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公交都市”的探索与成效

2021-01-25孟祥海吴佩洁李林桐

公路工程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都市公交

孟祥海, 吴佩洁, 李林桐

(1.哈尔滨工业大学 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2.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工程学院, 伦敦 SW7 2AZ)

“公交都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罗伯特·瑟夫洛教授在其1998年出版的《公交都市》(The Transit Metropolis)中提出,是指一个公共交通服务与城市形态和谐发展的区域,倡导城市公共交通应与土地利用、城市布局、人居环境等因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1]。在该书中,作者把世界各地的公交都市划分为适应性的城市、适应性的公共交通、有强大市中心的城市和混合型的城市4个类别,并把哥本哈根、新加坡、东京、香港等列为世界著名的“公交都市”。

在世界各城市积极探索并创建“公交都市”的浪潮中,中国政府也积极参与其中,并于2011年起正式启动中国“公交都市”创建的专项计划。该项计划是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的重大举措,具有促进我国各大城市可持续化发展、资源集约化、环境友好化的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我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第1批和第2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公交都市”的政策条例和各城市创建“公交都市”的历程,并重点分析了中国特色“公交都市”的典型特征,可为评估我国“公交都市”政策的成效提供参考。

1 中国“公交都市”政策分析

为积极应对大量机动化出行给中国城市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挑战,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2]中首次提出选择我国30个城市开展“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以贯彻落实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在《有关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3]中,交通运输部明确了“公交都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试点城市的推荐条件、示范城市的主要任务等方面内容。随后,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文件,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中国“公交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了20个考核指标和10个参考指标[4]。

在我国创建“公交都市”政策下,共有北京、南京、深圳等37个城市分两批入选中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为进一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交通运输部于2014年起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城市”开展了一系列的动态监管,成立了专门的专家巡视组对示范城市进行考察验收[5]。

2 中国“公交都市”建设历程

自2011年我国交通运输部正式实施“公交都市”政策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积极响应该政策,颁布了地方指导意见并实施了大量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例如,自北京成为第一批“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城市后,相继在“十二五期间”颁发了《北京市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关于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提供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意见》、《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和《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等,并分别开通了地铁6号线、9号线、14号线和7号线和北京快速公交4号线。然后,北京在“十三五期间”颁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并开通了地铁16号线、燕房线和S1线。

上海市在“十二五期间”先后颁布了《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等公共交通管理条例和规则,并开通了上海地铁12、16、13号线。接着,上海市在“十三五期间”先后颁布了《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关于全面深化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计划(2016-2018)》等规划,并开通了上海地铁17号线、浦江线和奉浦线快速公交线路。

我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城市的相关公交政策,请见表1。由表1可知,经济越发达的城市越倾向于出台更多的公共交通相关政策和条例,并且该类城市的公共交通政策和条例数量位居前列。

表1 中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汇总Table Public transportation policy summary of 37 chinese transit metropolis “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批次与名称公共交通相关政策或条例名称与年份北京《北京市交通发展纲要(2014—2030)》(2014)、《关于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意见》(2014)、《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2015)、《北京市综合交通规划纲要》(2015)第一批(共15个)南京《南京市有轨电车交通管理方法》(2014)、《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2014)、《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试行)》(2014)、《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2018)、《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2018)

续表1 中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汇总“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批次与名称公共交通相关政策或条例名称与年份深圳深圳市公交场站布局调整及近期实施规划》(2012)、《深圳交通卡管理暂行方法》(2013)、《深圳市公共汽车服务规范》(2013)、《深圳市公共汽车运营线路经营权招标投标方法》(2014)、《深圳市轨道三期(11号线)交通接驳系统规划与实施方案》(2014)、《深圳市轨道三期(7号线)交通接驳系统与实施方案》(2015)、《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法》(2015)、《深圳市轨道三期(9号线)交通接驳系统规划与实施方案》(2015)、《深圳市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2017)、《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2017)、《深圳市新能源公交车示范推广运营补贴方法》(2017)、《深圳市龙华现代有轨电车运营管理暂行方法》(2017)、《深圳市2015年—2019年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及新能源运营补助方法(试行)》(2017)、《2018年度公交行业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方案》(2018)、《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2022)》(2018)、《纯电动公共汽车运营安全管理规范》(2018)、《纯电动公共汽车运营应急处置规范》(2018)、《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管理暂行方法》(2018)、《深圳市片区交通综合整治标准指引(试行)》(2018)、石家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方法》(2013)、《石家庄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2015)、《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7)济南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的意见》(2012)、《济南市治理交通拥堵十大措施》(2016)、《渝北区加快打造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输体系》(2017)、《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方法(征求意见稿)》(2018)、《济南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办法》(2018)、《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与发展的实施》(2018)重庆《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主城区公共交通一小时免费优惠换乘的通知》(201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主城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6)、《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2016)、《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2018)、《城市提升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第一批(共15个)太原《太原市绿色循环低碳(节能减排)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6—2025)》(2016)郑州《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2013)、《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资金筹集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2015)、《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5)、《郑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轨道交通发展的意见》(2018)昆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4)、《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昆明市城市公共交通和公园景点军人优待方法的通知》(2018)大连《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2012)、《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2017)武汉《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暂行办法》(2012)、《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的通知》(2012)、《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武汉市加强公交反恐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2015)、《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8)、《武汉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5)、《武汉市公交专用车道管理方法》(2016)、《武汉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武汉市综合交通体系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2018)、《武汉市有轨电车管理暂行办法》(2018)西安《西安市地铁工程建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18)、《大西安“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2018)、《西安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2018)、《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条例》(2018)哈尔滨《哈尔滨市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2—2017年哈尔滨市公交都市基础设施规划实施方案》(2014)、《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办法》(2013)长沙《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13)、《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4)、《公交IC卡数据审核管理办法(试行)》(2014)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自治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3)、《乌鲁木齐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14)、《关于2018年乌鲁木齐公交线网第一批次优化调整的通知》(2018)天津《天津市公交线网近期实施方案公示》(2013)、《关于实施八大工程提升运营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化公交体系的意见》(2014)、《关于完善公交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品质的工作举措》(2015)、《天津市客运公交交通管理条例》(2015)、《天津市公交线路分类标准(试行)》(2018)、《天津市公共汽车通勤车管理工作规程》(2018)、《推进公共汽车行业“厕所革命”工作方案》(2018)第二批(共22个)上海《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14)、《上海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暂行方法》(2015)、《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2015)、《上海市公共汽车和电车乘坐规则》(2015)、《上海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2016)、《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2016)、《关于全面深化本市地面公交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计划(2016—2018)》(2016)、《上海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线路优化导则》(2016)福州《福州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1)、《福州市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福建省“十三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6)、《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高龄老人乘坐公共交通优待政策的通告》(2017)、《福州市公交行业监管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暂行)》(2018)、《福州城市公交发展规划》(2018)广州《广州市本级城市公交行业财政补贴资金管理暂行方法》(2013)、《广州市公交站点名称管理方法》(2015)、《广州市公交站点设置管理方法》(2015)、《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坐守则》(2016)、《广州市中山大道快速公交系统管理方法》(2016)、《广州市公交行业服务规范》(2017)、《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临时停止运营

续表1 中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汇总“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批次与名称公共交通相关政策或条例名称与年份服务管理的通知》(2017)、《广州市交通运输行业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用电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2018)、《广州市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奖励方法》(2018)西宁《西宁市“公交都市”创建实施方案》(2014)、《西宁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15)、《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西宁市公交都市创建调研督导工作的通知》(2018)保定《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3)、《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意见(试行)》(2012)、《保定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5年)》(2017)苏州《苏州市有轨电车交通管理办法》(2014)、《关于推进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苏州市公共汽车乘车规则》(2015)、《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2016)、《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交通领域专项整治的通知》(2017)、《苏州市区2017年道路交通排堵促畅工作计划》(2017)南昌《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交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2011)、《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意见》(2011)、《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3)、《南昌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关于实施公交免费换乘并取消月票的批复》(2016)、《江西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柳州《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柳州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2018)、《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三年作战方案(2018—2020)》(2018)、《柳州市新型城镇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柳州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8)、《柳州市交通一卡通工作实施方案》(2018)、《柳州市2019年城市建设计划实施方案》(2019)银川《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2014)、《银川市公交企业成本规制实施方案(试行)》(2013)、《银川市道路畅通工程实施方案》(2016)杭州《杭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打造“品质公交”的实施意见》(2010)、《关于政府购买城市公共汽(电)车营运服务的实施意见》(2016)、《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19)第二批(共22个)沈阳《沈阳市公共交通管理办法》(2008)、《沈阳市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规范(试行)》(2013)、《沈阳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辆营运证管理规定》(2014)、《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沈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2015—2020)的通知》(2015)、《沈阳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2016)、《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7)青岛《青岛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2005)、《青岛市轨道交通条例》(2015)、《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5)、《青岛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规范(试行)》(2015)、《青岛市创建公交都市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2015)、《青岛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财政补贴办法》(2016)、《青岛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规范》(2017)、《青岛市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衔接导则》(2017)海口《海口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条例》(2007)、《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给予海口市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建议》(2014)宁波《宁波市公共汽车客运条例》(2005)、《宁波市公共汽车乘坐守则》(2016)、《宁波市城市交通治堵和公交都市创建工作2018年实施方案》(2018)、《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中、轻度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区公共交通工具的实施意见》(2018)新乡《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5)、《新乡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新乡市环境污染治防攻坚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2018)》、《新乡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方案》(2018)、《新乡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8—2020年)》(2018)贵阳《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阳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的通知》(2008)、《贵州省城市公共交通条例》(2012年)、《2017年贵阳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2017)长春《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管理办法》(2017)、《长春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纲要》(2017)、《长春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2018年行动计划》(2018)合肥《进一步加快合肥市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意见》(2017)、《公交专用道管理暂行方法》(2017)、《公交线路站点设施管理暂行方法》(2017)株洲《株洲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07)、《株洲市城市公交管理方法》(2009)、《株洲市公共交通近期建设整体方案》(2017)兰州《兰州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2017)、《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2017)、《兰州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2018)、《兰州市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市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2008)、《呼和浩特市交通运输局节能减排工作方案》(2018)

3 中国“公交都市”特色分析

3.1 城市轨道交通得到飞速发展

在我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自2011、2012年以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使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得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很多未修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开始新增轨道交通线路,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大部分的“公交都市示范”创建城市都在2011—2017年期间修建了一定数量的轨道线路,使城市轨道总里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北京、武汉、天津等经济实力较强、公共交通资金投入较多的城市新增轨道线路均超过200km。太原、济南、乌鲁木齐等城市的轨道线路也正在规划或修建,预计2020年前投入运营。

表2 中国“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的2011—2017轨道交通新开通条数和新增运营里程Table 2 New increase in subway numbers and operation length of chinese transit metropolis in 2011—2017 year城市名字轨道交通新开通条数/条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km城市名字轨道交通新开通条数/条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km武汉9315.57长沙276.31南京7271.42宁波274.50重庆7232.96苏州252.82天津4211.70南昌248.40北京7189.40青岛245.60深圳5189.10长春234.47上海4172.72贵阳134.30广州5132.10福州133.89昆明5119.50沈阳131.88杭州3117.72合肥230.27郑州395.40石家庄230.27大连394.44哈尔滨223.07西安391.35

经济较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的轨道交通所占比例(轨道交通年客运量与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和BRT年客运量之和的比例)在政策实施后得到较快的提高,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由于中国“公交都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视,使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轨道交通所占比例迅速上升,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深圳一类城市的轨道交通所占比例于2017年均达到50%以上,天津、大连、武汉和重庆一类城市的轨道交通所占比例的增长幅度超过20%。

相较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具有准时性、速达性、安全性、运输能力大等优势,因此当城市修建的轨道交通里程越多,轨道交通吸引的客流大部分由常规公交客流转移而来,从而导致轨道交通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而常规公交所占比例不断下降。

图1 中国“公交都市”经济较发达城市2010—2017年轨道交通所占比例对比Figure 1 Comparison between subway ratios of well-developed chinese transit metropolis in 2010—2017 year

3.2 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有所提高

依据交通运输部2011年发布的《有关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可知,中国“公交都市”基本上要求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40%(无轨道交通城市)或45%(有轨道交通城市)。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是指公共交通出行量与城市交通出行总量之比。在我国37座“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北京和上海自2012年起已实现了该“公交都市”的基本目标(如表3所示),并且天津、南京、广州、银川等城市也在2017年实现了该基本目标(如表4所示)。

表3 北京和上海2012—2017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Table 3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sharing rate of Beijing and shanghai in 2012—2017 year%年份北京上海201244.0052.50201346.0052.63201448.0755.16201549.7555.21201649.3055.18201749.3055.43

由表4可知,我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重视公共交通的发展,并具有很好的经济和公共交通基础,因此这一类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在“公交都市”政策实施开始便已满足交通运输部的“公交都市”要求,另外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如天津、武汉、大连等)受到了“公交都市”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因此在2017年也基本上达到了相应要求,另外有一部分城市(如重庆、杭州等)正在努力探索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的调查方法,目前暂时没有相关数据。总之,结果表明我国“公交都市”政策能够积极促进各“公交都市”实施城市公交改善措施,使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表4 其他达标中国“公交都市”2017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Table 4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sharing rate of other quali-fied chinese transit metropolis in 2017 year%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广州70武汉58.60天津60昆明57.00银川60大连>45.00南京59深圳>50.00西安56沈阳45.00

3.3 城市综合公共交通模式趋于多样化

在我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只有银川、合肥、乌鲁木齐、郑州、哈尔滨等城市大力发展快速公交BRT,而其余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因此,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模式出现多样化的特点。

目前,针对城市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还没有明确的定义,虽然同济大学的熊文、陈小鸿[6]提出了城市交通模式的定义和分类方法,但是该方法考虑了公共交通、小汽车和慢行交通的出行方式,并不适用于本文研究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模式,因此,本文提出城市综合公共交通模式的定义,即3种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BRT)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BRT之和)的比例,可将现有中国“公交都市”城市划分为5类,具体的分类标准如下:

模式一: 仅以常规公交为主的公共交通模式:常规公交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85%。

模式二: 常规公交为主,轨道交通为辅的公共交通模式:常规公交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介于60%~85%,轨道交通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大于或等于15%。

模式三: 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均衡发展的公共交通模式:常规公交年客运量和轨道交通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均大于或等于40%。

模式四: 轨道交通为主,快速公交BRT为辅的公共交通模式:常规公交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介于0%~85%,快速公交BRT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5%。

模式五: 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交为辅的公共交通模式:轨道交通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介于60%~85%,常规公交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15%。

选取我国37个“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创建城市中典型的10个城市进行城市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演变规律的分析,可将现有我国“公交都市”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天津,第二类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如哈尔滨、合肥、乌鲁木齐、太原,得到如图2和图3所示的结果。

图2 中国“公交都市”第一类城市综合公共交通模式的演变规律Figure 2 Comprehensive urban transit patterns of typical first class chinese transit metropolis

图3 中国“公交都市”第二类城市综合公共交通模式的演变规律Figure 3 Comprehensive urban transit patterns of typical secondclass chinese transit metropolis

由图2、图3可知,第一类城市的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演变规律为: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模式五,而第二类城市的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演变规律为:模式一-模式四或模式一-模式二。该10个中国“公交都市”典型城市在我国“公交都市”政策的鼓励下,均取得了城市公共交通模式的转变,但由于第一类城市经济实力雄厚,财政收入较多,因此最终将会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交为辅的发展模式,第二类城市由于缺少轨道交通发展的经济基础或不利于修建轨道线路,因此有部分城市向常规公交为主,快速公交BRT为辅的模式转变,有部分城市向常规公交为主,轨道交通为辅的模式转变,后面时期第二类城市的模式转变将取决于地方政府偏重于发展快速巴士还是轨道交通。

因此,我国“公交都市”的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且有可能在未来出现新的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即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和快速巴士BRT年客运量占总公共交通年客运量的比例各为30%,简称“多元协同式的模式”。

4 中国“公交都市”达成情况

经过我国交通运输部对各“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的综合考评后,2017年,上海、南京成为首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7]。2018年,北京、天津、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银川成为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8]。

在14座“公交都市”中,超一线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城市,新一线城市有杭州、天津、苏州、南京、长沙、宁波、郑州、武汉8座城市,二线城市有大连1座城市,三线城市有银川1座城市。由此可见,我国开展的“公交都市”创建专项行动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且影响范围和受益面较大,覆盖了超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已被授予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所占比例为37.84%。

5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我国37个入选“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的城市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各城市在“公交都市”政策后出台的政策与条例,并总结提炼出了我国“公交都市”的3个特点,最后分析了我国“公交都市”的达成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以下几个结论:

a. 我国“公交都市”政策出台后,得到了我国“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在政策上和行动上的积极响应。

b.我国“公交都市”具有自身特色,显著特征是: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轨道运营里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轨道交通所占比例有显著的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城市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趋于多样化,有一部分城市向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交为辅的模式发展,另外一部分城市正在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

c.我国“公交都市”达标情况较为理想,已授予荣誉称号的城市所占比例为37.84%,并在未来有更多的城市将实现我国“公交都市”的基本要求。

d. 提出了城市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分类

标准,并结合10个我国典型“公交都市”分析得到了不同类别城市的综合公共交通发展模式的演变规律。

相较于世界著名“公交都市”,中国城市往往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有限的城市资源,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公交都市”的发展之路不仅适应于中国基本国情,并且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民生工程。在我国“公交都市”政策出台后,我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城市通过各种政策和改善公共交通条件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在近5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相信在“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下,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城市探索出富有特色的公共交通发展之路,取得更大的成效。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都市公交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等公交
基于NB-IOT技术的公共交通显示牌设计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穿越水上都市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