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积极影响探析

2021-01-22唐群中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5期
关键词:病死率气管通气

唐群中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 100044)

近些年,临床研究发现,对急性重症心力衰患者实施机械通气课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2]。但是有创机械通气适应症的判断标准较为复杂,有部分患者无法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容易延误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本次研究以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气管插管时患者经皮氧饱和度(SPO2) 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 80% ≤SPO2<85%),常规机械通气组(SPO2<80%),每组35例。早期机械通气组中男2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25-84岁,平均年龄为(64.34±12.23)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7-85岁,平均年龄为(65.73±13.02)岁。两组基线资料经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人工气道

采用经口或者是经鼻的方式进行气管插管,经口进行气管插管时间在72h以上,经鼻插管的时间在120h以上,估计患者如果在48h不能够完全脱机拔管,就需要给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

1.2.2 通气模式选择

先选择辅助控制(AC)模式,加以镇静,等到氧合改善,循环逐渐稳定之后就可以改为压力控制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PC-SIMV),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

1.2.3 通气条件设置及调整

根据目标潮气量(VT)8-10 ml/kg对吸气压力(PC)值进行设置,通常每分钟呼吸频率(f)的次数可以达到12-18次,患者吸入纯氧20分钟后,以目标SPO21>95%,所设置的吸入浓度(FiO2)、呼吸末正压(PEEP)的值需要在满足目标的基础上,如果FiO2<40%。PEEP控制在0.49kPa以下;FiO240%-60%,PEEP值(0.49-0.98) kPa; FiO2>60%,PEEP值控制在0.98 kPa以上,以上数据在参考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气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1.2.4 镇静止痈

以吗啡为首选药物,采用静脉注射、连续静脉的方式泵入,同时也可以联合咪唑安定、丙泊酚等药物。镇静程度以SAS评分标准为依据[3-4]。

1.2.5 脱机及拔管

患者意识逐渐好转,血流动力基本稳定, 在PSV模式下,支持压力(PS)为(0.59 ~0.78) kPa,FiO2在40%以下,PEEP值在0.49 kPa以下,血气分析趋于正常。撤机后对患者的病情观察2h,病情稳定之后,患者血气依然无任何变化,可以考虑进行拔管,拔管前10分钟给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5-10 mg,为了避免患者喉头水肿诱发窒息,在拔管的时候需要先将气管、口腔内的痰液。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症状缓解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病死率包括:多脏器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进行观察、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计算此次研究的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检验结果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与常规机械通气组相比,早期机械通气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较短(P>0.05)。

表1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表1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

机械通气时间(h)早期机械通气组 35 3.42±1.13 14.57±3.98常规机械通气组 35 5.71±1.23 30.56±11.32 t 8.111 7.884 P 0.000 0.000分组 例数 症状缓解时间(h)

2.2 两组患者病死率对比

与常规机械通气组相比,早期机械通气组的总病死率显著较低(P>0.05)。

3 讨 论

机械通气应用在急性重症心力衰竭中可以使患者肺泡内压升高,抑制液体渗漏,肺肿程度逐渐减轻,有效改善了患者善氧弥散;机械通气还可以增加患者的气道压力,增强胸腔 内的压力,减少静脉回流,调整患者左心充盈的情况,同时左室前负荷逐渐降低,心功能的曲线向逐渐向心脏做功的方向移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5]。另外,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呼吸做功、降低机体耗氧,有效缓解患者发生过渡的应激反应,利于心力衰竭逐渐好转。在此次研究中,早期机械通气对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来讲,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患者缩短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说明早期实施机械通气可以有效缩短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时间,对患者心功能改善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早期机械通气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常规机械通气,提示早期机械通气可以降低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恶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噪声导致病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综上所述,早期机械通气对于急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有明显效果,能够改善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表2 两组患者病死率对比[n(%)]

猜你喜欢

病死率气管通气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