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免熏蒸储粮效果试验

2021-01-25林玉辉陈薛崟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惰性储粮杀虫

林玉辉,陈薛崟

(1.福建省粮油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长乐直属库,福建长乐350200)

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类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温暖湿润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冬季风影响,温和少雨,全年平均温度18~26℃,全年降雨量1 400~2 000 mm,全年平均相对湿度超过60%,主要城市福州全年平均湿度77%、厦门78%。在储粮区域划分上福建属于第五区中温高湿储粮区和第七区高温高湿储粮区。在福建,正常条件下粮食在储存期间更容易受到储粮害虫、螨类和微生物等危害,造成质量和数量的损失。中国自20世纪从国外引进磷化氢化学防治技术以来,磷化氢成为防治储粮害虫的首选药。但长期使用和使用方法不当等也带来残留污染及害虫抗性等问题。王平坪等人研究了惰性粉杀虫剂在储粮中的应用[1],张振军等人研究了食品级惰性粉在高大平房仓施用技术[2],荣群利[3]、余建国[4]等人分别开展了实仓富氮低氧免熏蒸储粮技术。本文以福建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长乐直属库P6保管的省级储备小麦为试验对象,研究免熏蒸储粮技术在福建的应用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仓房 福建省储备粮公司长乐直属库P6仓房。该仓库建设于2013年,长42 m,宽21 m,设计堆粮线6.5 m。仓内配置地上通风笼,按9道单向Φ0.5 m配置;仓库轴流风机配置:4台0.75 kw固定式轴流风机;同时配置格力三匹家用空调4台。仓内测温电缆布置情况及分布图:5排10列,50根测温电缆线,一根4层,共计200个测温点。

1.1.2 供试粮食 仓房粮食为2019年产江苏红小麦,数量为4 099.770 t,2019年7月进库完毕。入库时的质量和品质指标情况:水分含量12.0%、杂质0.4%、不完善粒5.2%、容重786 g/L、色泽气味正常。

1.2 试验方法

1.2.1 食品级惰性粉处理 粮食入库完毕后,进行人工粮面平整处理。然后使用食品级惰性粉进行粮面处理。具体办法为:30 g/t的用粉量,用喷粉机在仓内空间形成气溶胶,结合7.5 kw吸出式风机产生的向下气流牵引施入粮堆。2019年9月4日粮库组织作业队进行惰性粉粮面喷雾处理,试验共使用食品级惰性粉50 kg。

1.2.2 充氮气调 长乐库充氮气调系统配置情况:建设于2015年,制氮机组选用广州市维通工业气体技木有限公司PSA变压吸附式制氮机组(产气量为310 m3/h、氮气纯度为99.5%),空气压缩机选用阿特拉斯品牌。主供气管道直径75 mm,耐压1.25 Mpa。

充氮气调方法:以仓内四周墙壁挂膜,仓房大门、粮面覆膜5面封的方式,使仓房气密性达到150 s以上气调储粮仓房基本要求,采用边充边排的形式进行充氮,达设定浓度后仓内环流均。后期以阶段性补氮保证仓内氮气浓度。试验以1 a保管周期作为研究时间,首次于2020年4月10日开始充氮,充氮时间40 h,仓内氮气浓度达到98%。之后于4月20日起补充气体4次,每次8 h,试验周期内总共充氮时间72 h。

1.2.3 害虫检查方法 在2020年4月10日粮面覆膜前,每周一、三、五进仓检查,以仓房四周,回风管周边以及全仓粮温最高点的粮面下30 cm取样筛虫。粮面覆膜后,采用捕虫笼抽取小麦样品进行害虫检查。

1.2.4 空调使用情况 相对稻谷、玉米和大豆来说,温度对小麦保管期间品质影响较小,试验周期未使用空调进行温度调节。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周期粮温对比

粮温正常与否是储粮是否安全的重要标志。由于可能存在通风死角或仓房密闭性上出现问题,从而导致试验失败或储粮发生坏粮事故,所以,需全面观察试验仓粮温变化情况(表1)。结果表明:从粮温角度考察,在试验周期内,仓内粮温正常,可以推断,仓内未出现粮虫或霉菌大量繁殖导致粮温升高的情况。

2.2 虫害检查情况

在进行充氮保管前,经筛查,发现小麦中玉米象2头/kg,书虱少许。截至2020年8月底,经检查,仓内未发现有活虫。证明了在福建高温高湿的储粮条件下,采用低氧免熏蒸储粮的方法,可以达到杀虫防虫的效果。

2.3 粮食质量品质变化情况

2.3.1 质量指标 评价小麦质量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容重、水分、杂质、色泽气味等指标。试验周期内,对试验仓水分、容重和色泽气味进行了观察比较。数据表明,反应小麦主要质量指标的水分和容重少量下降,色泽气味正常(表2)。此乃粮食自然呼吸产生的水分和物质损耗,是正常现象。

表2 试验周期内仓内小麦质量指标变化情况

2.3.2 品质指标 保持粮食品质,延缓品质劣变是粮食储藏的重要任务。试验时分别在入库时和充氮保管后抽取小麦样品进行检验,分析小麦品质变化的主要指标小麦面筋吸水率和品尝评分值变化情况(表3)。结果表明,小麦仍基本保持新鲜小麦的品质指标。

表3 试验周期内仓内小麦品质指标变化情况

2.4 惰性粉处理和充氮气调储粮成本与对比仓化学药剂杀虫情况

试验仓:惰性粉成本:每千克购入价30元,惰性粉使用50 kg,成本1 500元;充氮72 h,设备80 kw,实测充氮气调用电成本折合为0.6元/t(在充氮期间,制氮机工作时间约为充氮时间的20%),全仓充氮使用电费2 459元。在试验期内该仓小麦杀虫开支费用合计为3 959元。

对比仓:试验的对比仓长乐库P19仓,仓型大小与试验仓一样,存放品种也是2019年产小麦,保管数量为4 097 t,采用磷化铝熏蒸保管。2019年9月实施磷化铝熏蒸1次,共投放磷化铝片45 kg,按采购价60元/kg计算,药剂成本为2 700元,另外粮库需支付6名员工熏蒸作业特种补贴600元,合计1次熏蒸成本3 300元。由于仓内粮虫发展,为了安全储粮,至2020年8月,粮库正在安排新一年度的小麦熏蒸杀虫方案,如按上年度的熏蒸用药量计,则2 a内该P19仓共需开支杀虫费用6 600元,与试验仓P6仓开支3 959元相比,高出66.7%。

3 结论和讨论

3.1 免熏蒸储粮可大幅度降低储粮劳动强度和储粮成本

传统粮食保管期间,一般每年都需进行1次磷化氢熏蒸处理。工作的主要原理是仓内投放磷化铝片,磷化铝遇空气中的水蒸汽产生磷化氢,起到毒杀害虫效果[5]。而采用惰性粉处理结合充氮气调低氧储粮,由于惰性粉较均匀地分布在粮堆内,能起到防虫杀虫效果,加上低氧条件下,粮堆内粮虫生存和繁殖受到极大限制,在储粮期间仅需适时补充氮气,保持粮堆内低氧浓度即可,因而可以减少每年一次的化学杀虫费用开支,储粮劳动强度和储粮成本较大幅度降低。

3.2 粮食保管质量和品质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试验数据,采用低氧免熏蒸储粮技术保管的试验仓小麦,反应小麦主要质量和品质的指标变化正常,表明该项技术既达到杀虫防虫的目的,也未因低氧导致小麦品质劣变。由于试验未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虫处理,因此,未进行试验仓农药残留的变量对比。

3.3 应大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

以化学药品杀虫的储粮技术在国际上已逐步被限定和淘汰,溴甲烷已被禁止使用。磷化氢熏蒸后部分害虫如锈赤扁谷盗在其它储粮害虫被控制的情况下,又会大量发生,说明磷化氢熏蒸效果失败。此外,磷化氢熏蒸后,难免出现粮食内磷的残留增加的问题。这一方面,今后将进一步试验对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应大力推广惰性粉处理、充氮气调、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

3.4 绿色储粮技术中的安全生产问题

磷化氢熏蒸在投药和熏蒸后通风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上述几项绿色储粮技术中,同样存在安全生产的管理问题。例如,在进行粮面惰性粉处理时,喷雾产生惰性粉气溶胶,应严格按规范佩带呼吸机,避免人体吸入;在充氮气调时,部分粮库采用全仓充氮的方式,此时若有进仓作业操作,应特别注意检查呼吸机的使用功效,并严格按照缺氧作业的方案,团队作业;即使实行粮面覆膜充氮的保管方式,进仓检查作业时,也应先进行粮面膜上通风,或检测仓内氧气浓度后进仓作业。

猜你喜欢

惰性储粮杀虫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4种不同品牌杀虫灯对遵义烟田昆虫的诱杀效果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惰性知识
“杀虫专列”
惰性知识
小学生发明杀虫剂
粮商心声:放开粮食市场
惰性,人性中最可怕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