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坐浴在肛瘘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疼痛的改善情况分析

2021-01-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肛瘘中药研究组

陈 琴

(淮安市中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肛瘘是临床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它是肛周发生脓肿溃烂,其伤口长久不愈合而引发脓性感染,很难自愈,需要通过手术治疗[1]。由于肛瘘术后切口不进行缝合,容易增加感染的风险,使其愈合速度较慢,加上术后疼痛、肿胀等因素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病情的康复。临床实践表明,对肛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可帮助其伤口愈合,减轻疼痛感[2-3]。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92例行肛瘘术治疗者为例,主要探讨在肛瘘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中药坐浴,临床效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就诊于我院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6:20,年龄在32-67岁,计算均龄(49.52±1.03)岁,平均病程(5.6±3.4)个月;研究组4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4:22,年龄在32-68岁,计算均龄(49.61±0.98)岁,平均病程(5.4±3.1)个月。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知晓研究内容并同意配合;排除手术禁忌症、心肝肾功能障碍以及缺失临床资料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药坐浴护理。

为患者提供本院自制的中药制剂进行坐浴,在进行中药坐浴之前为患者讲解中药坐浴的目的,让患者对该方法有所了解,提高护理依从性。告知患者将配好的本院中药制剂肛门安对患处进行熏蒸、淋洗以及浸浴,药物直接接触患处通过药力与热力的作用改善其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组织水肿充血的症状。由于患者进行了肛肠手术,术后其肛门内括约肌经常处于收缩的状态,坐浴后药物热力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内括约肌松弛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坐浴之前协助患者将肛门以及外阴清洗干净,将坐浴盆常规消毒后将药液倒入其中,将盆放置在坐浴架上,先熏蒸10分钟,等待药液的温度降低到40℃时帮助患者擦洗局部,擦洗时动作尽量轻柔避免引起患者的伤口疼痛。待温度适宜后让患者坐于盆中进行坐浴10分钟,坐浴之后使用无菌纱布将臀部擦拭干在对患者更换药物,每日进行2次坐浴。在进行坐浴的过程中应掌握好药物的浓度、药液温度以及坐浴的时间,避免药物失效以及水温过高烫伤患者。女性患者在经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时停止坐浴,坐浴时注意对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患者受凉。若患者年龄较大,坐浴完毕后应搀扶其回到床上休息,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坐浴盆用过之后要进行30分钟的消毒,晾干之后留以备用。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轻;(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有效性、服务即时性、护理态度及护理水平,每项内容分值为0分至5分,得分越高,则代表护理服务越好,评价标准包括极为满意、普通满意与不满意,前二者的百分比之和为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1.0版本,使用该软件分析所得数据,本研究中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疼痛评分为计量型数据用 表示,用t值检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型数据用%表示,用 检验,计算后得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肿胀、瘙痒、分泌物消失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n=92)

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n=92)

组别 伤口愈合时间 肿胀消失时间 瘙痒消失时间 分泌物消失时间对照组 23.12±4.82 9.42±2.32 8.62±2.51 9.51±1.44研究组 17.85±3.44 5.33±2.67 4.15±1.71 5.12±2.25 T值 6.0360 7.8424 9.9821 11.1458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在术后第5天、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相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疼痛评分对比(,分)(n=92)

表2 疼痛评分对比(,分)(n=92)

组别 第1天 第5天 第7天 第14天对照组 4.26±0.25 3.82±0.87 3.02±0.65 1.67±0.37研究组 4.17±0.21 2.54±0.68 2.12±0.21 0.71±0.24 T值 1.8696 7.8620 8.9361 14.7635 P值 0.0648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肛瘘指的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四周皮肤相通而形成的瘘管,该疾病属于肛门直肠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肛瘘发病率与日俱增,肛瘘切除手术方式以创伤面开放、引流通畅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4]。由于手术部位较特殊,术后会有强烈疼痛感,需要较长的愈合以及恢复时间,有些患者切除不完全以及瘢痕面积较大,术后会反复发作,还会出现出血、尿潴留、感染等并发症,患者会产生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不仅增加了治疗难度,也影响患者的恢复速度。采用中药熏洗坐浴直接让药液接触患者的创面可抑制其表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不仅具有抗菌作用,还能够消肿散结、清热解毒,具有良好的止血、抗感染以及止痛的效果[5-6]。本研究中采用中药坐浴的研究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肿胀、瘙痒、分泌物消失时间较快,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相较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在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采用中药坐浴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肛瘘中药研究组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