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 做体育课堂的主人

2021-01-22何菊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主体性自主探究

何菊芳

【摘 要】自主探究教学是实施新课标以来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变强制死板的教学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精讲多练的方式,精心设计课堂流程,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运动参与中合作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共同构建生命的体育课堂。

【关键词】主体性 自主探究 体育课堂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是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即典型的“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的模式,这种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容器的传习式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变灌输、被动的教学模式为引导、主动的教学模式,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在运动参与中体验体育课程带来的乐趣。

一、点石为金,启迪思维

一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教师占用时间越多,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时间就越少。为此,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自主地获得知识,首先要从教师做起。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具有掌握学习时间的权利,即让学生有时间去看、有时间去想、有时间去议论、有时间去练。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现精讲多练,适时地点石为金,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一)让学生自悟自得

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一个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学会的,而不是靠教师讲会的。因此,教学时切忌一讲到底,把活动体验课上成技术原理分析课,教师可以以启代讲,学生以探代答,把更多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

(二)让学生善于思考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是课堂教学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要少提问,但不能不问,必须问在重点上和疑难点上。问要作用于观察思维活动,作用于情感熏陶,作用于活动的高潮。曾经有位外国专家听课,一课下来,他满脑子都是一个问题,他说:“中国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多不懂地方?还要向学生讨教。”这只是一句风趣的话,但却令我们沉思。其中不乏参考价值,即要让体育课堂生气依旧,就必须减少教师的提问。

(三)让课堂多元多维

过去教学总是把学生当作标准件进行锻造,忽略个性,形成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学的发展。我们的体育教案应是“活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及学习活动的情况而设计。教师要坚持活动的多元化,形成教学的多维性。

二、精心组织,自主参与

运动参与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的精讲多练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领悟动作要领、技术技能等,当然还能思考所学内容等。如果再有意识地创设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体育教学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一点自学时间

体育课堂中的自学就是让学生根据动作的要求自己先进行不同形式的学练,只有让学生充分自学,才能对学习活动做到心中有数。对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体育与健康常识、理论知识等,教师可在课堂上讲解一小部分,其他大部分知识教师则可采取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如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读教材、报刊,看电视新闻等方式收集信息,然后让学生对收集来的一些体育赛事、健康理论常识、动作技术要领和体育游戏等在体育室内课时进行讨论、归类、汇总,最后“共享”。成熟的体育游戏可以直接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发地进行实践、体验。享受自己的学习的劳动果实,学生练习起来将是其乐无穷的。

(二)多一点自练时间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课堂上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给出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自己安排时间去尝试、探索和实践,在不断地磨炼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例如,教学原地侧向扔沙包时,在解决投掷出手角度的这个难点上,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结果有小组想到了瞄准远处的屋顶投掷,有小组想出在小篮球架之间拉出一条丝带投过去,还有小组想到在足球架后面越过球门横梁投掷出去……这样不仅解决了“投掷出手角度”问题,还锻炼了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多一点讨论时间

学生是主动和谐发展的主体,学生讨论的问题是经过教师梳理的那些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讨论的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有所得。在讨论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与众不同的见解。只有这样,课堂上师生才能各司其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确立。

(四)多一点表演机会

好胜心强是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征,课堂中教师要满足他们这一欲望,让他们在精彩的表演活动中树立起自信的品格。课堂上,让每个学生轮流当回“小老师”,“准备活动我来编”“队列队形我来练”“辅导同学我能行”“同伴学习我来评”“课后总结我来说”,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尽情地“表现自我”和“发挥自我”,既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充分发展了个性。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三、大胆放手,合作探究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参與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参与,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设计、自我操作以及交流、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动手、动脑,去行动、去探索,使学生活动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

(一)放手让学生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教师采用强制性的方法,让学生回答各种问题,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体育课本身就是一个“活化”的知识课堂,应放手让学生学,放手让学生问。古人说:“疑乃觉悟之机,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 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教师提问:“如果前面有个障碍物,你会怎么过去?”学生答:“跳过去、绕过去、跨过去。”看似一个普通的问题,却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唤醒了学生的动作记忆,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在学生进行自主跳过一定高度的练习中,教师提问:“如何让自己跳得更高?”学生答:“蹬地有力充分,还要摆臂……”由此,引出这节课的重难点,比教师直接说出重难点效果要好得多。带着疑问去练习或游戏,在集体解答中才会对一些活动锻炼的方法要领认识更快。在新授课学习过程中,多设计“先说说你的想法”环节,让每个学生的都有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乃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二)放手让学生尝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特别是手脑并用。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为主要途径,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运动能力、性别差异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水平一“坡墊前滚翻,游戏:踏石过河”一课中,笔者并没有直接示范动作让学生跟着做,而是通过设置“小刺猬学本领”的情境,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不断体验尝试一步步学会了动作。“小刺猬遇到危险怎么做?”“团紧身体变成球。”让学生知道滚翻时要团身紧。“小刺猬怎么把‘苹果’运回家?”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去尝试,学生们有的用下巴夹住“苹果”,有的用膝盖夹住“苹果”,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解决了滚翻时低头和分腿的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前滚翻技术。而在“踏石过河”这一教学任务中,笔者也是让学生自己创编两种“过河”的方法来完成的。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三)放手让学生创新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组织者、引导者、主持人的角色,不应扮演“我讲你听”“我示你模”“我问你答”的主宰者,应时刻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当学生兴趣引导到位,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学生会立刻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只要给学生架好“梯子”,学生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在小学一年级“沿地上画的直线跑”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有的学生将直线比作轨道,把自己看作快速前进的车轮;有的学生将直线比作河流,把自己看作河中欢快奔腾的水花。对于不同的器材学生也能自主创编出多种新型的玩法,如羽毛球拍和羽毛球两项器材在学生手里“玩”成了“棒球”、“高尔夫球”运动,对着墙打乒乓球就成了“壁球”运动,抱着足球在场地上“疯跑”就成了“橄榄球”运动。想象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创造力发展的源泉。

(四)放手让学生质疑

对于当代学生来讲,不光要善听,还要善问。学问学问,学学问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体育课堂练而不思是盲目的练习,边练边思才是提高学练的重要途径。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善提问题,绝不能千篇一律地都由教师回答。教师要延迟评价。教师要充分发展学生思维,给他们充足交流的时间,让他们在不断地自问和求教中探寻体育活动的规律和领悟健康的真正内涵。

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我们期望教育能够培养和弘扬人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一堂课都是一出精彩的戏,你把舞台还给学生了吗?放手让他们演绎精彩的课堂吧!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主体性自主探究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