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杂文家的吴非先生

2021-01-31周顺海

师道(人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吴非生命作文

周顺海

为师者, 本该 “不跪着” 教书。 这样的一个 “常识”, 关涉教育的本质, 永远都不会过时, 特别是今日之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远远超过人的想象, 这就更加需要 “真的教师”, 他们 “不会因为社会寡廉鲜耻就放弃高贵的梦想” “也不会因为社会性的反智行为而丧失理性判断”, 唯有教师的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方能有真正意义上的 “生命教育”。 而教师站立的姿态, 注定不会被 “关在笼子里”,因为 “思想” 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1

十五年前, 初读吴非先生的《不跪着教书》, 早就被他字里行间所释放出来的坚毅与正气所吸引,今日重读, 这种感触愈加深刻, 源于当初他所涉及的诸多问题, 在我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之后, 大多数都得到了验证, 令人难受的是, 其间的不少痼疾于今尤烈, 不断地突破教育的底线, 即便有 “铁骨教师”,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 仿佛有登天之难。 为此, 对于学校里面所潜伏着的官僚主义之种种变脸, 我们绝不能熟视无睹;对于远离教育规律的形形色色的检查主义, 我们绝不能 “跪服其下”;对于课堂上各种各样的目光短浅、固步自封, 我们绝不能麻木不仁。反过来, 我们要为有尊严的教师生活而鼓与呼。

在吴非先生眼里, 一位优秀的教师, 应该是 “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 对于优秀学科教师的界定,吴非先生说, “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 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这质朴的言语之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这需要我们拥有 “用一辈子来备一节课” 的教学勇气来加以实践。 其实, 一生追求真理, “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着”, 挣脱锁链, 有所追求, 有所批判, 有所创造, 这既是教育的培养目标, 又是为师者的人生信条。

前方, 是什么? 这不单单是教育者所必得时时思考的问题, 毋宁说, 这是当下每个人面对 “生存与此在” 所不能绕开的话题。 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教育, 有的几近 “反常识、 反人道”, 甚至到了 “无视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的地步。

当然, 就学生当前的需求来说, 他们确需高分以获得大学的入门票, 然而, 若以分数为唯一目标而舍弃丰富多彩的学习与实践生活, 则无异于舍本求末。 所谓的重点班, 即将 “尖子学生” 集中起来重点培养, 对于这一现象, 吴非先生有深刻的条分缕析, 他说, 这样做的结果是 “原有的教学班失去了学习核心, 影响了学习交流; 学生出现了分裂; 教师关系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教育观念产生了严重分歧”, 诸如此类, 皆会给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或深或浅的伤害,这种顽症一旦与专制管理结合在一起, 其破坏教育生态的力量就是巨大的, 而且难以复原。 在我所工作过的学校中, 曾有一所规模颇大的乡村学校就因这样的遭遇而垮掉了, 历史总是出奇地相似, 这种垮掉的节奏而今又在复演着, 无不令人痛心疾首!

对于教育中所出现的丑陋现象, 为师者, 万万不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对疯狂的、 缺乏人道的应试教育保持缄默, 已经是教育者的耻辱; 而如果还要帮这种非人道的教育张目, 那就连羞耻也没有了”。 吴非先生在不少场合说过自己在教育教学上犯过许多错误, 他是在不断的自我纠错中成长起来的, 这种嬗变的内在动因是 “爱读书, 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2

青年教师的精神成长与人文情怀的涵养, 始终是吴非先生记挂于心田的头等大事。 他以过来人的姿态铸就了 “合格教师” 的范本, 并与青年教师一起夯实了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也要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 还要办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教育” 之内涵, 这是他矢志不渝的教育信念与理想。

为了抵达此一佳境, 我们必须自觉地抵御住众多诱惑、 干扰与宰制, 不但要做一个 “思想者与学习者”, 还要做一个坚定的 “实践家”, 这是他在与钱理群的一次讨论中所获得的共识, 而钱老还提出了教师要成为一个 “写作者”。 在吴非那里, 他往往容易受到课堂上教学内容的感染而流泪, 他常常为青年教师的困惑与彷徨而深思, 他也总是为 “人道精神与人性光辉”的缺失而动容, 他说, “一个人的阅读积累越丰厚, 他的人生感悟力就越强, 他的发现就越多, 而他对人间的关注和思考也就越有价值”,这样说来, 教师的阅读经验与人生经历——“读书高士” 的独特体验,会在课堂的细微处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正向的提携。

“进德修业” 是为师者 “一盏不灭的灯”, 这会使教师成为一个永远有光的人。 此中, 教师的 “话语方式” 在每节课、 每次谈话中,都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 人格养成和个体生命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比如在 《祝福》 一课的学习中, 吴非先生不时地打破 “统一模式”,引导学生思考 “作品中有关钱的描写及其作用” “柳妈这个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等, 在寻找这些灵动的节点中, 他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发现的敏感。 在吴非先生的多向叙述中, 既有许多感人至深的现象解析, 也有犀利尖锐的批判言说, 这些与其悲天悯人的情怀紧紧地关联在一起, “理想、 信仰, 这些崇高的词一直在被专制主义文化亵渎, 而觉醒的奴隶奋起追寻的,正是这类开启灵魂的精神之光”,这觉醒之力, 使他既有对历史的深巨反思, 又有对教育现实的 “不合时宜” 解剖。

课堂, 乃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地方, 在这个风景各异的小天地里,有我们为之留恋的可爱学生, 也有我们为之感奋的一切过往, 然而,这里的一切, 无不在发生悄然的改变, “为什么要教 (学)” “为什么要 ‘完成任务’” ……如此紧要的问题, 早已不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取而代之的, 是表演式课堂或机械重复式的灌输课堂。 对此, 吴非先生始终保持着警觉, 他真心地希望 “学生诚实”, 毋宁说, 他更期待老师能够 “真实教学”, 因为仅仅为了一节公开课的 “虚荣光鲜” 而失掉 “教的资格”, 这无异于缘木求鱼。

教师要借助 “人道精神” 来“唤醒”、 发展学生, 使师生皆成为“活泼泼” 的人, 而教师方能有“站着教书” 的骨气。 课堂上, 为师者必得严谨, 我们应当 “教育学生珍视人的生命”, 绝不能 “给学生灌输漠视生命的意识”, 我们要引领学生关注 “世界之美和生命之美”, 课堂上, 究竟发生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 唯有充满教学自信与反省意识的一线教师最清楚, 当我们抱持 “生命与情感” 的意识展开创造性教学时, 就能发现课堂的情趣与生命的意义, 这种充满灵感的课堂,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吴非先生的教学生涯中, 有两次 “停课” 的经历让他久久不能忘记, 这两次临时更换教学内容的课, 看似讲了一些与 “教学任务” 毫无关联的话, 实则契合了彼时师生的情感与生命内质。

“独立思考” 是破解奴化教育的利刃, 它使我们对 “伪饰” 的现象与观念, 有一种透视与把握的能力, 从而使我们在课堂上敢于说真话, 引领学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进而成长为一个拥有 “独立意志” 的人。

3

在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 一书的序言中, 吴非先生说到, “每位语文老师都可以有自己的作文教学笔记”, 此语甚得我心, 他的意识深处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睿见, 这是教学成长的一种自我启蒙。 在谈及 “读写结合” 时, 他把 “说” 与“思” 渗透于其间, 从整体上引导学生结合所阅读的作品, 关注一个“实例” 学会浅显的写作技巧; 进而关注文本的情感内涵交流 “各自不同的感悟”, 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并让其有展示自己写作兴趣的机会; 同时, 把阅读中获得的经验用到自己对生活的 “观察与思考” 上, 这样便有了广阔的表达思考与情感的空间。 关于 “文体淡化” 的 “度” 之把捏, 他指出过分强调文体与过分淡化文体这两种极端所造成的危害, 在 “学、 用、考” 这三者之中, “学与用” 具有永恒的价值, 而当下通行的却是“学与考”, 于是 “僵化的写作模式和评价标准制约了学生的写作个性, 强调文体的作文考试也难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化解这些问题, 文体教学中要把握“淡化” 的 “度”, 要适时地讲些策略, 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鼓励创新, 这样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丰富性与发展性才能得到实现, 而其个性差异、 思维方式与情感状态才能得到尊重。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最花时间与心力的事, 但为何吃力不讨好?这或许跟我们包办太多, 没有教给学生 “自觉修改的技法” 有关。 学生不愿也不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这跟学生的阅读量不足、 缺乏 “读者意识”、 缺乏信心等因素有关, 当然也跟教师的缺乏指导有关。 吴非先生认为, 修改的目的就是要把混乱不清的内容理顺、 把遗漏之处补全、 把平淡的表达改得意味深长、把灰暗的地方 “擦亮” 等等, 其前提就是学生要有发现问题的 “敏感”, 而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提不同的要求, 此中, 学生的 “自改”远胜于 “互改”。 对于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 “评论世事” 的能力, 如果学生一心只读指定的 “圣贤书”, 就难以对事理作出有价值的全面分析与判断, 之所以会如此, 一是过重的课业负担窄化了学生的思维视野,二是教学实践观念的偏轨——不让学生关注社会时政——矮化了学生的思想高度。 为此, 关注时政, 学会辨析信息, 学会思考, 激活思维, 这样学生就能慢慢地扩展自身的社会经验, 促使自己的语言表达经由 “情绪型” 到 “经验型” “应用型” 再到 “理性判断型” 的嬗变。

作文教学笔记 “二集” 这本书, 则是吴非先生退休之后笔耕不辍的生活见证与生命纪录。 在这里, 可以看到他的写作实践观与作文教学观始终是统一的, 他在整理旧文稿的过程中, 陈述自己 50 多年来 “固执” 的写作实践历程,“只是为了保持某种精神状态, 没有, 也不可能有功利的想法”, 即便是退休了, 他 “仍然每天写”,这是一种 “充满劳绩而诗意地栖居” 之生活。 写, 使他的生活永远充满了发现的锐度。

不管在哪一个学段, 帮助学生寻找习作中的 “好句子”, 哪怕只有一个好句, 都能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与力量, 这些 “好句子” 往往是学生尚未察觉而又能打动读者的。 这样, 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把自己的作文再看一遍” 的习惯,在 “再看一遍” 中发现 “妙语佳句” 或需要修改润色的地方。 在吴非先生那里, “好句子” 可以激活他的思维, 复活他的读写经验, 联通他的生活与精神空间, 同时也可为他在讲评时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赏识的关系提供依托, 这是一举多得之美差。 作文, 是写作者 “真实的生命记录”, 永远值得珍视、 珍藏, 而语文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去多写多读, “学生有鲜活的思想情感要表达, 期待教师的肯定和指导, 而教师看重的只是 ‘合格’ ‘规范’ 和 ‘达标’, 可学生却不愿为了 ‘形态标准’ 而成为僵死的动植物标本” ——为了改变这一僵化的作文教学观, 我们有必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与文化内涵, 并把 “读写说” 当成自己的命业。 广义的 “写”, 就是每天都练笔, 这是改变 “学生怕作文” 的法宝, 诸如每学期八次计分的 “大作文”、 十次以上 “教师批阅或课堂交流的小作文”, 每周二三百字的随堂动笔练习, 每次讨论前给学生三五分钟时间写发言提纲, ……这样, “写” 的活动丰富了, 动笔成为常态, 学生的精神世界就自然丰盈起来。

4

行走于校园中, 或于课堂上,常常能看见与教育背道而驰的现象, 对于这些沉疴, 教师要么无能为力, 要么不堪忍受, 前者会随波逐流, 毕竟这样最省事, 也无须费心, 后者则在煎熬中付出极大的代价, 最终换来的结果 “还是痛苦”。“教育价值观混乱, 学校文化必然变质。” 一个学校要是有那么三两个教育价值观颠倒的人占据着管理的重要位置, 则其毁掉的就是教师对于教育的痴迷、 学生对于学习的执着, 要知道, “猥琐的、 市侩主义的教育观” 会扼杀教师的教育热情, 而落后的管理观念直接导致教师对教育中的诸多不良现象视而不见, 于是乎, 一线教师难以抵制片面政绩观的折腾, 又深受民粹思潮的管控——“主张单一, 以升学率为唯一追求” 而不敢逾越雷池半步。 对于教育的 “常识” 遭遗弃,作为杂文家的吴非老先生, 总以真诚、 幽默、 犀利的言谈表达着他的深情关切, 他的讲述把握住了关乎生命与人性的教育常识, 提供了建设性的睿思, 这能帮助我们从 “反教育” 的泥淖中走出来, 从而保护学生的 “思维品质”, 使其成为一个乐观而有信仰的人。

他站立在教育本质性、 系统性, 以及社会广泛性的角度来剖解“反常识” 的人事, 诸如超量作业,没完没了的月考、 周测, 漫无边际的各类检查、 评比与赛课, 无厘头的 “家长压学校补课” 等等, 这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培养的是学霸式巨婴或者厌学者, 能够成才的只是少数几个 “无法沉默” 的特立独行者。 其实, 要想站直了教书, 就需要对制度文化的压迫保持清醒的认识, 就需要 “照亮校园的常识”,即便在固守教育常识中遭遇许多“不顺”, 也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一如吴非老先生——“在困难状态下的安静而自觉的学习”, 反而让那些造化小儿 “感到不安”。

作为杂文家的吴非老先生, 近十五年的个人教育写作史 (2004-2019, 共七本书), 让我有所顿悟:丢弃常识, 就是对教育的戕害,“也是对人的智慧的侮辱”; 怀揣常识, 就把握住了教育的命脉, 而做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教师, 也就在讲台的坚守中站立成了一种精神图腾。 谨记此语, 立此存照, 盖因如吴老这般启智真言, 会愈来愈少,故今细读, 愈觉珍贵至极!

猜你喜欢

吴非生命作文
丢失的猫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一个姑娘混职埸
一个姑娘混职场
一个姑娘混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