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 ?”变“!”,我有招

2021-01-17叶林夏思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叶永烈问号事例

叶林 夏思

有时候,我真希望家长、老师或同学能够认同我的观点和主张,可是我经常没法说服他们,太苦恼了。

别着急,我有办法让别人更认同你的观点。一起来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看看叶永烈爷爷是如何巧妙地说服读者的。

对“可可豆”来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种全新类型的文章——议论文。叶永烈爷爷先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全文,强调观点。

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强调观点

提出观点

叶永烈爷爷直接将自己的观点作为标题,他一开始就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并谈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论证观点

为了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叶永烈爷爷选择了三位科学家的事例。

事例一:波义耳与石蕊试纸

波义耳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花圃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了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事例二: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无独有偶。20 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他将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从海岸线的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病愈之后,魏格纳开始认真地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他注意到,一位名叫米歇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在美国东海岸有一种蚯蚓,欧洲西海岸的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魏格纳认为,这种蚯蚓的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否则,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1915 年,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在地质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事例三:阿瑟林斯基与睡眠理论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聪明的“可可豆”,你发现了吗?以上三个事例都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写的:科学家先从生活中观察到现象,再针对现象不断发问,然后通过实验不断探究,最终解开疑问,与真理相遇。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的诞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可是叶永烈爷爷为什么要写三个事例呢?写一个,或者两个不行吗?

孤证不立

如果只写一个科学家的事例,可能这只是一次偶然,不太可信。

无独有偶

如果写两个事例,可信度增加了一些,但还是难以令人信服。

举一反三

三个事例中的科学家都是通过问号找到真理的,这似乎是一种必然,可信度大大增加。

细心的你是否发现了,这三个事例分别来自化学、地理学、心理学三个领域?不同学科领域的科学家都是通过问号找到了真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更令人信服了。

总结观点

讲完三个事例,叶永列爷爷觉得还不够,又进行了总结,强调并升华了自己的观点。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小试牛刀,我会论证

梦想点亮人生

梦想点亮人生,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真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梦想是指路明灯,没有梦想就没有固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梦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催人奋发的前进动力,它能点亮我们的人生。

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同学们都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课时,他却锲而不舍地向老师追问“风到底是从哪儿来的”之类的问题。当学校老师把爱迪生当作“低能儿”劝退后,爱迪生在妈妈的支持下,坚持梦想。他不断地钻研,不停地做实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等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变化的东西,一生发明达两千多项。

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自从1978 年入选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集训后,就有着夺冠的梦想。在教练袁伟民的带领下,郎平和所有的女排队员一起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夜以继日地训练,从不喊苦喊累,实现了中国女排的“五连冠”。2013 年,郎平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練。

伤病在身的她,怀抱夺冠梦,带领队员们刻苦训练,摘得了2014 年世锦赛亚军、2015 年世界杯冠军、2016 年里约奥运会冠军。2019 年,她率领中国女排以11 场全胜的战绩夺取女排世界杯冠军。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成为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后,梦想更加坚定了,她说:“我不想只是做一个大家都认识的、都叫得出名字的人,而是要做一个有价值的主持人,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支撑我一路走来的力量。”正是坚持着这样的梦想,董卿兢兢业业,不断提升自我,主持的每一档节目都深受观众的喜爱。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就要树立远大梦想,让梦想点亮我们的人生,谱写人生的辉煌。

原来如此,这篇文章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证明“梦想点亮人生”这个观点的。

课余时间我特别爱玩,但爸爸妈妈总是批评我不务正业,太贪玩。真是太委屈了,我觉得“玩也能玩出名堂”,我该怎么说服爸爸妈妈同意我的观点呢?

热心的“可可豆”,希望你能帮帮安奇奇,用上今天所学,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观点。赶紧动笔试试,并把它寄给我们,你的论证过程将有机会在“可可豆部落”中展示出来哟。

猜你喜欢

叶永烈问号事例
问号君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叶永烈:食品科普创作的一面旗
那个为我们回答“为什么”的人走了 缅怀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问号和叹号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问号处的数
难缠的“小问号”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