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预算规则下的财政政策与内生经济波动探究

2021-01-29

上海商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经济波动消费税财政政策

贾 虹

前言:平衡预算规则下,运用财政工具能够抑制我国的公共债务膨胀现象,成为了关键的工具,是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中起着保证作用的重点手段。内生经济受到平衡预算规则的影响出现了波动,在财政政策作用下,国家的经济市场情况受到了影响。人们应针对内生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深入探索平衡预算规则下的财政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一、平衡预算规则下的财政政策对内生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

早在1997年,就有经济学家对我国的内生经济波动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国家的平衡预算规则研究中,体现了平衡预算规则对财政政策所造成的影响,引起了内生经济波动问题,体现在了劳动要素收入税、消费税、以及累计收入税三个重要的方面。

(一)劳动要素收入税

在平衡预算规则下,劳动要素是财政政策的一种,影响着内生经济,劳动要素收入税同样会按照平衡预算的原则进行财政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在政府部门支出的融资资产中,是一种固定性的资产,将其称为内生收入税,降低了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决定了政府的支出数额和征收资本情况,因此,经济出现波动问题时,劳动要素收入税的部分税率会通过自我调节发生变化,引起资本收入总和的变化。受到国家经济变动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公共预算的平衡性,适度改变税率,外生收入税是在内生收入税的基础之上相对的一大要素,财政政策的税率具有固定性,通过外生收入税的方式,不能随意调节。因此在控制财政支出时,应以平衡预算的规则为依据,加强对财政支出的把控,保证外生收入税和外生税率缴纳的税额一致,实现对内生经济波动的有效抑制作用,保证平稳的国家经济发展,外生收入税政策以及劳动要素收入税政策均能够控制内生经济的波动情况[1]。

(二)消费税

消费税和劳动要素收入税之间有所不同,作为国家财政政策的产物,消费税与国家的资本积累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其宏观调控的方式仅仅是通过改变消费品的价格进行的,平衡预算规则下为了达到减少国家公共债务的目的,就要使消费税收入适当增加,以此达到政府的融资目的,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定性,加强对内生经济波动的有效抑制。随着时代的发展,针对消费税的研究又出现了不同的结果,有研究得出了消费税会促进内生经济波动的结论,结合了国家劳动供给的收入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消费税的推行和实施会导致消费品价格发生扭曲,形成异常的价格变动,因此会间接形成对经济的影响,引发经济波动。这一理论在经济界内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将其作为影响国家内生经济波动的一大要素展开了更具体的研究[2]。

(三)累进收入税

平衡预算规则下累计收入税对内生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中,财政政策的推行和实施,全球范围内有多个国家采取了累进收入税的方式,对于税制形成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贫富差距方面发挥了关键的良性作用,缩小了贫富差距,推进了共同发展。受到国家投资增加或是劳动供给提高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扩张现象,控制累计收入税,能够间接控制此类经济扩张情况,保证经济的均衡性和稳定性。在商业周期的计算中真正落实累计收入税这一税制应用,若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累进收入税额超出范围的情况,将会导致我国发生内生经济波动,引起多重均衡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平衡预算离不开政府的介入,通过政府的合理介入和调控,实现平衡预算。若是考虑到政府的公共支出等外生因素,对累计收入税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内生经济在累计收入税影响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社会家庭的消费和政府支出之间是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平衡预算规则下若是政府过度依赖累进收入税政策,而不对自身的支出进行合理控制,同样可能破坏内生经济的稳定性,导致内生经济发生波动[3]。

二、平衡预算规则下财政政策的参考意见

我国的经济市场与财政政策之间形成了相互的影响和共同作用,由此形成了内生经济波动,通过对内生经济波动与国家出台的财政政策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平衡预算规则,加强对这三者的全方位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对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够实现对内生经济波动态势的转变,提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有效控制力,在政策调节中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开放性的经济体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持续地推行和实施开放性经济体制。面对国际贸易及资本借贷的客观市场环境,我国的财政政策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下发生一定的变化,以此发挥出宏观调节的作用。各个国家在平衡预算规则下,结合国际市场经济的各项因素分析,逐渐使资本市场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开放,加强了对开放经济态势的关注,针对国家之间的资本往来、贸易合作活动进行不断的调整,保证全球宏观经济稳定性的基础之上,调节本国经济,实现合理的宏观调控。平衡预算规则下我国的财政政策应明确认识到财政政策和国家政府经济的情况、及其对内生经济波动形成的影响,政府经济活动以及推行和实施的财政政策决定了国家经济市场的实际运行与发展趋势。因此,国家必须要加强对财政政策合理性下达的高度重视,抑制内生经济波动问题[4]。

国家在针对财政政策进行出台或调整的过程中,应充分考量,以慎重的态度加强对各项税收与支出关系之间的充分考虑,使二者之间能够形成平衡的关系。立足于这一发展需求,发挥出司法机关的控制和监督功能,避免发生税率被政府任意调整的情况,立法机关可以限制政府的支出结构与规模,提高各项税收与支出之间关系的平衡性。平衡预算规则下,政府应立足于长期发展的目标,加强对基础态势平稳运行的关注,而不是过度强求每一年发展中的预算平衡状态,实现跨多年财政预算处理工作,使财政预算能够达到平衡状态,降低国家内生经济波动问题的发生几率。另外,国家应适当在经济模型的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实现预算规则的平衡作用,逐渐使国家的负债率有所减少,降低国家的债务积累数额,加强对国家市场经济实际情况的掌握和深入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起完善的财政政策和税收体制。运用财政政策与税收体制的积极作用,推动我国国家财政的稳定发展,保证国家财政的稳固性,推进国民经济建设的更进一步稳定运行与探索。

结论: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我国的内生经济波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平衡预算规则下财政政策的影响而发生的,应提高财政政策的合理性,推进财政政策的科学实施,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对内生经济波动的合理控制,为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持和保障,这是未来国家必须要加强重点研究的课题,致力于适应社会发展的现状,使财政政策能够推动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波动消费税财政政策
预算执行紧缩下的积极财政政策
下半年促经济稳增长积极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央行不能逃避责任
哪些物品需要缴纳消费税
变压器油、导热油等产品可免征消费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