成。基于这一认识,为深化办学特色,学校循着“实施博雅教育,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架构了幸福素养1+N 博雅特色课程体系(“1”指国家基础课程的校本化,“N”指基于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的多元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让办学思想在课程中落地生根,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在活动中落地生根,在校园里落地生根。

博雅教育让幸福人生从实小启航。幸福素养1+N 博雅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涵盖了“品德劳动、语言阅读、数学科技、艺术审美、体育健康”五大学习领域,突出培养“品德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健康素养”等五大核心素养,融合为三条主线:一是学科拓展课程,把国家基础课程校本特色化,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四会”技能素养课程(硬笔书法、口风琴、诵诗争卡、足球技能);二是自主选修的个性课程,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开设的60 多种特色社团课程;三是综合实践拓展课程,一系列的活动既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又展现他们的才华。还有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让传统美德融入孩子心灵,陶冶情操、升华心灵、赋能成长、蓄势前行,迈好人生第一步,走好人生每一步,收获成长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幸福。

学校抓实第一课堂,拓宽第二课堂,办好特色社团,创新研学实践,努力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展示活动、一项项硕果累累的特色教育成果,诠释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彰显学生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激励评价

多年的校长管理经验让我深深感悟的是:“尊重人”是管理的前提,“发展人”是管理的根本,“成就人”是管理的极致。因此,在学校的管理中,学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一理念,为让办学思想落地,让课程建设生根,让特色之花结果,学校制订了一系列激励评价体系。“幸福星班级”流动红旗在各个年级、各个班级飘动起来,形成不断超越自我、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教坛新秀、教改先锋、骨干教师、杏坛常青树、优秀班主任……一个个“幸福星教师”的评价标准成为老师们奋发有为的核心动力,引领着老师成为全校师生的标杆和榜样。百名学生百颗星:明德章、博学章、尚美章、善思章、健体章,争章夺星激励着每一名学生努力成为“幸福星学生,博雅好少年”。

经过一系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学校制订、完善了激励评价体系,体现教师的合理要求,顺应学生天性,让幸福充盈教育,让制度深入人心,使其成为学校的一种习惯、一种形象、一个特色,真正承担起监督、制约、激励的作用,推动学校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办学内涵特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