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镇静联合术后镇痛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22何宝珍权娜娜彭礼建白清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肛周脓肿排气

徐 伟,何宝珍,权娜娜,彭礼建,白清华*

(彭州市人民医院医院肛肠科,四川 彭州 611930)

截至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疼痛管理质量作为衡量医疗质量标准之一,对于术后疼痛认识不足及镇痛不利于康复的观念急需更改[1]。本研究以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为关注点,对彭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肛周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镇痛镇静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中的应用,以期对临床肛周脓肿患者镇静镇痛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标准筛选出性别、年龄、BMI匹配的肛周脓肿患者共160例,按用药情况分为镇静组、镇痛组、联合组、未用药组各40例,平均年龄(68.45±5.22)岁,平均BMI 21.32kg/m2,男78人,女82人。回顾性查找临床资料,获取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合并疾病;手术及术后信息如: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间等。

1.2 入选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术前依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证实肛周脓肿;②无意识障碍,能正常沟通;③可耐受手术,无严重合并症。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或伴有精神、语言沟通障碍;②术前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存在严重合并症;③合并其他严重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1.3 研究分组与方法

1.3.1 分组:根据术前术后用药情况,将总体人群分为为:镇静组、镇痛组、联合组、未用药组。镇静组指术前予以地西泮片 2.5mg 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 5mg 口服;镇痛组指术后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 30mg 静注 每天2次;联合组指镇静联合镇痛用药;未用药组指术前术后均未给予上述药物。

所有患者术中常规予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纱条塞肛,所有患者术后主诉疼痛难忍时按需要予以曲马多 50mg 口服止痛。

1.3.2 方法:采用VAS疼痛评分表对患者术毕、术后1天、术后2天、术后3天、术后4天进行疼痛评分。

分析各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间等差异。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评分

患者术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中,未用药组在各个时段疼痛评分均最高。与未用药组比较,予以镇静和联合用药在术毕及术后1天疼痛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用镇痛药物对术后1天内疼痛无改善。与未用药相比,术后2天、3天和4天,术后镇痛及联合用药对减轻术后疼痛有显著作用(P<0.05);而单用术前镇静药物对术后2天后疼痛无改善。而分别与术前镇静、术后镇痛相比,联合用药在术后各时段镇痛效果大多优于单独用药。见表1。

2.2 各组患者术后其他指标的比较

镇静组患者手术时间最短(49.00±2.46min),镇痛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1.68±2.69ml)最少,但各组间比较无差异。镇静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2.30±3.12h)最长,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时长、住院时间等指标,镇痛及联合用药组均优于未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组术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分)

表2 各组患者术后其他指标的比较()

表2 各组患者术后其他指标的比较()

注:以未用药组为对照组

分组 手术时间 (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Mean±SD F P Mean±SD F P Mean±SD F P镇静组 49.00±2.46 1.00 0.12 12.00±3.21 1.02 0.06 22.30±3.12 0.55 1.03镇痛组 52.00±1.23 0.93 1.32 11.68±2.69 0.98 0.15 17.22±4.68 9.82 0.03联合组 50.00±3.23 0.68 0.07 16.68±3.32 0.88 0.11 15.78±2.63 8.68 0.01未用药组 51.00±2.12 14.14±3.88 20.28±3.89分组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h) 首次下床活动时长(min) 住院时间(d)Mean±SD F P Mean±SD F P Mean±SD F P镇静组 55.22±3.15 1.36 0.08 3.88±2.36 0.63 0.22 7.18±1.68 0.95 0.92镇痛组 53.25±4.23 9.93 0.02 4.02±1.26 8.89 0.04 6.22±2.01 9.22 0.03联合组 52.17±4.55 7.68 0.01 4.20±3.72 9.88 0.01 5.82±1.12 8.68 0.01未用药组 59.43±6.74 2.85±1.46 7.23±0.99

3 讨 论

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2]。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3]。ERAS形成初期多用于麻醉、微创手术操作、围手术期护理方面,随着其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现已应用于外科各领域[4]。

2015年发布的《结直肠癌手术应用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指出术后有效镇痛和早期下床活动是ERAS的核心。而术后疼痛和早期下床活动相互制约,已有研究显示,术后疼痛认识不足及管理不规范已成为制约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因素[5]。

我国疼痛医学研究最早应用于癌痛病房,其起步晚,对于术后疼痛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本研究以我院近年来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术前镇静药物及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比较各组术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长、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的差异。

结果显示,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中,未用药组在各个时段疼痛评分均最高。与未用药组比较:术毕及术后1天,予以术前镇静药物或联用镇静药物疼痛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用镇痛药物对术后1天内疼痛无改善。术后2天、3天和4天,予以镇痛药对疼痛减轻作用显著(P<0.05);而单用术前镇静药物对术后2天后疼痛无改善。分别与术前镇静、术后镇痛相比,联合用药在术后各时段镇痛效果大多优于单独用药。提示术前单独或联合予以镇静药物对术后1天内疼痛改善明显,推荐术前联合使用镇静药物。而予以镇痛药物对术后2天后镇痛效果更佳,考虑此结果也可能与患者术中予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纱条塞肛有关。

比较各组患者术后其他指标,结果显示,镇静组患者手术时间最短(49.00±2.46min)、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2.30±3.12h)最长,考虑术前镇静能部分减少肠道痉挛,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延长肛门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时长、住院时间等指标,镇痛及联合用药组均显著优于未用药组(P<0.05)。显示,有效的术后镇痛能显著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推荐使用于临床。

目前,对于术后疼痛管理的研究众多,但对于术前镇静药物对于术后疼痛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中分析我院近年来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得出术前单独或联合予以镇静药物能缩短手术时间,但部分延长了肛门排气时间,而其对术后1天内疼痛改善明显,推荐应用于临床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患者。但镇静药物对于其他类型手术术后影响尚无定论,需进一步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猜你喜欢

肛周脓肿排气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