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性教学在构建小学体育灵动课堂中的应用

2021-01-18关二儒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体育课堂小学教育

关二儒

摘要:在全面推进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能显著增强体育课堂的生动性,促进教学活动优化开展。文章从多样化体育教学入手,基于构建灵动课堂的需求对体育教学实践中多样化教学的组织实施进行了系统的探究,能突出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小学教育;体育课堂

多样化教学的概念是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融入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案,依照当前的实际授课水平,从中选择最为优质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由于该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所以通过对多样化教学形式的使用,可以更好提高课堂的灵动性,让更多学生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

一、小学体育课堂灵动性不足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一)对体育课兴趣不足

体育课参与热情不足表现为大量学生并不了解体育课能够发挥的作用,一些学生出现逃课等行为,或者不注重对于体育课中各类活动的参与,这一问题的存在原因是,一方面体育教师长时间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类型较少的活动,导致学生的教育和活动热情下滑。

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使用同一套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于學习内容的了解兴趣进一步降低,从具体的作用效果上来看,正是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才导致当前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了解水平不能满足新课改的各项要求。

(二)对体育课投入不足

一些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主动参与自由活动,而是只采用小团体的方式聊天,甚至一些学生出现讨论文化课题目的形式,这说明体育课已经失去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形成原因一方面包括教师在课堂的前段时间活动中已经榨干了学生的精力,导致学生后续缺乏参与到其余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能力量[1]。另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吸引水平下降,或者学生对于相关活动的兴趣不足,这种导致学生对这类活动的参与热情下滑,学生未能通过对体育课堂的深度参与以及自发活动的投入提高身体素质。

二、多样性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灵动的方法

(一)分组教学法,突出教学针对性

不同的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存在明显的差异。小学体育教师在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结合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差异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然后结合不同小组的情况引入分组教学活动,对小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体育运动指导,确保小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能形成浓郁的兴趣,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对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进行挖掘,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综合效果,为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强化训练夯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解体育热身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先向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热身运动的要点,使学生掌握热身运动的技巧。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热身运动喜好,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按照不同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与差异化的热身运动训练,如慢跑热身运动、伸展热身运动、热身操运动等,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使小学生保持积极的课堂学习状态,在后期参与体育运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主动发挥个人潜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训练任务,强化体育教学和训练效果。如此,通过应用分组教学法,增强了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合理性,很好地培养了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

(二)合作学习,建设灵动课堂氛围

合作学习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管理運营体系,所以就实际的作用效果上来看,合作学习模式可以通过对学生建成小组的方法,让各个学习小组和教育方法之间有更高的衔接水平,并且组内同学之间互相鼓励,最终让整个授课模式更为灵动。就实际的作用效果上看,教师首先要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核合理建设学习小组,比如某班级学生为30人,教师可以将所有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分为五个等级,其中素质最高的五名学生担任各小组的组长,而其余的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的下降情况配置到从1到5的五个小组内,在小组组长的带动和教师个性化讲解方案的共同作用下,让所有学生对于各类活动的热情提高,并且让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高于接受活动之前。

(三)联系生活,扩宽灵动课堂外延

生活中事实上离不开体育活动,所以对于教师的培养过程来说,可以与现实生活进行高度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这些活动的基础之上,将课堂进行充分的外延,达到提灵动性的效果。这一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对于各类运动起源的讲解,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掘体育活动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现有的体育项目进行分析,能够通过参与这类运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比如某教师的教育方案为向学生讲解篮球的起源史,之后则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这一流程的发展流程完成球体的投掷练习工作。在后续的体育课程中,可以让学生按照已经了解的工作成果参与到身体锻炼过程,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更短时间内拥有运动的练习和学习能力。

(四)开展竞赛互动

学生大多有好胜心,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教师运用竞赛形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运动方面的启迪。竞赛属于团队合作训练,讲究团队之间的对抗,让学生在这样的运动训练中建立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竞赛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学生在竞赛中获得的成就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其进行运动训练也可以起到更多正面的鼓励作用。

竞赛是体育课堂最为常见的训练方式,教师要对比赛规则进行创新设计,以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主动性。如在水平二三四年级快速跑训练中,教师给学生设计了竞赛任务:50m快速跑,学生自由组成四人团队,然后挑战其他团队,如果积累胜绩达到三次,可以获得一定奖励,自由参与其他喜欢的运动。学生听说要自由组建团队,自然是积极响应,很快就形成了团队组织,最后剩下几个学生无法组成四人团队,教师自愿加入其中,组成了师生混合团队。比赛规则:团队比赛时,计算团队成员中最高和最低成绩的平均值,作为小组的比赛成绩。教师开始组织学生开展比赛活动,各个团队都在研究具体对策,设计了多种技战术。等到教师出场比赛时,学生都为老师加油。教师为学生开展了比赛活动,将学生普遍感觉乏味的快速跑训练变成了一项热门运动,赢得更多学生的青睐,这说明教学设计获得了巨大成功。

三、结论

综上所述,多样化教学中包含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规定的培养周期内合理选择具体的授课形式以提供课堂的灵动性。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情境创建、合作学习模式的使用、与生活内容进行联系、对长效追踪系统的建成和落实,在这些方法的共同作用下,能够让学生在加深体育活动了解深度的同时,提高对于各类活动的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白丽丽.科学素养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名师在线,2019(13):51-52.

[2]臧瑞功,韩淑娟.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开展与指导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8):112.

猜你喜欢

多样化教学体育课堂小学教育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