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深度学习”构建魅力小学音乐课堂

2021-01-18邱宇岚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

邱宇岚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帮助学生整合与提炼课堂的知识点,从感性的学习升华到对知识点的掌握;结合“视觉、听觉、动觉”,打动学生内心,活跃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并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特点等,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与自身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深度互动;深度交流;深情交融

一、师与生的深度互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活动与体验”是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也是深度学习的运行机制。“活动”指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而非生理活动或是受他人支配的活动;“体验”指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内心体验。活动与体验相伴相生。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音乐活动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活动后真正感同身受、记住新的知识点,并提炼成自己的知识点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记得去年的一堂一年级音乐课,课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音符“123(do、re、mi)”。我在导入环节时,出示了1(do)、2(re)、3(mi)的音符卡片,還没等我抛出问题,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喊出:123!(阿拉伯数字)此刻的我略显着急,心想:阿拉伯数字的概念早已在他们的脑海里刻下烙印,根深蒂固,在音乐课堂如何让“123”变成会唱歌的“do、re、mi”?我想,只有通过听讲、实验、探索等方式,才能让学生更新原有的观点,并提炼成自己的知识点。在后来的课堂中,我说道:“今天,1、2、3这三个好朋友想改变一下你们对他们以往的认识,宣誓一下在音乐课堂的‘主权。他们的名字在音乐王国中不叫1、2、3,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吗?”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大声地说道:“想!”首先,我在钢琴上依次弹奏出do、re、mi的音高,并用LA进行模唱,让学生体验音高的位置。模唱后,我进行了提问:“老师弹奏的音高有什么规律呢?”A同学反应很快并举手回答:“是从低到高的。”我立马表扬道:“答对啦,你的小耳朵太灵敏啦!那么,我们再次聆听,并帮助我连一连,黑板上的1、2、3,对应哪些小音符呢?”听完,B同学已经高高举手,回答道:“因为是从低到高的顺序,所以对应的是do、re、mi。”我们连忙给他掌声鼓励。之后,我在模唱过程中加入了“你高我矮”的小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在弹奏小音符do时,你要蹲得矮矮的;弹奏re时,你要站得直直的;弹奏最高音mi时,你要踮起小脚尖,变得高高的。同学们在音乐游戏的活动中,边模唱边律动,边玩边学,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三个音的听辨能力,我还出示了简单的旋律,每一个音符对应一个小组,小组之间必须紧密连续地配合,才会使得旋律优美流畅。同学们饶有兴致并顺利地完成了本次的音乐活动。

在本课中,新引入了知识点“do、re、mi”,它们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上的“1、2、3”,而是音符的名称,是不可言说、不可分析、不具象化的乐理基础符号。这是需要学生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的。这样的亲身体验与经历,不仅能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点,而且能让他们提炼成自己的知识点。

二、心与心的深度交流,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

笔者认为,深度学习的“深”,超越了生理学、心理学的概念,而达至了社会历史实践的深度。深度学习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与人的理性、情感、价值观密切相连。深度学习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历史进程的人。在音乐课堂中,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具有魅力的刺激,能使学生产生愉快感。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成功感,因为成功感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足,对枯燥的音乐知识和单调的技能训练没有兴趣,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让学生继续听音乐,使学生处于“不情愿”的被动阶段,久而久之,学生便丧失了对音乐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音乐的逆反心理。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有趣味性和灵动性,如讲故事、讨论、观看视频或表演等形式,都能增添课堂的气氛和活力。记得在教授一年级《小树叶》这首歌曲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课件观看小树叶的生长过程, 它从生根、发芽、叶片生长、衰老……经历了一个轮回。同学们看完后不禁伤心起来,我立马安慰道:“小树叶的离开其实是为了迎接新的生命,树妈妈还是会继续疼爱它们的。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范唱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带来的不同情绪吧。”听后,同学们很快地说出了歌曲的两种情绪——“忧伤与快乐”,正如视频中小树的枝繁叶茂与枝叶凋零后截然不同的对比。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积极参与老师的律动表演,从声音、动作、速度、情感各方面唱出了第一段歌词表现的飘零的小树叶离开树妈妈时短暂的恐惧和不舍。唱第二段歌词时,学生用乐观的情绪表现小树叶对春天到来后能够重新装扮树妈妈的期盼和欣喜。这样,教师用音乐作品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内心产生一种表现欲望。这种欲望使学生“手舞足蹈”,表达出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久而久之,学生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音乐个性和风格。

因此, 教师在让小学生学唱歌曲时,需要将视觉、听觉、触觉等相结合来理解和感受音乐, 借助抒情优美的旋律, 配以各种肢体语言,表现出乐曲所蕴含的情感。这样不但能从形式上优化课堂结构、渲染课堂气氛,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感悟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琴与情的深情交融,推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在深度学习中,教学是理智与情感共存的,是鲜活的、有温度的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全部的思想和精神去感受和体验学习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愉悦性、创造性。

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层和心理特点制订教学方案,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教授《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学生年龄小,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于是,我便启发学生:“有没有同学坐过火车?心情如何呢?”部分学生激动地举着小手,忍不住和大家分享心中的喜悦。A说道:“我去过上海。我很喜欢坐火车。我坐火车时心情十分激动,很想知道火车有多长。”B说:“我也坐过火车,火车启动时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很响。我特别开心,路上的风景好美丽……”我说:“同学们好热情,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 “北京!”“上海!”“南京!”“好!咱们先到上海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像是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绚丽的色彩。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始终本着“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理念,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学习水平等的基础上,营造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愉快地交流与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美、表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娟.如何打造学生喜欢的音乐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
从合坐走向合学:浅议新学习模式的构建
面向大数据远程开放实验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自动智能分类器的图书馆乱架图书检测
搭建深度学习的三级阶梯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利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大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