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在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中的作用

2021-01-22曾李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牙菌斑龋病口腔疾病

曾李妍

(广西北海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广西 北海 536000)

相关报道显示[1],多数儿童就诊于口腔科的首要原因均为龋病,且大多因为其疼痛感强烈或家长发现明显问题才就诊,影响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导致其口腔疾病多发。因此,临床有必要做好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以提高儿童、家长的口腔疾病防范意识,进而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状况。鉴于此,笔者选取了本市某幼儿园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以开展口腔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探讨其在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择取本市某幼儿园的1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口腔健康教育施行的前后时间顺序为分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普通组90例(2017年10月-2018年3月接受体检)、口腔组90例(2018年4月-2018年10月接受体检)。纳入标准:既往身体状态健康;儿童家属签订研究知情协议书。排除言语功能障碍及近期(3月内)未采取其他口腔保健措施儿童。普通组年龄3-6岁;均值(4.52±0.17)岁;男女比例54:36。普通组年龄3-6岁;均值(4.47±0.22)岁;男女比例51:39。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计划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普通组儿童体检后予以儿童及家长常规健康教育(重视个人口腔卫生、饭后刷牙等)。

口腔组儿童体检后施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具体如下:

(1)组织口腔保健医师定时到幼儿园为儿童进行体检(1次/月),体检的同时,向老师及家长询问儿童(以班级为单位)喂养习惯、饮食偏好、口腔保健行为等情况,建立儿童口腔健康登记表;口腔健康教育分班进行,医护人员携带口腔疾病相关宣传资料,具体内容为龋齿的早期填充及治疗等;将宣传资料分发至每位儿童及幼儿园老师手中。

(2)借助护齿动画片、宣传画册、牙齿模型、牙刷及含氟牙膏等方式及道具,引起儿童的兴趣,现场展示正确刷牙方式(刷毛与牙长轴约成45°角,刷牙次数为2次/d,时间为2-3min/次),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护齿习惯;建议儿童餐后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减少甜食的摄入,并请幼儿园老师或家长进行监督,保证儿童口腔保健行为。

(3)开展口腔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家长进行学习,使其重视儿童口腔保健;建议家长定期检查儿童口腔情况,预防口腔疾病;重点宣讲“龋齿”、“龋病”的形成、危害以及治疗方法,介绍牙齿涂氟方法(儿童应于3-4岁开始,1次/6个月,至6岁为止),增强儿童及家长的龋齿防范意识,说明窝沟封闭对于窝沟龋的预防作用;叮嘱家长对儿童的口腔保健行为进行监督。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儿童的GI及牙菌斑评分,并计算其口腔疾病发生率。

GI评分标准:用于观察儿童牙龈出血倾向;0分为牙龈健康;1分为牙龈轻度炎症(牙龈颜色轻度改变伴轻度水肿,无出血倾向);2分为中等炎症(牙龈变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分为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存在溃疡,伴自动出血倾向)。计算方式:单颗牙齿计分=牙面记分之和/4;GI评分=受检牙齿计分之和/受检牙齿数。

牙菌斑评分标准[2]:0分为无菌斑;1分为龈缘区牙面存在薄菌斑;2分为龈缘或邻面存在中等量菌斑;3分为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存在大量软垢。计算方式:单颗牙齿计分=牙面记分之和/4;牙菌斑评分=受检牙齿计分之和/受检牙齿数。

口腔疾病:龋齿、牙石、口腔溃疡。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GI、牙菌斑及口腔保健知识评分

口腔组的GI、牙菌斑评分均较普通组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GI、牙菌斑、口腔保健知识评分(n=90,,分)

表1 对比两组GI、牙菌斑、口腔保健知识评分(n=90,,分)

组别 GI 牙菌斑普通组 1.27±0.08 1.57±0.11口腔组 0.90±0.04 1.10±0.06 t 9.09 8.38 P<0.01 <0.01

2.2 两组口腔疾病发生率

口腔组的口腔疾病发生率较普通组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口腔疾病发生率[n=90,(%)]

3 讨 论

严格来说,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目的为通过教育帮助人们了解口腔健康与生活及行为方式之间的联系,进而意识到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主动接受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措施[3]。

本文对口腔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后,口腔组儿童GI、牙菌斑评分则低于普通组;同时,口腔组儿童口腔疾病发生率(21.11%)亦较普通组(36.67%)低(P<0.05)。就上述研究结果的产生原因,笔者作出以下分析:口腔疾病知识讲座能够使更多家长意识到儿童口腔问题严重性,进而引起重视,有效改变儿童牙齿明显疼痛才就医的情况;同时,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还有利于儿童家长养成定期检查儿童口腔状况的习惯,增加其对龋病医疗预防方法的认知,从而及时发现儿童口腔问题,降低龋病发生率[4]。此外,刷牙方法、进食甜食等指导有利于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而有效减轻或减少牙菌斑的形成及堆积,最终达到预防龋病、保护牙齿的效果,减少口腔疾病。

综上,在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改善中,口腔健康教育具有较大作用,其可明显提升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有效清除牙菌斑,减少牙龈出血,继而预防口腔疾病。

猜你喜欢

牙菌斑龋病口腔疾病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龋活跃性与年轻人龋病严重程度之间关系的研究
学龄前儿童口腔内致龋菌的活性与其龋病严重程度关系的研究
如何预防牙菌斑?
如果停止刷牙会发生什么
天天说刷牙,但是刷的真是“牙”本身吗?
180例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调查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