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在居住区景观中的运用

2021-01-16王近秋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居民景观

王近秋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大部分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很少应用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从城市发展宏观角度分析,居民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建设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居住区域不仅是城市设计的主体部分,同时,也体现出了自然环境变化,城市发展进程及距离生活状态的变化。居住区的质量提升不仅是对于西方文化设计,而是要引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加强与现代化文化结合,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功能与美感,使得情景交融。

一、居住区景观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化发展的生态理念,对当代人的思想与生活模式造成极大影响,人们开始对于城市的生活功能性与居住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在居住区建设时,有关景观设计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景观设计要更多考虑到居民的生活要素与功能需求,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不仅起到绿化美观的作用,同时应具有更多的实用性功能,提高对于居民的服务性。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将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民俗风情等应用于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区文化内涵[1]。居住区域应加强对居民历史文化的熏陶及宣传,通过运行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模式,深入挖掘文化及提高居民居住环境文化素质,突出居住区域地域性特色。

居住区域内的景观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师根据景观设计的需求与提前位置测量,通过科学性、创造性的思维来完成现代化的景观设计,既满足设计前对城市整体规划要求,同时也体现更多文化内涵。居住区内的景观设计要尊重自然,尊重居民,和谐发展。景观设计尽量在原有的地质地貌基础上进行数据勘测与设计调研,可以因地制宜,从环境,生态与功能性多种角度分析来满足更多景观设计要求。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提前测量土壤酸碱度,以及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中所展示出的不同环境特点,充分利用固定空间来完成小区内景观设计。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除满足绿化要求外,更多是对于居民的功能性服务,景观设计不仅仅可以使用植物建造,也可利用结构划分与物品摆放来规划居民户外活动空间,景观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加强对居民生理与心理的服务,将景观设计不仅变成形式的美,更突出人与自然发展间的和谐[2]。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景观设计过于形式化

部分地区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大多数以绿化功能为主,不会更多地考虑景观设计对于场地功能性的影响,特别是居民对休闲娱乐的空间功能性要求。通常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过于形式化、片面化,更注重的是对外观的设计,而忽略了景观的内涵价值,也更没有传统性文化元素的体现,该种设计风格也过于单调。

2.忽略景观设计的成本预算

城市化的发展加快房地产的发展进程,为完成住宅楼的营销销售,房地产开发商在对居住区进行景观设计时会过于标新立异,通过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成本,设计华而不实的景观内容。虽然居住区内的景观场面过于壮大,但缺乏一定功能性,也造成了大量的生产成本与物业管理费的提升,而这都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不必要的开销浪费。

3.景观设计缺乏合理性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缺乏合理性,景观设计与房屋建筑并没有较好地融合,物品的陈设都是较为突兀。但在现代化的楼宇建设中,过多的是追求居住区的容积率与建筑面积,为增加此方面面积自然就减少了景观设计面积。将原有的水与山进行填埋处理,具有生态性的土地也进行砂石覆盖,彻底改变原有的自然生态,完成对建筑面积的设计后,对于剩余空间在使用人造花草替代,人造花草的景观设计风格千篇一律,丧失了自然环境的活性。但这样的景观设计是打破原有的地貌与生态环境的,导致景观设计与周围地貌具有极大的不协调感,自然也无法体现出景观设计的生态自然美。

三、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在居住区景观中的文化内涵

1.加强居民对于居住区的情感认知

在不同地区文化发展下受环境所影响,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根据居住区所在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决定了设计风格。但目前好多居住小区在景观设计时,更多喜欢采纳国内外小区成熟的景观设计,在应用本地区建设时并没有进行地方性特色整合,或与地域性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3]。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更多考虑中华传统文化与地域性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古典景观设计文化内涵。为居民营造出更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性、精神性景观观赏,提高居民对于小区居住场所的满足感,加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与地域性情感认知。

2.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传统元素是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而这些具有独特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景观的文化设计是,目前新中式景观设计最常用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的引用,来体现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现代化的景观设计提供更多创新灵感。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应用不可生搬硬套,而是要考虑到地域性文化特点,将传统文化元素以抽象或简化的形式作出展现。通过对元素的拆分再组合,形成全新的文化元素,加强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建筑中,满足了居民对于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展现出了传统文化内涵,并给予新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在应用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时,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避免因盲目乱用而造成的文化错解。

四、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功能性运用

1.居住区景观的物品设计

在居住区域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标志物,室外家具等都是重要的,对于景观中的物品设计,可以满足居民对于小区的更多功能性要求,营造区域内更强的场所感。为形成居住区域内的人群休闲场所,可利用雕塑、喷泉等景观来加强对居民的吸引力,并建设石柱、亭榭等具有标志性的物品,满足居民对于休闲场所的功能性要求。在有限范围内的居住区域完成景观设计,加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进,就要加强区域性设计的精致性,而不能考虑过于繁杂的景观,这样会使较为局限的景观设计区域变得更为复杂,混乱。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如在小区内修建小桥、圆灯雕塑及具有观赏价值的假石山等,加强空间内的景观艺术设计感[3]。所添加的物品虽然较为简单、体积较小,但却可以从细节中体现设计师的更多独特设计,充分发挥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特色。为加强景观设计的功能性,要在空间范围内完善公共设施,增添户外家具,建造活动场所。使居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在区域内居住时体会到更多亲切关怀。

桌椅、石凳等户外家具的摆放要选择合适的位置,通过将科学的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制订更为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案。在传统文化中,对于座椅的摆放也是有所讲究的,居住区内的座椅摆放可以选择在道路的凹陷处空间,填补边缘处位置。既满足了居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方便居民的休息停留。在短暂的停留中完成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环节,户外座椅若以环形或半环形的形态进行摆放,还可加强居民彼此间的互动性,打破楼宇对于人际交往间的局限性。座椅的环形摆放可以围绕树进行设计,这样既有景观效果,又可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扩大人际间交往空间。而树木在夏天时可以形成阴凉区域,这样居民在休息时可在炎热的天气中感受到凉爽。在座椅颜色选择上尽量选择较为明快的颜色,若选择过于鲜艳明亮的颜色很容易会造成老年人焦躁的情绪。在材质选择上可以选用木质材料,木质材料的座椅在冬天不会像石质座椅过于冰凉,而且木质材料的座椅在空间内更具有设计感[4]。

2.居住区域内的交往活动空间

根据功能性要求,可以将交往活动空间分为动态活动空间与静态活动空间,动态活动空间对于场地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地域平坦,营造热闹的景观氛围,以满足健身功能为设计,同时加入休息场所,方便居民在运动过后可以得到舒适的休息。在运动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运动场所的划分要远离居住空间,避免打扰居民正常生活。静态活动空间对于空间大小的需求远小于动态活动空间,虽然所需空间面积较小,但要求空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却并不完全封闭,可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要求。对于动态活动空间与静态活动空间的区域性划分,也是符合传统文化理念的,以人为本,满足群众更多生活要求。

3.私密性空间设计

爱德华·T·霍尔在《隐藏的尺度》对于空间交往尺度作出了定义,亲密间的距离是0—0.45m,而最后的公共距离则是大于4.75m。因人们对于私密性空间的更多要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也要加强对场所私密性设计,通过以私密或半私密的形式保持科学的社会距离。

将传统文化应用于景观设计,主要以传统的植物为造景,其中添加微地形与矮墙。将微地形与传统植物相结合完成大体的景观布置,之后再与景观内的园路与亭廊形成半私密空间。在传统的文化理念认知中是不太喜欢大尺度空间的,因此,对于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可以将其一气合成进行分布,化整为零,充分利用居住区域内的空地面积完成小尺度空间的景观设计,加强景观内物品与建筑环境的融合。营造出小区的地区文化特色,同时也为居民提供更为丰富有趣的活动场所。

4.居住区的路线组织设计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景观园林的道路设计大多数选择道路与游廊作为基础,通过对线路的设计,制造八角形,扇形或方形的景观。通过线路使人们有移步换景的园林意境,在行走观赏的过程中,体验到景观内的更多趣味性,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空灵的内涵体现。现代居住区域的景观设计,受到居住空间的范围大小所限,无法为居民呈现出移步换景的景观视觉体验,对于线路的设计与物品的摆放会有较大的空间限制,因此,对此种类型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传统文化中古典园林的线路组织方法,将区域内的景观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空间分布。

在进行居住区路线组织设计时可以采用辐射式,放射式的线路分布模式使线路呈现出放射性形态,加强对于小区内的中心景观设计,以该景观为中心点向外进行线路发射,中心点也是景观设计中的重点设计部分[5]。通过辐射式的分布,可以在景观内形成观赏带,居民可以通过任意路线进入到中心观赏点。串联式也是较长应用的路线组织方式,串联是将小区内的景观设计进行串联,将景观分布以更为自然的形态做出变化连接。在连接时可利用走廊,增加景观连接线的观赏性。圆形或闭合的观赏路线更多是对内向布局景观的应用,以此构成向心性的路线,在路线的周围以不同传统文化特点进行景观设计,从而形成具有文化特性,功能性的居住区景观。

五、结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设计师对居住区域内的景观设计理念也将越来越人性化、特色化。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居住区域的景观整体也彰显出更重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城市规划、公共空间都分布。景观设计作为城市文化及居住环境的主要体现,更要注入居住区设计更多传统文化理念,在设计中巧妙地融入地域性传统文化,将更多文化内涵注入进景观中,让居住区彰显传统文化的艺术美感和气质。因此,在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与应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地域性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下,有关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将会更为和谐统一,通过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功能性服务来体现出文化内容,景观与建筑之间的相互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居民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