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效果分析

2021-01-22刘格兵王秉乐党昕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根尖周炎患牙种植体

刘格兵,郭 莹,王秉乐,党昕宇*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根尖周炎患牙部位的炎症反应造成患者疼痛感强烈,很多患者由于久治不愈不愿意忍受疼痛而放弃保守治疗,要求拔除患牙后种植牙以求根治。以往多选择拔牙后进行抗炎、预防感染等治疗以控制炎症,待患牙部位的炎性反应控制后种植牙以确保安全[1]。但近年来研究证实拔牙同期种植牙更少发生骨吸收,同样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种植,且其治疗效果更明显[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同期种植牙治疗效果,为临床合理确定种植牙的时间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纳入我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的根尖周炎患者50例,患者知情同意入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22-65岁、平均年龄(44.16±12.2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23-65岁、平均年龄(44.05±12.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确诊根尖周炎;②18-65岁,性别不限;③对治疗耐受良好;④知情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牙周严重疾病、牙根长度欠缺;②口腔修复禁忌证;③血液系统疾病;④代谢性紊乱;⑤重要脏器严重病变。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消毒、抗炎等。常规口腔局部麻醉后微创拔牙,拔牙后将患牙牙窝中的病变组织同时清除,将残余组织、肉芽切除,刮处牙周袋内壁,休整牙体周边。完成后生理盐水稀释庆大霉素冲洗。对照组拔牙后择期种植,观察组拔牙后同期种植。种植方法:结合患者个体差异选择相应种植体,植入种植体,种植体顶部低于牙槽顶部1mm,骨粉充填缺损部位,口腔修复膜覆盖,将牙龈基台置入。松懈牙龈瓣,复位牙龈,5-0线缝合。种植完成后给予庆大霉素7d。14d内拆线,观察种植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种植成功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牙齿松动、周围组织红肿、脓肿渗液等。观察治疗6个月后的骨吸收、种植体直径、种植体长度。观察组VAS评分(总分10分,评分越高越疼痛)。观察自我满意评分(自制问卷调查,总分10分,评分越高对种植牙越满意)。观察咀嚼功能恢复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种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种植成功率96.00%(24/25)高于对照组72.00%(18/25),P=0.049<0.05。观察组出现牙齿松动1例、周围组织红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8.00%(2/25);对照组出现牙齿松动2例、周围组织红肿1例、脓肿渗液1例,并发症发生率16.00%(4/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667>0.05。

2.2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骨吸收少于对照组,种植体直径、种植体长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我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语言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25)

表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n=25)

注:aP<0.05。

语言功能恢复时间(d)观察组 0.64±0.30 4.48±0.72 14.36±1.85 1.13±0.34 6.03±1.02 17.36±4.26 22.17±5.49对照组 1.35±0.35a 3.34±0.80a 11.56±1.37a 2.16±0.90a 4.28±1.17a 25.18±5.34a 28.64±6.71a组别 骨吸收(mm) 种植体直径(mm)种植体长度(mm) VAS(分) 自我满意评分(分)咀嚼功能恢复时间(d)

3 讨 论

口腔疾病中常见根尖周炎这一疾病,撞击、感染、牙髓炎等均可引起根尖周炎发病。根尖周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于没有彻底清除根尖牙骨表面的细菌生物膜,当根尖周炎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明显时,此时需要拔除患牙并种植牙。以往多选择拔牙3-6个月后种植牙,但研究证实拔除患牙后牙槽骨吸收而降低骨高度,改变牙槽骨以及冠根等从而让种植牙变得更加困难[3]。

骨结合是种植牙能正常发挥使用功能的前提,拔牙后会出现骨吸收而增加种植牙的难度,因此拔牙后立即种植牙能在牙槽骨还没有被生理性吸收的情况下进行种植,从而确保种植区骨量充足,确保骨结合效果从而提高种植牙存活率。牙周袋的炎症灶同样会影响骨愈合,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冲洗后,尽可能控制了炎症,这也对种植牙有利。拔牙后的牙窝环境、解剖均良好,种植体的存活环境良好,种植后能保持较强的稳定性。这些都为拔牙后同期种植牙的存活率提供了保障[4]。

本次研究探讨了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后同期种植牙的应用价值,从本次研究结果上看来,治疗6个月后,同期种植的种植成功率96.00%明显高于择期种植的72.00%,提示同期种植能明显提高种植成功率,这与同期种植患者更少发生生理性骨吸收有直接关系,经治疗后,患者的骨吸收更少,种植体的长度以及直径均更高,均证实了同期种植的优势。从并发症上看来,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同期种植牙并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这一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从VAS评分以及自我满意评分上看来,同期种植牙后患者的VAS评分[(1.13±0.34)分]低于择期种植患者的[(2.16±0.90)分],患者自我满意评分则更高,提示同期种植牙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种植的满意度,其原因可能在于疼痛是一种身心不愉快的感受,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择期种植患者需要长时间复诊,其语言功能、咀嚼功能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而增强其主观疼痛感,引起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同期种植一次完成,患者更少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减少了主观疼痛感,外加语言功能、咀嚼功能恢复更快,因此患者感到更满意。

综上所述,根尖周炎患者拔牙同期种植牙可提高种植存活率,减少骨吸收,减轻疼痛,促进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患者更满意。

猜你喜欢

根尖周炎患牙种植体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