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FCC与FSC认证标准应用比较与实证分析*

2021-01-25许瑶瑶刘丹萍王荔英叶盛全赵兵郑德祥钟兆全

林业经济问题 2021年1期
关键词:原住民林场福建省

许瑶瑶,刘丹萍,王荔英,叶盛全,赵兵,郑德祥,钟兆全

(1.福建农林大学 林学院,福州 350002;2.顺昌县国有林场 业务部,福建 顺昌 353200)

森林认证作为一种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市场导向型治理森林机制,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逐步被国际社会认同,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世界上已出现30多个森林认证体系,其中森林管理委员会(FSC)与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PEFC)是公认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大认证体系[1]。为完善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中国于2010年成立中国森林认证管理委员会(CFCC)[2],并于2014年成功实现与PEFC的互认。对于森林认证的研究,国际社会的热点大多聚焦在推动热带木材认证及倡导不同体系之间的互认和合作等方面[3-5];国内学者则更多关注森林认证不同内容体系的建设,例如:有学者通过对比FSC森林经营认证新旧标准发现新标准不仅引入了“规模、强度和风险”的新概念,还新增了环境价值评估、经营活动带来的外部效应等要求[6];有学者通过解读CFCC新修的产销监管链标准发现结构重心转移至尽职调查体系最低要求,体现了新版标准对原料来源管理的重点关注[7];有学者通过对比中葡两国国家认证体系发现二者在非木质林产品认证标准结构、认证程序、证书的有效期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认证标准内容均有相对应的条款,仍有共通之处[8]。可见,已有研究中尚未见到针对CFCC与FS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的应用比较展开的研究。CFC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是中国制定并实现与PEFC互认的中国国家标准,而FS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则是由国际非政府组织(NGO)组织制定(不与国家标准互认)的通用标准。所以,通过比较不同认证体系的标准理论体系与进行实证模拟转化分析,辨析不同森林认证体系间转化的可行性,进一步推动CFCC认证体系的实践应用,为促进森林认证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

福建省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之一,于2007年开始森林认证实践,203个国有林场中先后有11家林场通过了FSC森林认证审核。2018年2月福建邵武卫闽国有林场通过CFCC认证,开创福建省国有林场CFCC认证先例。作为森林资源管理的先锋和代表,国有林场的认证动态基本引领了福建省森林认证的发展方向,也为福建省森林认证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受前期FSC先入为主的影响,CFCC认证体系在福建区域发展缓慢。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经营区面积大、森林类型覆盖面广,连续多年通过FSC认证,其在执行认证标准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以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为实证分析的研究区域。

1.2 研究方法

收集2010—2018年顺昌县国有林场FSC认证历年审核开具的不符合项,对比2019年CFCC主审与FSC年度审核不符合项,并进行模拟与实证分析。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认识事物的差别、特点和本质对事物的相似性进行研究与判断的方法[9],实证研究法则是通过实践观察获取经验,再将经验归纳为理论的方法[10]。分析不同标准体系间转化的可能性,需要先对不同森林认证体系的标准进行分析再进行判断,而FSC认证审核开具的不符合项是森林认证标准实践运用的结果,所以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对CFCC与FSC的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和林场认证实践进行研究。

首先,应用比较研究法对两大森林认证体系的标准理论从标准制定、执行效力、内容架构等多方面进行共性和差异性分析,从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理论层面分析FSC向CFCC转化的可行性。

其次,采用实证分析法对该林场的森林认证实践过程进行分析,对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FSC认证历年审核开具的不符合项运用CFCC标准审核,进行模拟转化。最后,比较2019年CFCC主审与FSC年度审核结果,在国有林场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FSC向CFCC转化的可行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CFCC与FSC的森林经营认证在核心价值等方面具有共性

2.1.1 CFCC与FSC均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核心价值

“遏止破坏环境,提高森林的价值,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是CFCC与FSC乃至所有森林认证体系的核心价值。为进一步推动可持续经营理念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两大认证体系标准均在社会、经济、环境层面对日常的森林经营管理活动提出可持续经营的要求,提供技术支撑与指导和监督机制,促进经营者改善实践经营[11-12]。二者价值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各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森林有效监测与管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更强调经营者、当地居民、政府机构、企业商家等利益相关方的职能与需求,力求人与森林的和谐统一[13]。

2.1.2 CFCC与FSC具有相似的标准框架与内容主旨

CFCC和FSC认证体系的标准框架基本相似,均采取“原则-标准-指标”这一垂直结构,包含了标准的使用范围、指标和术语。具体而言:⑴CFCC《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经营》(GB/T 28951—2012)标准分为9大原则、46个标准、121个指标;《FSC 中国国家森林管理标准》(FSC-STD-CHN-01-2016 1-0)分设10条原则、70个标准、227个指标。⑵CFCC和FSC在工人权益与社区关系、森林经营方案、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生态系统、森林采伐收获管理、产销监管链等方面均列出了具体的指标,标准的内容主旨在兼顾经营者、居民、社会、企业、商户等多方利益的同时寻找差距以改进与规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确保木材的长期供应和维护森林生态环境,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为产品进入新市场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14-15]。

2.2 CFCC与FSC的森林经营认证在应用效力等方面具有差异性

2.2.1 CFCC与FSC的标准制定、执行机构和应用效力不同

CFCC是由中国政府牵头组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标准化法》的最高法律依据指导下形成的国家标准,依靠国家标准委和国家林草局等政府部门共同推广运行,由中国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统一管理,具有明显的政府组织制定性质,具有一定的国家效力[16-17]。而FSC源于NGO组织,其成员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以会员代表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政府机构和官员被规定可以参加FSC工作组但不允许成为会员。因此,FSC具有强烈的非政府组织性质,其标准制定实施较为独立。

2.2.2 CFCC与FSC的标准适用对象与地域范围不同

CFC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是在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林情情况下,依据中国的法律、社会及森林特点制定[18]。作为国家层次标准,CFC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均适用于中国所有地区的经营单位及其所有的森林类型,包括温带林、亚热带林和热带林。FS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作为国际通用指标(IGI),其适用面覆盖全球不同国家、地区和区域,包括各种类型的森林。任何国家和地区可在IGI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当地社会经济与森林环境的FSC国家或地区标准。

2.2.3 CFCC与FSC的标准结构制定内涵侧重与层次主线不同

尽管CFCC与FSC的标准均是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内容存在诸多相似,但其标准制定的侧重点与层次仍有不同。从标准上看,CFC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从中国森林经营实践角度出发,在原则的划分中以森林经营工作开展为主线,以分区施策、分类经营为基本原则,将整个森林经营过程划分成不同步骤,基本上形成是以遵循森林培育、保护、采伐利用、监测评价等系列工作的脉络主线,强调上述经营活动与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多方面经营要求制定标准。FS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则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可行经济收益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基础上划分原则,其原则与标准则是以环境、社会与经济为制定主线,在此基础上对经营活动提出要求[19]。

2.3 不同标准理论体系转化具有可行性

在国有林场认证实践中不同标准理论体系转化强调标准的内容差异与适用性。CFCC的原则与标准和FSC标准大多具有共通之处,较易引人关注的是FSC标准中的原则3“原住民的权利”与原则9“高保护价值”,这两个原则CFCC未予以明确表述。就FS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的原则3“原住民的权利”而言,FSC对“原住民”的定义与联合国对“原住民”的定义相同,而中国没有原住民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所有少数民族也都不是“原住民”。联合国和FSC对原住民的定义有3条,而中国对少数民族的定义仅一条,即“相对于汉族人口较少的民族”。为此,FSC的原则3“原住民的权利”在中国不适用。

此外,“高保护价值”与中国的生态公益林区划与保护具有高度的重叠性,CFCC标准中虽没有单独的原则,但在实际经营方案编制与森林资源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中均已囊括[20]。在适用性上,CFCC作为中国的本土标准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森林类型,FSC标准的适用森林类型同样涵盖了热带、亚热带、温带各森林类型。可知,CFCC标准与FSC标准内容具有极高相似度,且均适用于国有林场。

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说,由FSC向CFCC转化是可行的。

2.4 FSC与CFCC转化实证分析

2.4.1 FSC与CFCC在国有林场的实践应用中具有高度互通性

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自2010年通过FSC首次认证以来,至2018年FSC认证审核共判定发现36个不符合项,其中有7个社会方面不符合项,17个环境方面不符合项,12个经济方面不符合项。运用CFCC标准对上述36个不符合FSC认证项进行模拟分析:⑴在社会方面,运用CFCC标准对7个不符合FSC认证项进行审核,判定结果仍为不符合项;⑵在环境方面,17个不符合FSC认证项中有15项判定为不符合CFCC标准项,其余2项(高保护价值森林的监测指标没有针对森林高保护价值、相关责任人员对于辖区内的高保护价值森林情况不清楚)皆因不符合FSC高保护价值标准,而CFCC标准中未单独设置类似原则故不判定为不符合项;⑶在经济方面,12个不符合项中11项同样判定为不符合项,唯一一个不符合项即林场引入林业割灌机,但未对与割灌机相关联的危害健康与安全的风险评估,CFCC标准中要求保障从事森林经营活动的劳动者的作业安全,提供对职工(包括临时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急救知识,培训的记录及安全作业防护器具、用品发放、领用清单,妥善处理安全事故发生的记录等。对开展割灌机相关联的风险评估没有严格要求,因此列为观察项而不判定为不符合项。可见,在36个不符合FSC认证项中,有33项判定为不符合CFCC标准项,二者审核结果达到91.7%的高度重合率。所以,FSC标准与CFCC标准在国有林场的实践应用中具有高度的互通性,在FSC认证基础上进行CFCC认证的转化具有可行性。

2.4.2 在FSC认证已有基础上进行CFCC认证具有可行性

为响应中国CFCC在福建省的实践应用与推广,同时进一步验证不同认证体系标准间的适用性转化,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在进行2019年FSC年度审核的同时申请了CFCC认证,同步进行了CFCC主审与FSC年度审核。对比分这次不同标准体系的审核结果,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2019年顺昌县国有林场FSC与CFCC不符合项审核结果对照表

从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FSC与CFCC标准对不符合项的审核判定结果可见,不符合项的差异并不是产生于两者标准实质内容的差异,而是源于不同标准制定结构与审核文件要求的不同。同时,在此次双认证审核中,CFCC审核并未发现除FSC审核之外的不同不符合项,进一步验证了CFCC标准与FSC标准理论上的一致性,说明在FSC认证已有基础上进行CFCC认证是可行的。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CFCC与FSC森林经营认证标准皆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价值,并构建了相似的标准框架与内容主旨,但就标准制定与执行机构和应用效力来看二者存在政府参与与非政府组织的差异,同时国家森林认证体系与国际体系的标准适用的对象与地域范围也不相同,标准制定内涵的侧重与层次主线不同。除了FSC标准中“原住民”在中国不适用,而CFCC标准中无“原住民”概念这一差异外,CFCC标准与FSC标准内容具有极高相似度,且两种体系标准都适用于国有林场。福建省顺昌县国有林场历年FSC不符合项与CFCC转化模拟分析出不符合项91.7%的重合率,表明了FSC标准与CFCC标准在国有林场的实践应用中具有高度的互通性。2019年CFCC认证主审与FSC认证年度审核实证分析的结果是不符合项差异源于不同标准制定结构与审核文件要求则进一步印证了在FSC认证已有基础上进行CFCC认证转化具有可行性。

3.2 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与推动不同认证标准体系间转化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2.1 互为借鉴适时更新与完善CFCC认证体系

伴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对森林功能的深化认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不断充实丰富[21]。CFCC作为中国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标准也应与时俱进,适时更新。为更贴合生产经营实践,FSC中国区标准在2013版基础上更新为2016年新版,而CFCC仍旧沿用2012年制定的标准。国家森林认证体系与国际森林认证发展趋势息息相关,为了更好地推动FSC认证向CFCC认证的转化,建议加强对于FSC认证新版标准的研究,取长补短,及时开展CFCC标准的修订与更新工作,在突出国家特点的同时,立足于国际平台,更好地适应森林认证发展的要求。

3.2.2 加强森林认证及不同内容体系试点推广

福建省的森林认证仍处于以FSC认证为主的形势中,为了推广CFCC,除了需要开展不同经营主体与体制的CFCC认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外,如何提高与加强CFCC在福建省的影响力成为首要任务。由于FSC认证在福建省主要是集中于森林经营认证,甚少涉及非木质林产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等领域的认证,而CFCC不仅包括森林经营认证标准,还包括了非木质林产品、森林生态环境服务认证等其他标准,因此建议在加大CFCC的培训与宣传之外,在福建省国有林场开展包括各类森林公园、非木质林产品等不同标准的认证试点。通过推广CFCC中除森林经营认证外的其他认证标准,使福建省能够多方面认识与了解CFCC认证,再将CFCC延伸至森林经营认证领域,实现CFCC在福建省林业领域认证中的全面推广应用。

3.2.3 加快CFCC-COC产业链与森林认证市场的培育

森林认证通过认证标签将木材生产来源地、产品供应环节的各个企业以及最终购买林产品的消费者串联起来,即将林产品生产、林产品加工、林产品销售这一产业链紧密相连[22]。作为该链条终端的森林认证市场,对于促进森林认证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需从社会、经济等方面对认证市场的理论开展系统性研究,深入理解其内涵及其规律,从而建立健全市场激励机制,全面提升认证产品的市场驱动力[23];另一方面是培育下游CFCC-COC产业链的形成,加强市场的引导,以产业下游需求带动产业上游发展[24],推动福建省国有林场乃至于全省林业CFCC认证进程,提高福建省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

猜你喜欢

原住民林场福建省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