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30徐根娣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浮力物理知识点

徐根娣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215600)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取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物理课堂中以教为中心的状态,充分凸显出了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而且还能够引导初中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素养.

一、“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主要环节

1.自主学习

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导学下进行自主学习,并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几项任务:一是建立起本节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图,即指导学生对本节知识点进行总结概括,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二是将自己存在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并以书面的形式写在作业本上.这样初中学生通过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不但能够让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而且学生将自己不懂的问题罗列出来进行解决,能够达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为了让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自主学习,便需要老师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物理课堂中学习.例如,在学习“机械运动”这部分知识点时,老师便可以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故事导入内容,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的抓了过来.但是,让他感到非常吃惊的是他抓的是一颗德国子弹.”当老师刚刚将故事讲完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这时,老师再合理的设置质疑性的问题:“子弹在运动,这名飞行员为什么能够顺手抓住它呢?他的本领真的有那么大吗?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以真实的故事为切入点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充满质疑的学习氛围中,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物理水平.

2.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其中,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并将主要的内容进行一一梳理和交流,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准确的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将自己不同的问题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从而为强化初中物理的教学实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杠杆”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老师可介绍完杠杆的特点和杠杆平衡条件之后,让学生再深入学习杠杆的应用.首先,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去收集生活生产中关于各种杠杆的信息,如它们的形状、名称和用途等.因杠杆广泛应用在我们的日产生活中,所以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进行收集具有一定的难度性.由于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任务多,时间紧,学生通常不具备独立完成的条件和能力,这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就很快捷、高效.

这时老师便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分为几个合作小组,并让各个小组成员完成相应的收集任务,这样能够让小组成员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以此保证收集效果的最佳.其中,让生活在城市总的学生去收集关于工业生产中所应用大杠杆东西;让农村的学生去搜集与劳动工具相关的杠杆物品;让喜欢体育的学生去收集健身器材中所涉及到的杠杆物品.这样各个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及时进行进展情况通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各自的收获.然后,再让各个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物品相互进行分享,这样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资料,而且还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老师再利用学生搜集的物品向学生直观间接关于杠杆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

3.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不仅涉及到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也涉及到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通常成果展示主要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让学生对本节课程内容的初步理解程度和存在的疑问展示出来.同时,在组间展示的过程中主要选取学生代表向大家进行汇报,将存在的遗留问题表达出来,再由其他同学进行补充,以此达到组间交流的效果.此外,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逐步深入进行学习,坚持层层推进的原则,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文本中的重难点内容,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

通常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设计5-10分钟的过关检测,其检测的内容主要是物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果课堂教学时间较少,老师可允许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自主检测.这样学生在参与过关检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从而为老师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二、“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通过将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合理的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以“认识浮力”这节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老师可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归纳概括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2个疑问.这样学生便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图,并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来概括课程的知识点.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节中提出了下列几个教学问题,即“怎么表示浮力的大小?”“托力”和“支持力”之间有什么差别?“物体下沉的时候受不受浮力作用的影响呢?”这样当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促使学生在相互沟通、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更好的解答心中的疑问.然后,各个小组的学生再安排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展示.

这样学生根据老师所设计的3个物理活动进行探究,循环开展“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成果展示”三个环节:

活动一:感受浮力.请同学们充分利用压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来感受乒乓球的浮力,以及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

活动二:引导学生模拟井中提水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井中提水时的拉力大小变化过程中感知浮力大小会随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同时,通过拓展利用弹簧测力计,并将这个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直观的显示出来,再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分析,便能够总结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侵入液体的体积相关,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浮力可借助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

活动三: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让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步骤定量进行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相关,并指导学生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再进行结论总结.

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便能够更加深入的掌握物理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总之,通过将“自主、合作、展示”教学模式合理的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紧密结合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凸显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以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言堂”教学状况真正得到改变,以便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在物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学生的物理素养.

猜你喜欢

浮力物理知识点
只因是物理
“浮力”知识巩固
我们一起来“制服”浮力
浮力大小由谁定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处处留心皆物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