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2021-01-16陶宝先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科技大学生

陶宝先

(聊城大学 环境与规划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1]。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科技建设的储备人才,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未来将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2]。大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3]。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把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广大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之中,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载体和渠道[4]。笔者结合在地方高校的实际工作,从学生、教学及管理三个层面分析地方高校地理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学生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乃至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然而,部分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存在功利思想,把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实践作为综合测评、评优评先、保研的筹码,只重视是否拥有参与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名”,不重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如何锻炼、提高自己等实质问题。而且部分学生对待科技创新实践存在“虎头蛇尾”现象,在科技创新实践项目获批后,参与后续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这较难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

(二)在科技创新实践中的定位不准

从科技创新的具体实践来看,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具备利用所学知识在专业领域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具备“设计师(即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和“工程师(即解决问题)”的双重角色。然而,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发现相关科学问题?为何要解决该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实际工作重视不够,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具体的实验等各类实践工作,充当了“科研农民工”的角色,这严重偏离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的初衷,阻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批判思维及团队协作精神

批判思维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学生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发现专业问题的保障。应试教育使学生具备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同时,机械式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贮备容器”。这造成学生善于接受而鲜有质疑,阻碍了学生批判思维的形成。此外,学生重“单兵作战”,轻团队协作,使其科研创新团队较难产生“1+1>2”的协同效应,甚至产生“1+1<2”的拮抗效应。

二、教学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增强

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领路人”和“塑造者”的角色。如何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更好地、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需要在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思考、摸索,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支稳定的、专门从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指导教师队伍。在实际工作中,地方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多,投入到大学业生科技创新实践指导的精力有限,且初涉科技创新的大学生需要在理论、实践等各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这要求指导教师前期投入较大的精力。这一矛盾限制了教师在指导科技创新实践上的精力投入,甚至使部分教师退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指导教师的行列,影响了指导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二)实际教学过程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脱节

首先,以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实际为例,地理学相关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多注重固定知识的讲授,对于相关领域热点或有争议问题的导入不够;教学方式重讲授、轻研讨;考核方式仍以书面闭卷考核为主,缺乏有效的、定量的综合评价模式。灌输式教育使大部分学生仍采取机械式记忆为主的学习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其次,课程设置中实验实践课比例偏低,且多为认知性实验及实践课程,实验实践课的学习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明显脱节。如地理类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仅有《自然地理学实验》及《环境生态学实验》,且开设的实验项目均为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仪器使用、操作步骤的熟练程度,未开设任何综合性或探究性的实验项目,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利的。

再次,教学时间与科技创新实践不协调。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开设的理论课程较多,使学生难有足够的时间用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且各类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的申请及获批主要集中在二年级下学期,而三年级下学期该专业学生需进行校外教育实习,四年级即面临项目结题,使学生仅有不足一年的时间用于科技创新实践,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实践项目的执行效率及成果产出。

(三)校内与校外指导教师的结合不够紧密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能力。而行业内的校外指导教师,如中学地理教师、在环保或地理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更清楚目前行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将这些问题作为科技创新的题目,对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合理衔接学校教学与行业实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指导教师多以校内尤其是本学院教师为主,缺乏校外、行业内指导教师的参与,校企、校地结合不够紧密,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尚未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团队自我培育机制

以自然地理学、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为例,指导教师每指导一个团队,均需在项目实施前花费较多精力培训学生的实验、实践操作能力。从长期看,这种重复性、低层次的培训工作耗费了指导教师较多精力,降低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如何形成良好的大学生团队自我培育机制,实现不同批次创新团队的工作衔接、提高培养效率,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管理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思想教育工作介入不够

思想教育对于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行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凝聚大学生科技创新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关于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承担何种角色,起到何种作用,目前仍存争议。前期研究发现,部分教育者认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课外的事情,是教务处等部门的工作,具体活动由辅导员组织,与其他部门无关[6]。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主要由指导教师、创新创业管理部门来承担,团委等思想教育工作部门及其管理人员并未介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学生思想观念的纠偏”“典型事例的宣传引导”“科技社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辅助支撑”等各环节中,思想教育工作者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科技平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高校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除承担各种科研任务,已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基地[7]。高校的科研平台与普通的实验室相比,在硬件与资金配置、科研人员配备及实验室文化熏陶等方面均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8]。目前,各类科研平台主要服务于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及研究生,大学生较难进入各类平台从事科技创新研究,即使能够参与平台的科研工作,往往也是一些层次较低的科研工作,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实质性的锻炼与提高。如何提高各类科研平台及重点实验室对大学生的开放程度,如何提高大学生参与各类平台科研工作的层次深度,是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问题。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成果产出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目前院校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数量较多,但仅有少数学生以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基础,参加相关学科竞赛或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其中学术论文或专利申请第一完成人多为指导教师,而学生作为第一完成人或独立发表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则较为稀少,创新创业项目数量与成果产出效率脱节严重。如何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效率及质量,已成为制约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问题。

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将思想教育融入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

将思想教育融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中,主要是发挥思想教育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思想保证和文化环境[9]。首先,应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针对大一学生思想活跃、勇于尝试的特点,应对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的学生进行鼓励及引导,尤其注重对大学生存在的“功利性思想”“三分钟热度现象”“定位不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问题重点纠偏,使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即树立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正确认识。针对大二、大三、大四正在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要加大对往届优秀典型的宣传力度,激励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地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并鼓励学生利用获取的相关成果、技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产出的层次。

其次,建立地理学各专业的相关社团,如天文、气象与气候、生态环境、“3S”、人文规划等,并加强对专业社团的扶持、引导,鼓励大一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积极参与各种专业社团,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的“种子选手”。再次,指导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及指导科技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也应融入思想教育。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任课教师相处时间长,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任课教师从专业角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二)依托现有科研平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效率

目前科研平台的运行主要针对科研项目,而大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实质性参与程度并不高,应优化各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提高对大学生的开放程度。首先,通过制度与资金保障,使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能真正参与到各类科研平台的研究工作中来,融入平台的科研小组中,通过参与平台的科研项目,真正锻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如设立专门的基金资助进入科研平台的大学生团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灵活的开放制度,使大学生利用周末、假期、课余等空闲时间,灵活地参与平台的科研活动。其次,通过参与平台的科研工作,加强科研平台团队中各位导师对大学生的集体指导,保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通过实验室特有文化氛围的熏陶,也有利于大学生更快地融入科研工作。再次,加强平台研究生对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在大学生独立开展实验前,选派研究生对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方面“一对一”帮扶,使其尽快适应平台的科研工作,这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团队自我培育机制的形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校地、校企合作

加强师生与中学地理教师、各类地理信息企业的研发人员、生态环境保护及人文规划等相关领域的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与合作,明确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对高校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也能将行业的实际需求与急待解决的问题及时传达给师生,为其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更切合实际的选题和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这既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实现校企、校地合作的良性循环。

(四)建立“专业社团—项目—高水平成果”逐级递进的培养模式

首先,各类专业社团是大学业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其任务有二:一是负责筛选对科技创新活动有兴趣的“种子学生”;二是通过专业社团组织各类社会调研活动,提高大学生对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认知程度,有助于筛选有意义的行业实际问题,为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积累“素材”。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社团活动过程中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使学生摆正态度,杜绝“摆拍”等形式主义,真正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对专业研究的兴趣爱好。其次,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环节,在专业社团对“种子学生”初步筛选的基础上,使优秀学生开始从事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锻炼实践及创新能力。最后,“高水平成果”是培养模式的高级目标,也是在从事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优中选优”。以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基础,择优参加校、省、国家举办的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层次。该环节需要建立稳定的、专业导师团队进行全程指导。如地理科学专业建立地理教学竞赛的指导团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立全国GIS类大赛的指导团队等。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科技大学生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科技助我来看云
大学生之歌
科技在线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