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的影响

2021-01-22王佳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预见性插管气管

王佳芳

(江苏省徐州仁慈医院重症监护室,江苏 徐州 221000)

在急救工作中常见的呼吸道管理技术之一就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通过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气道通畅,帮助患者排出气管内的异物以及分泌物,尤其适用于合并呼吸功能障碍以及急需心肺复苏的急危重症患者[1]。但是由于应用气管插管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需要在ICU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期间为其实施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了研究预见性护理对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并发症的影响,我院就2018年7月-2019年9月进行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并且全面分析了对比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9月进行了气管插管的8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3-76岁,平均年龄(43.58±9.41)岁,其中15例颅脑损伤患者,18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例中暑患者。观察组4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25-78岁,平均年龄(42.46±9.88)岁,其中14例颅脑损伤患者,2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2例中暑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预见性护理,具体为:(1)根据患者的身体体征以及年龄来选择适合患者的不同导管;(2)密切关注患者的导管以及双肺的痰鸣音情况,及时帮助患者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出、扭转或是弯折。如果患者出现气管堵塞的情况立即给患者吸痰,进行对症处理;(3)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地给患者使用地塞米松防止患者发生咽喉痛,密切关注患者体位的变化,防止患者乱动,减少患者头部对于喉部以及咽后壁的压迫作用;(4)适当的为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来弥补机体呼吸功能的不足,对有感染或是可能会出现感染症状的患者给抗菌药物控制;(5)通过便签纸、提示板等多种方式鼓励、陪伴患者,为患者加油打气,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提升治疗自信心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护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1)并发症发生率以患者发生气道堵塞、咽喉痛、肺部感染、导管脱出为评价指标,发生气道堵塞、咽喉痛、肺部感染、导管脱出人数越少,表示护理效果越好;(2)焦虑评分使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为评价指标,分别由两名医护人员采用观察与交谈的方式对患者的14个维度进行各自的独立评测,包括患者的焦虑心境、紧张、害怕、失眠、认知功能、抑郁心境、躯体性焦虑肌肉系统、躯体性焦虑感觉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生殖泌尿神经系统症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会谈时行为表现,每个维度HAMA评分可分为5个等级,分值0-4分,无症状:0分,轻微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极重症状:4分,HAMA满分56分,无焦虑:<7分,可能有焦虑:7-14分,肯定有焦虑:15-21分,有明显焦虑:22-29分,有严重焦虑:≥30分,患者的焦虑评分越低,表示护理效果越好;(3)抑郁评分使用SDS(抑郁自评量表)为评价指标,SDS问卷表中共有20个问题,每个问题4个选项,要求患者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选择,每个问题1-4分,SDS满分80分,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计算公式为:各条目累积分/80(满分),患者的SDS指数范围在0.25-1.0之间,无抑郁:≤0.5,轻微至轻度抑郁:0.50-0.59,中至高度抑郁:0.60-0.69,重度抑郁:≥0.70,患者的抑郁评分越低,表示护理效果越好;(4)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为评价标准,要求患者结合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专业性、护理体验感等多方面综合因素以匿名或开放的形式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打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HAMA、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HAM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HAMA、SD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HAMA、SD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HAMA SDS观察组 40 15.23±2.56 31.75±3.28对照组 40 18.42±3.16 42.59±4.03 t/4.960 13.194 P/<0.05 <0.05

3 讨 论

对于危重症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是非常常见且必要的救治方法之一,但由于医生的操作不当或是手法的生疏、患者体位的不正确、导管在患者体内滞留过长时间、术后未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等都会引起患者在插管期间发生并发症,影响到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率,提升患者的危险系数[2]。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才能缩短危重症患者的病程,提升治愈成功的几率。

本次研究中,我院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进行了气管插管的患者中,结果显示:使用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0%,观察组焦虑评分(15.23±2.56)分低于对照组(18.42±3.16)分,观察组抑郁评分(31.75±3.28)低于对照组(42.59±4.03),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80%,可以充分表明在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为其进行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气道堵塞、咽喉痛、肺部感染以及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证明对气管插管的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插管气管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