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分析

2021-01-22陈志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支气管炎例数实验组

陈志华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50)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病季节为秋冬季节,慢性支气管炎具有气流阻塞性特征[1]。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的加剧,导致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临床表现一般为咳嗽、咳痰、气喘,严重会给患者造成呼吸功能受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2]。因此对于此类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有效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相关临床护理研究发现,通过采取传统常规护理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进行更好的满足,而运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产生更为突出的应用效果。此外,在实施护理工作过程中,还应当针对患者的教育文化水平不同、心理状态不同而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辅导,使之能够获得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一方面可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截取自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应用抽签法将所有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1例和17例,年龄范围:57岁-83岁,均值(67.53±2.25)岁;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9例和19例,年龄范围:59-84岁,均值(68.51±3.62)岁。将实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上述性别、年龄等资料不具有对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一般护理,向患者讲解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定期为患者进行通风消毒。

实验组-护理干预,详情如下:(1)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采用健康课堂、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一对一健康宣教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促进其遵医依从性的提升。同时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若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的心理状态,则应当加强安抚工作,使患者能够保持心情愉悦,缓解不良情绪;若患者出现消极、悲观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则需由护理人员为其讲解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和配合度[3];(2)生活护理,避免患者接触到花粉、灰尘等,保证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防止出现褥疮等并发症,通过播放轻音乐等影视舒缓患者的精神,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另外还可正确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将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避免因外界刺激而对疾病带来影响,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喜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告知患者多食用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易消化食物,且需保障每日营养摄入应当均衡合理,确保机体所需营养元素能够得到良好补充,另外需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加强监督工作,促使患者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病情护理,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巡视,将患者的痰液进行检测,给予患者体位指导,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可给予氧气吸入;(5)康复指导,促进患者良好体重状态的保持,降低体质指数,具体锻炼内容多为有氧运动,且以中强度运动为主,包括羽毛球、慢跑等,每次锻炼时间可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嘱患者及其家属应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率=(十分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指标利用匿名填写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获得,该调查问卷采用百分制,分值区间在0到59分之间,则为不满意,分值区间在60到84分之间,则为一般满意,分值区间在85分到100分之间,则为十分满意。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状态、活动能力、健康水平。观察指标利用生活质量评分获得,该评分量表采取百分制,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即分值高,生活质量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7.0软件包为本次研究处理数据软件,采用(n,%)和()描述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描述,分别行x2和T检验,当差异为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中不满意患者11例,护理满意率为71.05%(27/38),实验组中不满意患者2例,护理满意率为94.74%(36/38),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x2=7.5165,P=0.0061)。

2.2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实验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存在临床对比价值(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表1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心理状态 活动能力 健康水平实验组 38 85.52±2.47 86.23±2.05 87.44±1.68对照组 38 71.66±3.54 75.32±1.22 75.29±1.41 T 19.7934 28.1920 34.1486 P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较长,治疗困难,病情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很多患者在患有疾病后会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因此会给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有关专家认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传统护理方式虽然对治疗起到一定效果,但是并不适合所有患者,无法满足患者的正常需求,因此在临床中比较局限性。近年来对于护理方式也在不断完善[4-5]。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为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自身身体机能,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为了验证此护理方式存在的临床价值,本次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再一次验证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支气管炎例数实验组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更正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