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思考

2021-01-28王雄伟刘瑛

消费导刊 2020年49期
关键词:事故校园大学生

王雄伟 刘瑛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在高校校园,维护好其和谐稳定安全的环境,就近一点说涉及到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就远一点说涉及经济社会稳定与综合治安。从这个意义说,教给大学生较多的安全知识、强化他们较强的安全意识是非常必要的,是他们顺利就业与走向社会基本条件。

一、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

校园安全稳定作为一个基本课题,必须受到院校的高度重视,也必须受到每一位大学生的高度重视,他们具有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以及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是素质能力提升的题中之义。特别是在发生重大或突发事件时,所具有的安全知识和危急时的避难求生各种技能,才能冷静应对、保护自己,甚至能尽己所能救助处于危险境地的他人。

从两个校园发生的具体事件,看看校园安全教育和管理是何等的重要。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共造成6万多人遇难,30多万人受伤,失踪1万多人。在这场生与死的战斗中,有一个平凡的名字是叶志平——成都安县桑枣中学校长,这是注定要载入史册。从2005年上学期开始,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紧急疏散的演习。等到特定演习时间,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这时,每个班按事先规定好的疏散路线进行紧急疏散,教室里学生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班的队形为单列,要求每两个班共用一个楼梯口撤离,撤离时要求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楼梯逃生通道;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以免在二、三楼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和踩踏。特别要求紧急疏散时,任课教师要站在各层的楼梯拐弯处指挥并提供帮助。当5·12地震来临时,桑枣中学所在的安县紧临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平时训练有素的桑枣中学学生们都按着平时训练的方式疏散。地震波一来,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列队站好,整个过程仅仅用时1分36秒,在这样的重大地震灾害面前实现了零伤亡。奇迹归功于叶志平校长在强烈的危机意识下对学校实施了有效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在如此重灾面前无一伤亡,创造了生命奇迹,可见学校安全教育和管理是何等重要!

再来看一个血的教训——湖南湘乡市某学校发生的踩踏事故。

2009年12月7日晚9时10分,湖南省湘乡市某学校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一人跌倒,导致拥挤,引发踩踏事故,造成发生学生8人死亡、26人受伤的严重踩踏事故。经事故调查组调查,导致这次校园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楼梯间没有安装应急灯与警示标志,学校从来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

可以看出,此次踩踏事故造成了8人死亡、26人受伤的惨剧,主要原因还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在楼梯间拥挤。

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是大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是培养人的场所。如教学活动中的人身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在实习、实践教学活动中出现不少问题。某高校学生在做化学实验时,没有按实验操作流程做,造成化学品烧灼皮肤,导致残疾。某高校学生在工厂实习,不按规定操作,私自带电维修机器,不幸触电身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不单单取决于环境的安全,同时也取决于个人的安全意识、知识和能力。安全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不仅能使学生识别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置,而且还能在他人危险时给予正确的帮助。大学生必须要做到身体健康、人格健全,才能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但是,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各种危害身心安全的危险因素始终伴随着他们,各种安全事故伤害了生命,这是令每一位以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为己任的教育工作者感到无比痛心的。因此,充分认识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安全学习环境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责任。

二、大学生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能力

安全文化知识对生产活动进行安全操作有调节、指引作用。同时,生产活动也影响人的安全文化意识的形成,也就是平时所言的吃一堑,长一智。如春天在某些草丛中被虫咬疼过多次,那么人们就会慢慢地形成一种避免虫咬的安全意识,即在春天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有虫子的这些地方。再如大家都意识到在城市车水马龙的街道上随意横过马路是一件危险的事,横过马路时候就会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了交通事故。把安全相关的知识、能力当成一种文化,是我们的一种新提法,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一种新的理念,也是我们高校基层管理者在安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思想升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大学生安全综合素质,主要教育内容是突出安全责任和安全知识和能力培养,主要安全知识有: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与维护校园稳定的知识;防范恐怖活动、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防范火灾、交通事故的知识;维护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知识;科学使用网络方面的安全知识;保障教学安全方面的知识;心理安全方面的知识;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方面的知识;等等。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形成基本的安全能力。

(一)大学生防范各类事件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

新时代大学校园已改变了过去的“世外桃源”,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安全问题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包括预防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以及发生案件、事故和疾病的报警求助以及吃、穿、住、行以及进行社会活动安全、人身财产、生命安全等方面。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与安全知识和能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掌握必备的安全知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防范各类事件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

(二)大学生防范各类事故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地震、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都有可能给生活带来危害。虽然有时无法避免,但可以探究其内在规律,有效地预防和规避。对于火灾、公共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害,通过时刻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防范各类事故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大学生预防突发公共事件和救助他人的能力

大学生对可能突发的公共事件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突发公共事件的学生的安全知识和能力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随时识别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并通过自身掌握避险和逃生的技能在遇到危险时作出正确的选择,把危险排除或降到最低,而且能在他人危险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帮助。如到公众聚集场所,最好事先能对相关的情况有所了解。现场发生起哄,开始拥挤,切忌凑热闹,应迅速撤出。如明显有坏人捣乱,能扭送公安机关的立即扭送,情况不允许的应设法立即报告。如果组织单位不正规,管理较松懈,场所不规范,内容不健康,安全没把握,最好不要参加。再如抓好安全信息上传下达,积极做到报告要早和预警要早。其中应急处置重要一环就是安全信息报告。一般来讲,一线基层的大学生和职工是最早了解和知晓突发事件预兆和苗头的信息。要着力发展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基层信息员队伍。共同建设校园和谐,共同懂得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的防灾抗变的能力。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思维、认知态度、安全哲理与价值观、行为道德规范等为安全文化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重视传授知识、技术手段和方法相结合,突出安全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和工作制度机制建设,积极倡导安全伦理道德、安全行为科学和安全法制观点,形成“要你安全”强制性范式向“我要安全”主动行动范式转变。

总而言之,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佳大学时期,既是个人品性心理逐渐成熟时期,也是进行安全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要两者并重,同时推进。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安全文化教育形式,来改变大学生的意识、认知和能力方法,提高安全防范的自我行为。在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让这个现在是被教育者的群体,在未来成为安全文化的教育者与示范者,积极发挥在提高社会民众安全文化素养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猜你喜欢

事故校园大学生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小恍惚 大事故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