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你瞧:视线之外的自然博物馆

2021-01-17江泓

课堂内外(小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讲解员展品藏品

江泓

在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标本,收获许多自然知识,那“可可豆”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视线之外,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在做些什么呢?那些珍贵的藏品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刚刚被发现的小cool 龙化石,一起探访自然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吧。

博物馆的七大功能

在我们的印象里,包括自然博物馆在内的各类博物馆就是展示藏品和普及知识的地方。其实,博物馆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分别是征集、保存、修护、研究、展览、教育和娱乐。其中有一些是我们能接触到的,更多的却是我们比较陌生的。

1. 征集

简单来说,就是将散落民间的、有价值的文物和自然标本征集进博物馆,然后收藏和保护起来。

第一站 科学研究部

一件重要的、有研究价值的化石,会首先来到科学研究部。

科学研究部是自然博物馆中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部门,仅仅是工作人员的学历就不得了——清一色的硕士、博士,甚至还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和教授。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然博物馆除了保存和展出藏品,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进行科学研究。一座自然博物馆如果没有科学研究能力,是会被其他自然博物馆瞧不起的。像北京自然博物馆这种有历史、有底蕴的博物馆,研究能力可是相当强的。近几年公布的不少重要发现,都与它有关——2012 年,古生物学家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的一具小盗龙化石中成功识别出黑素体,进而还原了这种生存于距今1.2 亿年前的恐龙真正的颜色。研究成果公布之后震惊了世界!

2018 年,北京自然博物馆命名了黄昏翼龙。这种翼龙不仅长着不同于其他翼龙的圆嘴巴,后肢的爪子还能够对握,这在翼龙家族中可是第一次被发现!

除了研究古生物的化石,自然博物馆也积极投入到现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当中去,比如上海自然博物馆就一直致力于保护本土野生动物,参与了将獐重新引入上海的项目。

一些优秀的自然博物馆的科学研究能力,不亚于专业的科研机构。是不是顿时觉得自然博物馆好厉害?

2. 保存

许多文物和自然标本都需要在特殊条件下保存。博物馆里会有专门的空间用来珍藏和保护它们。

第二站 标本部

经过科学研究部的专家研究之后,我们的小cool 龙化石就要来到标本部啦!它将在这里得到妥善的安置。

标本部,管理着整个自然博物馆里所有的标本,大到恐龙化石,小到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微生物标本。标本部要管理的标本远比我们在自然博物馆里看到的多得多,因为绝大部分标本都是收藏在库房里的,真正摆放在展厅中的只是其中的九牛一毛。就拿北京自然博物馆来说吧,整个博物馆收藏的标本超过30 万件,但是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要管理这么多标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然后要全部记录存档,最后就是小心地收藏。

很多藏品对温度、湿度和光线等储藏条件有苛刻的要求,标本部就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专门储藏;对于特别珍贵、价值连城的藏品,标本部还要考虑防盗措施。

标本部的工作人员要经常检查库房中的标本,一是要看看有没有出现损坏、丢失等问题,二是要对一些标本进行定期养护和维修。许多工作人员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发明创造了不少好方法来保护和修复标本。

除了储藏和保养标本,当有展览或者科研需求的时候,标本部还要与其他部门协调,办理标本出库和入库的手续。标本是自然博物馆的核心资源,而标本部就是这些资源的管理者。

3. 修护

很多展品,例如文物或化石,一开始并不是完好无损的,它们能够被完整地展出,是因为博物馆里的修护人员有一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

第三站 展览策划部

我们的小cool 龙化石老是躺在库房里可不是好事儿,總得和大家见见面呀!这个时候,就需要展览策划部出手了。

展览策划部是一个与访客联系非常紧密的部门,它决定了一座自然博物馆呈现给访客的样子。

走进展厅,玻璃展柜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藏品,这些藏品从展示的数量、摆放的位置,到介绍来历的文字展板,都是由展览策划部构思实现的。有时候,展厅中会复原野外的场景,放置逼真的动物模型和珍贵的标本,这些也是展览策划部的工作。就连我们在展厅里的游览路线,也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结果。

包括自然博物馆在内,博物馆的展览一般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基本展览。这是一座博物馆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了博物馆的藏品水准和展出特色。基本展览占据了博物馆展厅的大部分,陈设常年不变,你每次去它都在那里。

第二类是临时展览。这类展览一般都有特定的主题,针对性强。展期大多不会很长,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去晚了就看不到了,因此是博物馆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第三类是巡回展览。这类展览是在各个博物馆轮流设展,将藏品展示给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访客。

无论是基本展览、临时展览,还是巡回展览,都需要展览策划部进行构思、设计和布展,所以展览策划部是自然博物馆里最有创造力和想法的部门。

4. 研究

博物馆里的许多文物和自然标本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甚至能够揭开人文历史或生物进化的千古谜团,因此,研究也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许多博物馆的研究能力不亚于著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

第四站 科普教育部

小cool 龙化石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大家见面了。可是,化石不会说话呀,大家怎么了解它呢?没关系,有科普教育部的叔叔阿姨呢!

科普教育部是与访客接触最多的部门,因为讲解员就归这个部门管理。

优秀的讲解员能让静止的展品活起来,让访客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让参观的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讲解员总是希望珍贵的展品能被更多人欣赏,遇到真正感兴趣的访客,就愿意介绍得更多、更详细些。因此,我们去自然博物馆参观时,可以给讲解员更多积极的回应,说不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如果你觉得科普教育部的叔叔阿姨只负责讲解,就太小看他们啦!除了日常的讲解工作之外,他们其实还肩负着很多任务,比如策划和组织博物馆里线上线下的科普活动,在官方网站和其他平台发布科普文章,或进行科普活动的宣传。他们还会走出博物馆,走进学校和其他机构进行科普宣传和专题讲座呢,你遇见过他们吗?

除了要对馆内的藏品如数家珍,讲解员还要学习最新的专业科普知识,不断精进讲解的方式和技巧。博物馆内会进行讲解员评比,博物馆之间还会组织讲解员的交流和比赛。

可以说,科普教育部就是自然博物馆的门脸,观众评价一座自然博物馆好不好,很多时候是指科普教育部的工作有没有做好。许多自然博物馆的科普教育部都会产生几位明星讲解员,有的甚至还能成为网络红人,变成自然博物馆的一块活招牌。

5. 展览

展览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通过展览,我们能和珍贵的展品近距离接触,收获它们背后的故事或知识。

第五站 其他部门

有了科普教育部,小cool 龙化石算是“家喻户晓”了,但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在一些大型自然博物館里还设有编辑部,就跟咱们的“课小”编辑部一样。这里的编辑们会将自然博物馆和展品的故事撰写成文章发表到杂志上,或是集结成图书出版,让那些暂时无法亲身到自然博物馆里体验的人们也能了解馆里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事儿。

还有一个部门会根据自然博物馆和展品的特色,打造出独特的文创产品,以此来进行宣传推广和科学普及,这个部门就是经营部。不知道我们的小cool 龙化石有没有推出文创产品的机会,哈哈!

此外,保卫科的职责也很重要。保卫科的工作人员是展品安全的守护神,也是游客安全的保卫者。大家在自然博物馆里遇到了安全问题,比如找不到家人了,找他们准没错。

怎么样,“可可豆”们是不是觉得自然博物馆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其中工作是一件既神秘又好玩的事情呢?那大家就好好学习,将来成为自然博物馆的一员吧!

6. 教育

博物馆被称为“学校的第二课堂”,因为博物馆有辅助教育的作用,我们能在博物馆里学到许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有时候还能亲手实践。

7. 娱乐

博物馆是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观众会在闲暇的时候去博物馆参观,并且在参观中获得知识、陶冶心智。

猜你喜欢

讲解员展品藏品
2022两岸赏石文化交流线上展览展品展示第2辑
展品被盗了
博物馆当讲解员
怎样当好讲解员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我当小小讲解员
罗妍妍藏品欣赏
我是小小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