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舍《骆驼祥子》的语言特色研究

2021-01-16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祥子虎妞骆驼祥子

李 丹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长治 400000)

引言

在老舍的长篇小说中,《骆驼祥子》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还具有高度艺术美的语言表达特色。通过使用原汁原味的北京口语,让小说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更加贴近生活,也全面体现了小说充满浓厚地方韵味的特色。在老舍小说的语言描写中,结合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词语和语言艺术表达形式,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在整体的作品表达中,主要以讽刺透露着幽默情调、幽默且不失讽刺意味的表达形式,更好地反映当时的时代和社会发展特征。

一、老舍及《骆驼祥子》简介

老舍出生于北京,本名舒庆春,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戏剧家、小说家,也被称之为中国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在老舍的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与浓厚北京地域色彩有关的作品,其中表达的内容和观点都与他的生活环境、经历有关,通过言简意赅、朴实简洁的小说语言风格,让小说内容更贴近生活,突出时代和社会发展特点,被称为“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世纪30年代,以主人公祥子买车为线索,构建出祥子与骆驼、刘四、虎妞、曹先生等关系结构图,最终创作出早期优秀代表作之一《骆驼祥子》。在叙述祥子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时,以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为背景,体现当时北京底层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全面表达了老舍对当时劳动人民的同情,揭示旧中国发展背后的腐朽,以及对于陈旧腐朽制度的愤怒之情[1]。在小说的叙述中,以“三起三落”为出发点,详细描述了祥子买车的经过。祥子第一次买车时,车子被抢;第二次被孙侦探抢走辛苦攒车的钱;第三次为了给虎妞办丧事,将唯一的二手车卖掉。从多方面和角度详细地描写了当时祥子悲剧的命运以及艰难困苦的生活状态。即使遭遇种种挫折,但是祥子仍然保持重振再起的心,坚持与不公的命运和坚苦的生活做斗争。进而从侧面体现出以祥子为代表的当时北京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敢于追求美好生活和在艰苦生活中顽强拼搏的特征。在故事的最后,祥子得知了小福子不堪屈辱选择自杀的事情。在这时,命运又再一次捉弄了祥子,最终导致祥子精神崩溃,不得不过上平淡和悲凉的生活。通过对祥子的描写,也再一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是对旧中国腐朽落后制度的控诉,以及对当时陈旧不堪社会发展状态的斥责。

二、老舍《骆驼祥子》的主要语言风格

(一)民族风格

这部小说根据北京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北京地区浓厚“京味儿”为背景,呈现出语言表达的民族风格和特征。在表达中,老舍结合北京方言,其中不仅包含口语,还带有特殊民族形式的俗语。通过以北京语音、北方话为基础的语言表达方式,再一次体现小说的特点,最终成为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典范著作之一,强调现代汉语的特点和价值。在《骆驼祥子》的语言描述中,以北京口语“硬棒”“挺脱”这样的形容词为主,表达祥子的身体状况,进而更符合祥子的形象特征,又再一次刻画祥子坚忍的个性,表达了语言的地方特色[2]。为强化小说的语言风格,老舍都是基于自己所熟悉的北京生活,根据当时北京生活的情况,通过北方语言语音的使用特点,叙述和描写生活环境,促进小说内容与当时北京本土风俗和习惯之间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从侧面引出北京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老舍的小说采用长短结合句式表达的方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令读者感受小说中烘托出的老北京的风味。另外,采用大白话的表达方式,也使小说内容简洁又通俗易懂,吸引更多的人来阅读。这些都体现了老舍运用现代白话语言展现语言民族风格、语言民族意识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在语言方面表现出民族风格,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将语言的民族性体现出来。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曹先生被孙侦探跟踪,祥子出手帮助其摆脱孙侦探的跟踪。通过上述内容的表达,也全面将当时北京底层劳动人民善良的品质、乐于助人的品质表现出来。故事情节的叙述中采用大量比喻句的方式,让故事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通过比喻句,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于像祥子这样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重。比如,在小说中将祥子比作坚挺的树木,表达出对祥子的欣赏和赞美之情;将阮明比喻成害病的小瘦猴,表达出对阮明的厌恶、讽刺之意。

(二)时代风格

老舍是在旧中国创作的《骆驼祥子》,小说的创作结合当时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以旧中国的发展情况为出发点,让其成为带有时代色彩的文学产物和时代产物[3]。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骆驼可谓是家家都可以养的动物,并结合以拉黄包车为生存手段的祥子的生活状态,形成祥子和虎妞、祥子和杨宅、曹宅的故事体系。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人对于祥子的车夫职业有着特定的需求。小说中的“车夫”“侦缉队”“女佣”,都是当时旧中国存在的职业,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只要稍微有点儿颜色,就会被人挑到市上去卖掉”这段话中,将小福子比作花草,意思是有点姿色的姑娘都像花草一样,是可以被拿到集市上卖掉的,而且这也正是小说中小福子的命运。旧时期的中国,为补贴家用会卖掉一些贫穷而年轻的姑娘。而且在当时的社会中,爹妈也是可以买卖子女的,这全面展现了旧中国的时代色彩,突出了语言表达的时代风格。在老舍《骆驼祥子》的第二十三章中,这句话也全面展示了当时旧中国的时代发展特征,即“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在当时的旧中国温饱都成问题,更何况死了之后的安葬呢?因为席子便宜,所以死后被卷在席子里,这样的语言表达也充分体现了祥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而且在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这都是时代风格的体现。另外,“纸人”“皮糖”“破庙”等,都是旧中国社会的产物,将独特的时代风格表达出来。

(三)地域风格

在小说中,语言风格也体现在地域性、区域性的方面,加上老舍从小就生活在北京,熟悉北京的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进而能够结合这些区域性特点,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及北京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内容,将其融入到了小说之中。以北京方言为地域风格重要载体的小说呈现方式,也全面突出了语言表达的地域风格特色,小说中大约有600多个儿化词,这些带有北京方言特征的儿化音,也能让读者充分感受小说的地域性语言风格。比如,“耍骨头”“炸了酱”“抠搜”等,这些都是带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北京方言。通过对话和描写的形式,也能突出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的生活环境。在小说中,还出现了很多与北京地区有关的地名。例如,在祥子被抢之后,不知身处何处的时候,结合骆驼生存的条件,分析和探索回家的路线。其中由磨石口—东北拐—金顶山—礼王坟等路线,使祥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为隐蔽自己,不被发现,只能通过顺着山走的方式,从北辛庄—魏家村—南河滩等路线回家,进而摆脱了侦缉队的跟踪。通过对这些地名的描写,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这些路线不仅是在北京真实存在的,而且还同样地适用在现代生活中。在对景物描写的过程中,老舍也多次在小说中提到中山公园、天桥、积水潭等,这些风景不仅是北京地区所独有的,更是北京旅游的经典代表,呈现出北京的地域文化。在小说中地名的使用,也能让小说中的人物显得更加朴素、平实,提升了艺术的感染力。

三、老舍《骆驼祥子》的基本语言特色

(一)生活化语言简单平实

书中的语言非常简洁。为让读者全面了解祥子的一生,作者在文章的末尾通过“体面的、要强的、个人的、伟大的”等词语评价祥子,虽然只有几个词和句子评价祥子,但却将祥子的一生完全地概括了出来,简洁有力的词语和句子,也能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社会中像祥子这样人的惋惜之情,全面表达出对当时病态社会的不满和愤怒。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作者通过简洁的用语,精辟到位地评判人物。同时,也充分揭露了丑恶社会的嘴脸和现状。生活化简单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被反复使用,从而更好地突出语言表达的简单特色,但是又带有强劲的语言力度。在第三节写祥子卖骆驼的故事中,通过“三条大活骆驼,也不能,绝不能,只值三十五大洋”这句话,直白地将祥子的内心矛盾写了出来,并且几句朴实无华的话,也将旧中国社会劳苦人民无奈和痛苦的心理特征呈现出来。即使白话普通、通俗、朴素,但是却并不缺乏深度和力量,这也是老舍白话文小说的魅力所在。在卖骆驼的过程中,祥子虽然缺钱,但却是一个善良的老实人。作者将祥子心里的想法写了出来,又通过几句平淡的语言,恰当地展现了祥子的性格。

(二)人物语言个性鲜明

人物语言的个性鲜明也是语言表达的又一大亮点。在小说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各不相同。同时,小说人物说出的语言也自然各不相同。为提升文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作者结合不同人物性格特点,合理把握其语言,进而让小说中的人物与其性格特点相符,这也全面呈现出作者在语言研究和探索方面的能力[4]。老舍不愧是语言大师,在这篇小说的人物语言上是成功的。在《骆驼祥子》的第四节中,通过对虎妞这个人物语言的个性鲜明表达,也更能衬托出虎妞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这句话是虎妞见到祥子时所说的。作者通过这一句话,就将“虎”姑娘的心态、性格展现了出来,从而充分表达出人物语言的鲜明性,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过来先吃晚饭!毒不死你!”在这一句话中,呈现出这位虎姑娘对于祥子关心和表达的方式都很不一般,通过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语气,衬托出虎妞心疼祥子的心理。这种语言的表现形式,也能让读者感受到小说的乐趣所在,体会到小说的魅力和感染力。在小说中,祥子作为主人公,所说的话并不多。但是,这并不影响小说人物语言的个性鲜明的特征,因为祥子本来就是这样一个人,具有老实、憨厚的性格特点。另外,小说的开始也交代过有关祥子的个性特点,说他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天生的不愿意多说话。在小说写作的过程中,虽然只写了祥子说了十几句话,但这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人物语言的个性与祥子的性格相适应。在分析虎妞所说的话中,不难发现,作者在处理虎妞这个人物的语言的时候,不仅使人物语言符合不同人物的经历、性格,还要根据人物性格、心理的变化情况,让人物在不同时期和地点使用出不同的语言,这样也能让语言表达形式有所不同。

(三)浓郁醇厚的地方意蕴

在小说中使用的词汇,不仅来源于北京的口语,还包含很多与北京地区特色有关的俗语。作者对这些语言进行提炼、加工,让其作品更加富有生活的情趣和韵味,合理地将北京人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宛如欣赏一幅动态的生活画,提升了作品欣赏的价值[5]。在特色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浓郁醇厚的地方意蕴,也再一次将小说中生活的朴素、简单、有趣特征表述出来,让小说到处洋溢着地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在作品中,北京方言口语、俗语的运用可谓是俯拾即是,例如在开篇描写祥子的过程中,通过“结实硬棒”这类词语,说明祥子身体健康、充满力量。如果直接表达祥子身体健康,则缺失地方风味和生活气息,那么也会让小说失去原本的色彩。并且使用了与北京方言有关的词汇,也会让读者在阅读中有一股北京韵味涌上心头。从而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挖掘小说中语言的文化价值。小说中祥子的口粮被叫作“嚼谷”,这种词语都是北方人方言里的说法,通过这样的语言形式精准刻画了人物个性,强化了语言在小说中的地方性,进一步达到了幽默传神的艺术效果,提升了其创作的品质。

结束语

在《骆驼祥子》的语言表达中,生活化语言简单平实是其基本语言特色之一。作者采用简单平实的生活语言,让小说内容明了易懂,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气息,不需要华丽语言的修饰以及大量修饰语的堆砌,也能让小说提升艺术性和影响力,这种带给人朴实和美好的小说作品,也能让人回味无穷。

猜你喜欢

祥子虎妞骆驼祥子
可爱的虎妞
虎仔和虎妞
我家的虎妞
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