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率的影响分析

2021-01-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呼气专项肺癌

刘 佳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支气管黏膜上皮以及腺体均是主要发病部位,患者以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咳嗽为主要症状,对于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1]。对于肺癌的治疗,主要方式为手术切除病灶,但是手术治疗的风险较大,且创伤大,极易增加患者术后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风险,可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而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表示,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可显著提高呼吸肌耐力,进而改善肺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2]。本研究以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对肺癌患者肺功能及并发症率的影响为内容,同时以我院收治的78例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基础与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实施研究,具体护理内容与结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控制本次研究时间是2018年4月20日-2020年4月20日,研究对象为我院内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78例肺癌患者,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划分成2组,分别是39例,包括试验组、常规组。试验组中有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是36-75岁(均龄55.58±4.74岁);病程是2-6个月,平均为(4.02±0.79个月)。对照组中有20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是37-74岁(均龄55.57±4.93岁);病程是2-6个月,平均为(4.05±0.81个月。采取专业数据软件对两组年龄、男女人数、病程等情况实施分析后,发现两组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 研究标准

本次入组研究对象均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肺癌,无转移病灶存在,患者意识清晰,语言清楚,不存在沟通障碍问题,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于研究项目、目的均知情。

研究中排除合并存在其他器官器质性病变、精神与认知障碍、合并其他肿瘤疾病、合并哮喘、肺炎、慢阻肺、肺部感染、肺大泡、气胸等情况。

1.3 护理方法

常规组:主要是针对手术进行讲解,做好病房环境干预,完善手术准备工作,术后加强观察,检测生命体征,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指导合理饮食。

试验组:(1)腹式呼吸。患者以立位、座位、卧位进行训练,放松身体后用鼻吸气,胸部保持不变,屏气2-5s后缓慢呼气,每日2-4次,每次10-20次呼吸[3]。(2)缩唇式呼吸。训练前准备工作与腹式呼吸一致,鼻腔最大吸气后屏气2-3s,经嘴缓慢呼气,呼气时将嘴部为鱼嘴样或者口哨状,收缩腹部,保持呼吸比为1:3或者1:2,每日2-4次,每次7-10min。(3)阻力呼吸训练。选择容量为800-1000ml的气球进行训练,指导患者深吸气后吹气球,每次3-4次,每次3-5min[4]。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中观察指标及评定情况包括:(1)肺功能:以德国运动肺功能仪(MasterScreen AVR)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肺功能实施评定,选择流量-容积曲线对最大用力呼气容积实施测定,患者均连续测定3次,以平均值确定最终肺功能数值,内容包括FEV1、FVC以及FEV1/FVC。(2)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在护理期间是否发生呼吸衰竭、肺炎肺不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同时统计、对比两组并发症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包括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前者以“[n/(%)]”进行表示,取“ ”实施检验,后者以“”进行表示,取“t”实施检验,若P<0.05,可证实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肺功能情况分析

经对两组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实施测定后发现,试验组与常规组在接受护理前的FVC、FEV1以及FEV1/FVC水平并不存在差异,P>0.05;经护理后差异明显,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具体检测数据见表1。

表1 肺功能分析表()

表1 肺功能分析表()

组别 FVC(%) FEV1(%) FEV1/FVC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n=39) 71.27±2.25 82.53±2.36 71.38±2.74 80.58±2.25 70.26±2.42 78.26±2.69常规组(n=39) 70.35±2.64 79.64±2.36 71.39±2.57 78.09±2.73 70.26±2.41 75.53±2.25 t 1.1080 4.9474 0.1118 4.2091 0.0407 4.7746 P 0.2751 0.0000 0.9113 0.0001 0.9676 0.0000

2.2 并发症率情况

统计得知,试验组和常规组间的并发症率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显著较低,P<0.05,具体发生数据见表2。

表2 并发症率情况量表[n/(%)]

3 讨 论

肺癌为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可导致肺组织的炎性渗出,进而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功能,同时还可导致支气管狭窄,影响肺部换气及通气功能。加之患者受肺部病变、气管插管刺激、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深呼吸、排痰、咳嗽等均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不利于康复[5]。呼吸锻炼专项护理是一种针对性解决肺癌术后呼吸情况的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建立正常的呼吸模式。通过腹式呼吸与缩唇式呼吸,可提高肺泡换气量,延长呼气气流,进而提高气道内压,有效抵御气道外力压迫,促进肺泡中的气体排空,有效改善肺活量。阻力呼吸训练可提高手术耐受性,改善肺功能,有利于术后康复[6]。

综上所述,以基础护理为内容,对肺癌患者实施呼吸锻炼专项护理存在显著价值,可有效改善肺功能,预防和降低心力衰竭、肺炎肺不张等相关并发症,值得在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呼气专项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