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师德培育的新思考
——基于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的探赜

2021-01-16张昊雷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颜回子路师德

张昊雷 程 呈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我国的教育工作和教师师德培养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教育发展和师德培养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提高师德师风作为办好教育的首要任务,希望把教师培育成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引路人”。这不仅仅是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这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所以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和传统师德观结合起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继承和抽象继承传统的师德观,把传统的师德观中所含蕴的具有恒常价值的内核抽取出来进行继承,并使之和当前社会的具体需求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这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时期培育教师良好道德品质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传统师德观的双重继承和综合创新是培养教师师德的科学方法,它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道德规范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

一、问题的缘起

目前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师德缺失的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打听学生的家庭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逢迎家庭背景深厚的学生,歧视来自于弱势家庭的学生;有的教师重点关照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忽视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有的教师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向学生家长索要好处,学生家长配合则优待其子女,不配合则通过各种手段打击其子女;有的教师把重点内容留到补习班授课过程中才讲;有的教师威逼利诱学生,和异性学生乱搞男女关系;有的教师辱骂,甚至是暴力体罚学生;有的教师忙于在社会上挣外快,不认真教学。这些教师酿果自尝,自身受到了相应的惩罚。同时,也导致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首先,是师生群体的对立。因为不称职教师的出现导致教师形象受到破坏,学生对教师群体不再敬畏。因为家人给教师送礼而受到教师重视的那部分学生对教师并不心存感激,甚至对教师有些不屑。那些不被教师重视的学生则对教师心生不满。那些被教师侮辱、体罚的学生和曾遭受过教师猥亵的学生不仅在内心留下阴影,而且对教师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怨恨。总之,很多教师为了经济上的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好处,不惜背离师德,结果导致师生矛盾频发,师生关系走向不和谐,甚至经常出现学生杀死老师的恶性案件。其次,引起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对立。学生家长认为教师不负责任,即使给教师物质上的好处,内心也十分不甘,对教师有颇多怨言。而且给教师物质好处之后,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有所增加,一旦教师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则会与教师发生冲突。那些没有给教师好处的家长则会带着有色眼镜看自己孩子的老师,把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视为(因为没有给老师送礼)老师故意找自己家孩子的麻烦。学生家长对教师不满,这种感情又会引起教师对学生家长的敌对情绪,这样就使二者关系陷入一个永不停止的恶性循环之中。再次,因为教师师德的缺失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畸形,这些学生进入社会后就转变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甚至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上述问题都要求人们尽快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师德观结合起来并培育出新时代的师德师风,保留中华传统师德理论中的精华,然后用抽象继承法抽取这些精华中的具有恒常价值的合理内核,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具体要求,对这些合理内核进行创新性发展。

二、双重继承传统文化中以生为师和关爱学生等理论精粹以培养尊生爱生之德

现在的一些教师在语言上嘲讽学生,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怂恿别的学生孤立自己看不顺眼的个别学生,其实质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因而要发掘传统师德理论中的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精神,以培养尊生爱生之德。

(一)通过语气和婉和多鼓励少批评等方式保护学生人格尊严

语言上的关爱指的是教师在和学生交谈中,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能过于严厉,对学生不能使用盛气凌人的语气。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在和孔子讨论如何治理政事时发生了争执,孔子说一定要通过“正名”来治理卫国的政事,子路生气地说“有是哉,子之迂也!”(《论语·子路》)对于他的愤怒和侮辱,孔子只是平淡地说子路“野哉”,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批评和回击子路。然后孔子又耐心地给子路讲为什么要“正名”。还有一次,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被迫去会见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因为南子深得卫灵公的宠爱,在卫国有很强的权势。子路却对自己老师去见南子这件事很讨厌。孔子解释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面对自己学生的不满和嘲讽,孔子并没有动用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威打压,而是耐心解释,甚至无奈地通过发誓的方式来求得学生谅解。“有如时雨之化者”(《孟子·尽心上》)是仁人君子教育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像自然界为了促进草木更好地生长而把适宜的风雨给予它们那样,教师也要通过和婉的语气构建学生所需的春风化雨般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劈头盖脸的疾风骤雨。教师在与学生交谈时,应该坚持做到“其言煦煦,虽与童子语,如恐伤之”[1]这般温柔。孟子也认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孟子说对于一个饿到极限的人来说,一筐饭和一碗汤就能主宰他的生死,吃了这筐饭和这碗汤则能活,不吃则被饿死。如果别人“呼尔”般地给予自己,这个饥饿的人是不会接受这筐饭和这碗汤的;如果别人“蹴尔”般地给予自己,就连乞丐也不屑于看一眼这筐饭和这碗汤。不是他不需要这筐饭和这碗汤,而是他的人格尊严收到了冒犯。如果对学生过于严厉,既打击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也不利于对学生的教化。在孔子的教学过程中,孔子对学生表扬很多但是批评很少。而且孔子在批评学生之后,马上给学生找台阶下。比如说子路喜欢跑到孔子那里弹瑟,孔子就对子路提出了批评。但是意识到这一批评造成了“门人不敬子路”(《论语·先进》)的结果,为了照顾子路的自尊心,他马上又说子路做学问的水平已经挺高了,只是还不太精深,只达到了登堂的水平,没有达到“入室”的程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要偏激地训斥、讥讽学生,要知道我们的一句否定甚至批评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很大的伤害。”[2]

(二)关爱学生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对老师持有一种崇敬感。例如把教师和天、地、君、亲相并列,共同作为顶礼膜拜的对象。又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条告诫家里的孩子要尊敬恩师等。因而,教师也应该关爱自己的学生。“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既是职业的使命,也是自身道德升华的需求,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3]这种关爱除了在生活中的关心、照顾之外,更多的是在学习上的教导。孔子曾用“诲人不倦”来阐释此点,并且终身践行这一原则。孔子对学生尽职尽责的教育,也受到了学生由衷的钦佩。子贡曾自豪地说自己的老师是兼具仁德和智慧的圣人,因为孔子学不曾厌,教不曾倦。“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许衡在元朝官学机构国子学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时,也把全部心思都用在教学之上,就是连吃饭和睡觉也不离开学校。他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全部托付给自己的儿子,而且为了更好地维持教学环境,他还谢绝宾客到校访问。他说如果学校接待宾客会影响学生学习,“外人谤咎,是我一已之事,诸生学业,乃上命也”[4]。孔子和许衡等人乐教爱育的事例为后代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平等对待学生是关爱学生的前提与基础,没有起码的平等就无法谈真正的关心和热爱。”[5]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学生与自己关系的远近亲疏,也无论学生家庭的贫富贵贱,或学生的智愚穷达。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原则,并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孔子的独生子孔鲤和他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有的学生就觉得老师应该会偏爱他的独生子,私下交给孔鲤一些密不外传的知识。有一次,子亢就问孔鲤说你是否从我们老师那里得到过异与其他学生的传授么?孔鲤说自己并没有得到过“异闻”。孔子交给别的学生多少知识,就交给自己儿子多少知识,对自己的独生子并没有偏爱,对于所有学生都是完全一样的。孔鲤又说我们老师像严格要求别的学生一样,对我也是严格要求,并没有格外的照顾。比如严格要求自己要学习“诗”和“礼”等。孔子对自己的独生子没有特殊的关爱和照顾,从《论语》一书中对孔鲤的描述很少就可以证明这点,而且孔子在向贵族推荐学生从政时也没有推荐自己的儿子。

(三)师生相互学习以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授受关系,更不是简单的‘你有我没有’‘你教我学’的关系,而是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过程。”[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学习不是学生单向度地向老师学,而是在师生之间双向度地相互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则教学相长也。”[7]郑玄说通过学习可以发现自己“行之所短”,通过教人则可以找出自己在践行道的方面“所未达”之处。然后返躬自求,刻苦“修业”。孔颖达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知己困”,进而可以“强之”。这就意味着通过“教”能够“长学善也”。同样,通过学习能够“道业成就”,“学”对于“教”而言“益善”。这种教学相长的理论含蕴着教学相互促进的辩证思维精华,不过尚未系统论证教师与学生为何应该相互学习。这个工作是由唐代的韩愈来完成的。韩愈首先论证应该广泛向他人学习,哪怕这个人名望和地位都没有你高,学问没有你好,他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这就为老师向学生学习扫除了理论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壁垒。韩愈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8]然后韩愈进一步解释说,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老师还厉害,所以老师应该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9]孔子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他经常向身边的人学习,其中也包括他的学生。孔子有次高兴的表扬他的学生子夏说:“启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对于颜回,虽然孔子很喜欢他,但是孔子认为他没有办法帮助自己。孔子说:“回也非助我也,与我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因为孔子希望颜回能够对自己有启发,这样自己在教颜回的过程中使自身也能够得到提高,而颜回只是单纯地对孔子的理论“无所不说”。

三、双重继承传统文化中循序渐进和因人施教等理论精粹以培养艺精善教之德

有些教师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之外的活动,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理论的学习中。他们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想丰富自身教学经验,不顾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对于科学教学的渴求。这也是师德缺乏的一个表现。他们死板、落后和僵化的教学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因而,需要提升教师爱教善教的品德,促使教师积极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循序渐进和因人施教等思想精华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师精神境界,同时也让教师获得学生的喜爱。

(一)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

关于读书学习,朱熹认为应该循序渐进,“大抵读书,惟循序渐进为可得之”[10]。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孔子以‘文、行、忠、信’这四项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并配合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1]许衡也主张循序渐进,他的循序渐进理论主要侧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因龄施教,即根据学生的年龄而教授不同的内容。例如许衡在教学生礼仪的过程中,他教年长的学生的内容主要是典礼和朝仪,教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时则不教典礼和朝仪,而是如何揖让和如何跪拜等相对比较简单的礼节。第二方面是因学施教,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教授不同的内容。他说:“随其学之所至而渐进”,“故所至,无贵贱贤不肖皆乐从之,昏明大小皆有所得”[12]。

(二)打破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潜能

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不同的教育规划和教导方法。传统师德理论中关于因人施教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因学生特长、兴趣之异而制宜,为学生制定专属的培养方案。孔子很注重因人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再比如孔子的弟子宰予擅长辞辩,孔子就专门根据他的这一特长而引导他发展外交方面的才能,并经常派遣他出使齐楚等国。孔子的另一弟子颜回以求学问道为志趣,不愿意出仕做官,孔子并不勉强颜回,而是不断鼓励他追求自己的志向,称赞他为“贤哉”。孔子想把颜回培养成一个学术宗师,虽然颜回不幸英年早逝,但是颜回还是因其德才而被后世尊称为“复圣”,跻身于儒家五圣之中。第二方面是结合学生自身的品格,对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孔子在回答弟子们关于孝和仁的问题时,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了不同的答案。孔子的弟子孟懿子向孔子请教说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之为孝行,孔子考虑到孟懿子之父是一个道德很高尚的人,而孟懿子却并不听从其父的意见,因此孔子告诉孟懿子说能够做到“无违”就是孝。正在为孔子驾车的樊迟听到之后问孔子什么叫做“无违”。因为孔子考虑到樊迟理解能力比较低,而且樊迟不像孟懿子那样老是顶撞自己颇有贤德的父亲,不需要侧重强调为何要对父亲做到“无违”。孔子就简单明了地告诉樊迟说严格根据礼的规定为父母养老和送终就可以了。孟懿子的儿子在对待父亲方面比孟懿子做的更加过分,他也问孔子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称为孝行。孔子则说如果使父母不担心自己的行为而只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人就是有孝行的人。同样,有几个学生分别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不同的学生关于仁的答案时也是不相同的。他告诉颜回说“克己复礼”就是仁;告诉仲弓说仁指的是外出时“如见大宾”那样庄重,役使百姓时“如承大祭”般肃穆;告诉“言多而躁”的子牛说仁指的是说话谨慎克制,“心思笃厚”。因此,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称赞孔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才”(《论语集注》)。

四、双重继承传统文化中存疑善思和立诚教人等理论精粹以培养重视品德教化之德

现在的一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完善。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是人格扭曲,思想堕落。他们不仅不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发展中,反而借此危害社会和荼毒同胞。还有一部分学生只会生搬硬套书本知识,而不会活学活用。虽满腹经纶,但缺乏独立思考精神和动手能力,成为咬文嚼字的书呆子。因而需要借鉴传统师德理论中的相关表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诚信宽厚的品格,完善学生人格。这种重视品德教化的精神也是教师师德的一部分。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大胆存疑

“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大胆地尝试,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十分有益的”[13]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使学生打破思维的界限和书本的限制,形成求疑精神,养成独立之人格。“人格的完善对学习成绩有直接的正面影响。”[14]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认为颜回只会被动地接受自己讲授的内容,而不会反问,好像自己讲的全对一样,这就显得颜回很愚笨。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孟子始终是带着反思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典籍。张载也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求疑和解疑的精神,在存有疑问之处却不知道求疑和解疑,这就不是真正的为学。在别人都不怀疑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质疑,这就说明自己的学问更加精进了。通过对义理提出质疑,就能摒除原来的意见,觉解到其新意。朱熹对于读书人找到令自己质疑之处也是充满信心的,他认为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必然会有所收获,也必然能够从书本中或者自己原来的理论中找到“有疑处”。心学大家陆九渊更是充满质疑精神。陆九渊幼年时期就对《论语》中的一些章节产生质疑,及其长又对程颐提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15]。许衡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许衡不贪多求快,而是注重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他主张先通过引证设譬的方式把课本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在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层面上下功夫,然后又引导学生思考本次所学内容对于自己和当前所发生的事件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这就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具体运用所学知识这一层面上下功夫。正如孔子所说,如果一个人把《诗经》读了很多遍,但是不能运用于处理政务和办理外交的实践之中,他读的书就是没用的。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实践,否则就是失败的。

(二)立诚教人以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

追求诚信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是为师之道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讲求诚信,还要培养学生的诚信品格。《周易》中提倡“修辞立其诚”,即通过在外对文教的“修理”和在内对诚实的挺立,就能够得到“功业可居”的美好结局。《礼记》中提倡“讲信修睦”,认为不管是在人际之间还是国际之间,都应该通过“讲信”的途径达到睦邻友好的局面,而教师的责任也在于通过各种事例引导学生养成诚信等高贵的品德。孔子的孙子孔伋在其所著的《中庸》一书中把追求诚视为“人之道”,并且该书还认为“自明诚,谓之教”,也就是说教育能使人从明白事理进一步发展为诚恳。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也以“诚”为立足点来阐发孔子这种思想。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孔子的弟子曾参终身都以诚信为自己的立身准则,哪怕在很小的事情上也丝毫不违背这个原则。曾参有次要求妻子兑现对孩子说过的话,马上去给孩子抓小猪吃。曾参的夫人阻止曾参,告诉他说不要真的去抓小猪,自己只是骗骗儿子而已。曾参对妻子说不能和小孩子这样闹着玩。因为小孩子“非有知也”。然后曾参抓了一只小猪,并给孩子做成了美餐。曾参还把反省自己是否讲诚信作为“三省吾身”的内容之一。就因为曾参做到了立诚修身,他才能够教人以诚。当前一些教师自己就不讲诚信,他们也就无法教导学生讲诚信。所以教师必须首先立诚修身,然后才能以诚教人。

教育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是一个国家走向兴盛的保障。要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我们国家教育的发展。而教师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发展。不仅要关注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升,而且要关注教师师德的提升。我们要不懈地从中华传统优秀师德理论中汲取精神滋养,服务于教师发展这一目标。做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使广大教师成为受学生爱戴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先生”、“筑梦人”、“系扣人”和“引路人”。

猜你喜欢

颜回子路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颜回偷食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
颜回之乐
三八二十三
三八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