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OC背景下Kahoot!在人体解剖学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

2021-01-18胡卓瑶黄雄峰侯吉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年1期
关键词:解剖学答题测试

胡卓瑶,席 君,黄雄峰,侯吉华,李 青,陈 乔*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 2.南昌市卫生学校,江西 南昌 330006;3.南昌大学 抚州医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形成性评价相对终结性评价而言,是一种动态性、过程性评价,由多个阶段性考核结果构成,贯穿于整个课程始终,在课程改革中起着重要导向与调节作用[1]。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诸多形成性评价环节被设置在线上完成,学习评价速效且便利,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然而,该评价形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从网站复制黏贴答案”“抄袭他人答案”,甚至“让别人代替答题”;还有出现教师多次督促学生仍不愿参与考核的现象。因此,如何设计具有学科特点且形式多样、交互性强、趣味性高的测试模块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人体解剖学为例,围绕一款新型在线互动教学平台Kahoot!进行了相关探索,在形成性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SPOC及其形成性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small-scale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是后慕课时代一种结合了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其基本理念是采用慕课资源及其在线评价等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此模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2]。

SPOC背景下形成性评价主要发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等3个学习阶段,其线上具体形式主要表现为学前测试题、视频学习、学后测试题、线上讨论、学情调查、课后复习题和章节测试等,而线下则主要包括随堂提问、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对于线下形成性评价,教师通常会设计相关问题,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组内讨论、小组汇报、组间评价及教师点评等多个小环节,因其交互性强、课堂气氛活跃而深受同学们欢迎。然而,在SPOC线上环节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面对教师线上发布的各类教学任务,由于线上考核的开放性而缺乏监督机制,学生可能会为“平时分”过于重视答案而不求甚解;2)线上测试多以选择题、判断题为主,形式相对单一,缺乏趣味性与吸引力,经常会出现学生延迟完成任务的现象;3)虽然线上测试较为便利,学生可第一时间知晓自己学习结果,但对于其他人的答题成绩、学习状况反馈缺乏及时统计分析,竞争性的缺乏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2 Kahoot!简介及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概况

Kahoot!是一款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带着游戏的元素引人入胜,能嵌入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活动,创造一种趣味性的课堂互动环节,及时向学生提供一种快捷的评估方式,呈现的数据能启发教师进行深层互动[3]。目前此平台面向大众开放,任何用户只需登录网站https://getkahoot.com 即可免费注册。教师登录后创建1个项目,有4种模式可供选择:Quiz(测验)、Jumble(排序)、Discussion(讨论)和Survey(调查),其中以测验项目最为常用。对于每个测试题,教师可设定一个时限以控制测验速度,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移动电脑等设备进行响应,选项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代表,每道题得分因学生答题正确性与答题速度而异。学生无需注册帐户或下载APP,只要访问Kahoot.it并输入教师提供的PIN代码即可加入,参与者用真实名字或昵称皆可,测试结束后,教师点击保存即可下载并查看答题结果。

Kahoot!目前在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中国也有多名学者将其引入教学实践并获得较好效果。将Kahoot!引入医学临床课程,研究发现它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实用型、创造型、开拓型医学临床人才[4];基于游戏化的Kahoot!教学平台,对《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有提高学生参与性、增强课堂趣味性、课堂反馈及时性等促进作用[5];选择天津医科大学2014级125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Kahoot!网络游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采用问卷调查及质性访谈进行效果评价,78.4%的护生未接触过网络游戏教学,应用网络游戏教学模式辅助护理实践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质量[6];利用在线互动平台来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是可行的,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教学评估反馈简单快捷,能让大学英语学习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能和其他教师共享教学资源[7]。

3 SPOC背景下人体解剖学基于Kahoot!形成性评价可行性分析

首先,Kahoot!的组织形式符合SPOC教学思路。SPOC设计基本思路是将基础知识学习转移至课外,将知识深度学习置于课堂教学,其目的是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独立学习为协作学习,对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可通过搜索Kahoot!内已有课程资源进行自主测试,也可自建任务模块学生之间相互测试,实现自评、互评从而检验自主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学情及时分析,根据学生知识薄弱点设计任务模块,既可学生个人间竞争完成,也可小组间竞争完成,实现独立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融合。人体解剖学为医学生入学后第一门必修课程,从开始就灌输以上教学理念,对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其次,Kahoot!为课程教学创造了有趣的学习空间。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而经典的学科,它研究正常人体形态与结构,其内容繁杂且抽象,专有术语及医学名词较多,大一新生多表现出畏难情绪,普遍反映学习枯燥乏味。面对此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是困扰解剖学教师的难题。Kahoot!游戏化互动平台画面新颖活泼,背景音效欢快,通过教师提供的文字、图像及视频等元素,学生能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从而增强课堂互动效果。而且,学生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答题游戏”并获得学习排名,其互动性、趣味性及竞争性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并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形成性评价中来,从而促进其顺利完成。

最后,Kahoot!的评价形式与解剖学课程特点相适应。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其教材中图片数量大、名词标注多,传统考核方式题型设计单一,且多以文字描述为主,不利于形态结构类知识内容的检测。Kahoot!能提供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表格等多种信息元素,因此解剖学大量器官图片、解剖视频可被用作测试素材,如(图1)。而且,Kahoot!评价模式丰富,测验模式(quiz)主要用于导入新课和复习旧课;排序模式(jumble)通过项目排序有利于知识内容的掌握;讨论模式(discussion)可用于课程案例的讨论交流;调查模式(survey)可用于对教学建议与意见的收集,实现教学相长。

Kahoot!创建的学习空间可以将本来枯燥无味的解剖学课堂转变为兴趣课堂,它所提供的评价模式与SPOC基本理念相一致,同时十分符合解剖学课程特点,所以在SPOC背景下基于Kahoot!开展人体解剖学形成性评价是可行的。

4 SPOC背景下Kahoot!嵌入人体解剖学形成性评价的应用与建议

基于SPOC具体教学组织形式以及Kahoot!的技术特性,本教学团队重新设计了人体解剖学形成性评价方式,具体如下:课前阶段,学生在完成视频资源学习及对应章节的作业前,教师通过Kahoot!设计、录入问题与答案,发布上次课内容测试题进行复习,让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也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建测试内容,组内开展互相测评,从而达到资源共享。课中阶段,教师发布随机测试及时检测学生对于新课的学习情况,也可发布临床案例供学生讨论交流,根据反馈的知识点掌握情况,教师可及时进行纠错、讲解,并调整教学策略。课后阶段,教师通过Kahoot!发布这次课的测试题,帮助学生巩固当堂课所学知识;通过发布调查,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情况,教师可进行针对性指导。

图1 Kahoot!测试模块习题设计页面——以十二指肠为例Fig 1 Kahoot! test module exercise design page—taking the duodenum as an example

相比传统形成性评价,线上、线下对Kahoot!不同模式的混合运用,使形成性评价更具多样性、竞争性、交互性、真实性及有效性。首先,它构建了人体解剖学新的课堂形式和学习环境,实现了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动态学习分析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基本都能参与并完成考核,教师多次督促学生仍不愿参与考核的现象已不再存在。其次,该形成性评价形式鼓励合作与竞争,强调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同时也促进了个性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最后,Kahoot!面对面实时互动性要求每个学生以实名制参与进来,并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本人电脑或手机移动终端等独立完成答题,这样就避免了替考、复制答案等“舞弊”行为的发生,教师在学生答题完毕后可立即通过平台查看或下载学习报告,该报告既可反映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反映某个知识点掌握情况,从而保证了形成性评价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学团队也总结了几点经验教训:1) Kahoot!平台支持多种语言,兼容性强,但对于初次使用者而言具体操作还是犯难,教师可以将设计、制作、使用等流程及使用时教师端与学生端的页面状态制作成说明书,或者拍摄成小视频,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参与和使用。2)对于新的测试形式,为避免学生的陌生感,教师可先设计一些非解剖学的习题,比如简单的数学题、生活常识、历史地理等,让学生能迅速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来,体验测试的快乐。3)解剖学图片或视频内容等元素需要具备一定的清晰度,教师可应用一些图片处理软件和视频剪辑工具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4)结合各章节特点,教师可适当增加拖拽排序模块设计的数量,如胃壁各层从内向外依次为?十二指肠从上而下分为哪四部?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诸多高科技都具备了大数据整理分析、学习轨迹监测及资源与评价分享,而Kahoot!作为高科技的代表,不仅具有以上功能,而且还兼有趣味性、多样性和交互性,在结合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运用,它势必将成为教学和激励学生学习的得力工具。

猜你喜欢

解剖学答题测试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幽默大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