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2021-01-25古圣钰刘跃军吴英伟

林业经济问题 2021年1期
关键词:耦合度湘西耦合

古圣钰,刘跃军,吴英伟

(1.高雄餐旅大学 观光研究所,台湾 高雄 81271;2.惠州学院 地理与旅游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3.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森林生态功能是旅游业经济增长的基础,旅游经济增长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提供了保障[1-2]。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影响了旅游景区的整体环境,对当地旅游收入有直接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经济。国外关于民族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思想最早来自于森林生物群落中物种耦合研究的启发[3]。国内学者通过分析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发现区域生态环境对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4],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5],且森林的生态环境的多项指标与旅游经济呈现正相关;也有学者通过构建相关综合评价函数、耦合模型等对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6-7],指出生态环境指标与旅游经济呈现显著关联,其中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较高,两者呈现显著关联。可见,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但仍存在深度不够且未具体分析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旅游经济的增长机理等问题,关于中国民族地区特征的价值研究报告也较少见[8]。因此,以湘西地区为例,通过建立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可为森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建议。

1 数据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概述

从地域旅游资源分布来看,湘西地区主要包括湖南省西部、西北部以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市等地,结合研究实际参见文献[9]将湘西地区划分为24个民族县域展开研究。1999—2018年,湘西地区旅游经济飞速发展,2018年,湘西地区旅游收入和旅游接待人数分别达到989.47亿元和1.58亿人次,且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持续提升,森林平均覆盖率达到70.68%[10]。通过加快湖南西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森林生态系统和旅游经济系统更加紧密。为细化时间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以5年为一个时间阶段将1999—2018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9—2003年、第二阶段为2004—2008年、第三阶段为2009—2013年、第四阶段为2014—2018年。此外,为了便于展开细化研究,将湘西地区分为地市和县区两个层面,地市层面指武陵源区及怀化区,县区层面指武陵源区和怀化区所包含的所有县区。

1.2 理论分析

图 1 旅游经济发展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机理关系图Figure 1 Diagram of the coupl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and the forest ecosystem

耦合指多个复杂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并确定系统相变的过程,耦合系数可表征系统集成的协调程度[11]。一个地区的旅游生态环境和综合发展模式的生态环境模型可通过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互相耦合获得,且通过确定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配合指标可进一步分析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之间的关系[12]。旅游业对城市的产业布局及环境方面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旅游收入对城市建设及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旅游业能够增加城市的影响力及文化软实力从而促进城市形象的改善[13-14]。此外,旅游资源能够加快城市空间布局与环境布局的转化[15]。生态环境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的相互结合能够不断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16-17]。具体的发展关系如图1所示。

1.3 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体系

表 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体系指标

旅游经济增长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发展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指标选择原则。在指标的选择上,可以基于相关的年鉴数据获取多选指标,并且应该具有较强的时间连续性。同时,注重完善指标体系建设,方便反映系统的发展特点。为此,所有指标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定量方法进行量化处理。结合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实践与相关研究资料,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体系(表1):首先,在CNKI中,分别以“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将森林生态服务、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等名称统一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旅游经济”词条作为搜索条件,对1992—2018年涉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321篇文献和“旅游经济”的183篇文献进行频度统计,遴选出使用频率高的相应指标。然后,借鉴相关文献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旅游经济增长”的概念与内涵进行界定,对其边界进行外拓,使得相应指标更加完善与科学。最后,邀请24名行业专家,其中包括林业和生态专家以及旅游专家,共同确定调查系统的界限与边界,并根据咨询意见调整指标体系。

1.4 研究方法

基于耦合理论,采用系统发展模型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综合评价模型[17],从而构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协调度模型并进行分类评级。

1.4.1 系统综合发展模型

Yi=∑(wij×γij)

式中Yi表示系统i的增长系数;γi为系统i的功效系数大小;i=1,2;j=1,2,……,10。

1.4.2 耦合协调度模型

系统之间耦合度越高则相互作用影响程度越明显。由于耦合序列参数的极值是动态的和不平衡的,在计算过程中森林生态服务的功能价值和经济旅游增长的发展水平的取值具有一定差异,仅仅凭借耦合度计算出来的结构具有误导性。因此,利用协调模型对各县进行横向比较,判断将更加科学合理。参考文献[20],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

Tn=αY1n+βY2n

式中Cn表示第n阶段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1];Tn表示第n阶段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它反映两个系统整体水平对协调度的贡献;Dn表示第n阶段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α、β为待定系数;n=1,2,3,4。

耦合度可划分为10个等级[20],结合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特点,划分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特征划(表2)和耦合协调状态(表3)。然后,将计算结果导入SPSS 17.0中进行聚类分析,划定出24个民族县域在4个时间序列中所属的等级类别。24个民族县域的旅游经济发展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耦合度计算过程和结果不做详细报告,资料备索。

1.5 数据来源

1999—2018年的国际旅游人数、中国国内旅游人数等指标数据来源于2010—2019年由湖南统计年鉴委员会编写的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湖南统计年鉴》和《湖南林业统计年鉴》。

2 结果与分析

2.1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不断增强

从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度阶段的变化关系(表4)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关系良好的县域数量呈增长的趋势,由1999—2003年(第一阶段)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关系良好的县域数量(4个)所占比例的16.67%增长至2014—2018年(第四阶段)耦合度良好以上的100%。可见,湘西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两个系统的耦合度进一步度提高。

从地市层面上看,武陵区4个阶段的系统耦合度分别为0.36、0.41、0.47以及0.54;怀化区4个阶段的系统耦合度分别为0.46,0.42,0.44,0.58。可见,1999—2018年湘西地区地市层面的耦合程度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以怀化区为例进行分析:1999—2008年,怀化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够,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度污染产业,所以耦合关系呈现出对抗的状态;2008年之后,随着湘西地区政府不断提高度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怀化区政府制定了《怀化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怀化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等区域的环保硬性政策,但这些措施(政策)在具体执行阶段未能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措施(政策)实施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导致旅游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对立关系,耦合度下降;2009—2018年,随着具体执行经验的提升,保护力度及旅游开发力度逐渐协调,修订了环境保护规划等政策,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了修复,同时实现了生态服务与旅游经历的协调增长,由此取得了良好成效,耦合程度也逐渐加深。

从县区层面上看,1999—2018年湘西地区旅游经济与森林生态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不断增加。湘西地区整体耦合度的空间分布较为合理,虽然在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永定区、泸溪县、麻阳县等地区出现了旅游经济系统发展与森林生态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不均衡,但从耦合数据来看,最后都是朝着融洽的耦合趋势发展的(表4)。此外,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阶段由于湘西地区政府重视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森林生态系统过度开发破坏,忽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破坏了地区间的生态平衡,使得旅游经济系统的发展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值得注意的是,1999—2008年通道县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度还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0.42),但在2014—2018年耦合度已达0.85,这与通道县出台的例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环保政策及对应治理措施密不可分,通过以上的生态治理举措提升了通道县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实现了地区间的生态平衡。

2.2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协调度不断增加

表 5 1999—2018年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协调度关系

1999—2003年,湘西地区除永顺县(0.40)为中度协调,其他23个民族县域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协调度均为低度协调(表5);2004—2008年,新晃县(0.58)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协调关系良好,但大部分县区仍处于中度协调状态(66.67%);2009—2013年,所有县区均脱离低度协调状态,有4个协调度为良好的县域;2014—2018年,有19个县区进入协调度良好区域,说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和谐发展程度进一步增加。

从地市区域的协调度结果分析来看,1999—2018年武陵源区和怀化市区的年均协调度系数分别为0.37、0.38,均经历了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增长协调度跨越的阶段(武陵源区于2004—2008年时段进入中度协调阶段,怀化市于2009—2018年时段实现协调度由中度向良好的跨越),其中怀化市协调度比武陵源区更趋于中度协调发展。1999—2018年湘西地区的协调度系数由0.21上升为0.45,说明区域经济环境日益优化、第三产业结构趋向合理、旅游交通网络完善与旅游市场日益发育,均对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产生积极作用,所以在这期间的耦合度呈现上升趋势。但是,森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仍然是不容忽视的现实。

从县域层面的协调度结果来看,1999—2003年,除永顺县(0.40)为中度协调县域外,其他23个县域仍为低度协调区域。2004—2008年,已经超半数的区域进入了中度协调区域。2009—2013年,所有县区均脱离低度协调状态,有4个协调度为良好的县域;2014—2018年,有19个县区进入协调度良好区域,整体协调水平不断提高。1999—2018年,桑植县、吉首市、洪江市、中方县实现了由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的较快跨越;协调度转好的区域越来越多。永顺县、新晃县和靖州县则保持了良好协调的发展水平,其水平值分别为0.68、0.78和0.68。在2014年之前,吉首市、洪江市和怀化市区一直处于低度协调阶段,在2014—2018年则转变为中度协调区域。

2.3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受政策实施效果影响

1999—2018年湘西地区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度经历了跨越阶段,但区域各地市的协调度增长步调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原因在于一些县域盲目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忽略了生态环境,导致协调度在一段时间内偏低。所以,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耦合体系的耦合度在发展初期经历了相互抗争、抵触的过程。但是,随着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各项相关措施(政策)效果初显,旅游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程度逐步加深,二者慢慢进入耦合稳定期,此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协调度也随之提升。

可见,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与生态环境政策的治理与实施有密切相关性,且环保措施和经济发展措施的实施效果将影响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因此,湘西地区可通过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措施,来提升旅游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同时还应注重追踪措施(政策)实施的效果,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审查与跟进,对措施(政策)作出及时的调整。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999—2018年,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耦合度数据呈现总体升高趋势,虽然经历了两者相互抗争、抵触的过程,随着旅游经济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发展的耦合度融合,后期慢慢进入更加融洽的耦合期间,也即进入耦合稳定期。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协调度总体出现上升趋势,同时在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地区间的差异,区域各地市的协调度的增长步调出现了不一致现象,同时协调度的空间差异水平充分体现了良好的森林生态功能价值和繁荣的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特征。

3.2 建议

3.2.1 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促进生态旅游市场发育

从耦合度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正耦合关系和协调发展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业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增强森林生态系统与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需要构建森林生态和谐共管机制。同时以民族旅游、生态旅游为抓手,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建设中借鉴和引进第三方管理,发挥社会公众、各界媒体、动物保护协会、环保主义者、志愿者在森林事务中发挥监管、舆情引导、价值重塑和公益行动等作用。利用市场机制在调节森林生态资源合理配置、均衡林业市场成本与收益、撬动森林资本运营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调节作用和配置功能,突出生态机制在林产品生产、销售和交易中的主导地位。

3.2.2 树立正确的森林生态资源价值观,全面推进森林生态资产化管理

从协调度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的互联互通可分为三个阶段:失调时期、转型时期和协调发展时期。而生态文明和各项配套政策的实施,明显促进了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湘西地区森林生态旅游和文明互联的发展。湘西地区在全面推进资产化管理中,要强调森林物权、环境合同、公益诉讼等法制建设,通过税收、补贴等经济手段,使森林行为主体变“有限理性”为“无限理性”,由“理性经济人”向“生态理性经济人”转变。资产化管理同时也强调产权约束,它通过物权管理和价值化途径,将无形价值转变成有形价值。湘西地区可试点开发和利用森林精气设立“森林医院”,以此推动森林和旅游在生态、养身、休闲、度假、养老等复合型功能。

3.2.3 完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机制,严格生态补偿制度

为了进一步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应继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扩大经济总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采用更经济的资源利用方式。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森林生态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价值持续成长的重要保障。在大湘西民族旅游开发中,应制定森林生态“有偿开发,有偿利用”的相应制度和“有偿保护”的激励措施。设立专门的森林生态补偿账户,完善森林生态物权法制和排污权交易、特许经营、征收补偿费、收取资源税等税费管理规制。对森林生态外部性受益者,收取补偿费用;对森林资源培育者或生产者,通过补贴政策或税收管理消除森林负外部性,以此推动旅游经济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耦合度湘西耦合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湘西剿匪:七十年前的历史风云
走进湘西凤凰城
湘西 国画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