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与“意”在中国写意油画创作中的内在精神品格表达

2021-01-16李燕梅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品格文人油画

李燕梅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中国写意油画受传统文人画的深刻影响,其在表现形式方面并不强调刻意地将实物进行艺术化的再现,而是基于眼前的实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讲求“寄情于物”,同时又“超然物外”。这种思想与中华文化精神之中的“天人合一”,以及“物我交融”思想同出一脉。写意油画承袭了西方油画在艺术语言方面的厚重与力量,同时也在艺术境界方面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洒脱和灵动。中国写意油画既讲求“写”,更讲求“意”,“写”为“意”之先,“意”为“写”之魂。两者互依互存,共同筑起中国写意油画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和审美价值。“写”之于“意”而言是基础,是画家内心情感在画布上的宣泄。同时画家也需要不断地“写”来寻求一种“寄情于物”的超然境界。“意”之于“写”而言是灵魂,无“意”之“写”只是一种空虚的艺术表达,只是用油画的方式来画中国画[1]。

一、写意油画的概念

所谓写意,之于绘画而言是相对于工笔而言的,其并不强调用笔之工细,而强调绘画时作者心意和情趣的抒发以及对于所画事物神韵的描绘。写意精神凝聚了中华传统美学与传统哲学的精髓,是文人士大夫最高的艺术追求,这种精神凝结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之中,千百年来薪火相传。对于后世文人画家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油画虽然是外来画,但其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乃至如今的开花结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写意精神的吸收和融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写意油画作为油画艺术本土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其不可避免地在形式上保留着西方油画的特点,如体块、视觉、光影、节奏等,而在内在气韵以及精神品格方面完美的承继了饱含文人情怀的传统美学思想,讲求“天人合一”,在艺术上追求气韵神形的表达。

谈到写意油画就不得不谈一谈其与“意象油画”的区别,两者都追求“意”的表达,但“意象油画”的“意”来自于“象”,而“写意油画”的“意”则来自于“写”。“意象油画”对于“意”的表现形式是抒发和呈现,而“写意油画”对于“意”的表现则是通过传和达来实现。另外,从绘画形式方面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分,“意象油画”归属于抽象画,表达的是一种“象外之象”。而“写意油画”则明显属于具象画,是在具体描绘一种事物时的心意、情感乃至思想的表达。

二、写意油画的中华文化精神品格的表达

1.对于“道”的尊崇

“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写意油画的“意”由“道”衍生而来,是中国文人对于“道”的另一种体悟方式。写意油画所追求的“物我交融”和“超然物外”都是源自于“道法自然”的思想。其并不在意形与体之表现,而是着意于生万物之“道”的体悟和表达。

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万物之源,中国写意油画有着极其浓郁的文人情怀,艺术思想与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文人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历代文人无不致力于追求“道”,而这一思想也深深刻入到了写意油画的艺术精髓之中。

“写”与“意”之内在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道”。“道”既生万物,也存在于万物之中,但却并不是表象之存在,需要去体悟和追求,庄子认为“由技进道”,这本身的关系就与写意油画的“写”与“意”的内在关系是完全一致的。“写”为“意”之先,是“意”的基础。油画家需要从“写”中不断体会和感悟,寻找通往“物我交融”境界的大门,在不断的技艺磨砺之中探索“超然物外”的心境和状态。最终在“写”与“意”真正完美交融的那一刻感受“道”的存在[2]。

2.对于“神”的推崇

写意油画之中的“写”与“意”除了能够在“道”与“技”的层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品格之外,其还在“形”与“神”的角度反映着中华传统艺术思维。中华传统艺术不论是绘画艺术还是诗词艺术,都讲求“意境”的塑造,而这个意境可以认为是存在于艺术家精神世界之中艺术创作的土壤,源于此才有了“情”与“志”,是其给予艺术家创作的源动力。而存在于第一自然,也就是人们能够看到的景物、事物等,都只是艺术家表达其精神世界的“形”。

每次创作中,“神”都贯穿始终,但“神”只能领悟,却无法辨其形状。写意油画如果没有了“神”,其只能是一幅用了中国画方式绘画的西方油画,不仅完全失去了艺术的本真,还会成为一幅贻笑大方之作。写意油画通过“写”来传达画家想要表达的“意”,“神”即为“意”的表象之一,是画家在“写”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象力与所看到的形象完美融合之后再升华凝聚的“形”,此时的“形”并不是画家所观察事物的“本形”,而是已经与“神”融为一体的“意中之神”。

三、写意油画中“写”的精神品格

“写”是写意油画非常重要的基础,是实现“意”的唯一方式和途径。传统绘画领域讲求“书画同源”,视“画”为“写”。这与中华传统艺术“重神不重形”的思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文人独有的情怀和精神境界。“写”之于“画”更加强调情感的融入,也更加追求“物我交融”的境界。以“写”为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现每次着笔时画家内心世界细腻的变化,仿佛笔尖流淌的是情感的乐章。“写”承载着“道”,也承载着画家心中的“意”,以其独有的方式将具备“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状态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

写意油画的“写”所具备的内在精神品格不应该是“描写”,而应该是“抒写”,其每一笔都不仅仅是在描绘事物的形,而是在写意精神的指引之下对事物进行再现。这里所谓的再现并不是简单的画家通过观察之后而进行的直观表现,而是融入了画家情感、体悟、理解的艺术形象的展示。油画较中国传统绘画更加强调节奏、布局、色彩等,这其实也对写意油画的“写”提出了更多要求,当代很多画家的写意油画作品之所以评价不高,其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将“写”理解透彻,所以,才会在更换“写”的道具,以及表现形式之后显得无所适从。

写意油画在“写”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画家自身品味和艺术修养的融入,要达到一种寄情于物而又超然于物外的心境,在“写”的每一笔之中既要表现事物的形,同时也要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窥测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在精神世界这一艺术创作土壤之中对于窥测到的事物本质进行艺术加工,融入自己的心意、情感、理解等,然后在将其以“写”的方式展现出来。可以说写意油画的“写”就是画家个人修养品格,以及精神感悟的表现过程,决不能单纯以技艺呈现的方式来进行理解。

四、写意油画中“意”的精神追求

“意”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于艺术家而言是艺术境界的最高追求,而于观赏者或欣赏者而言是内心情感的交融和共鸣,中国绘画艺术大受传统文化“道”为核心思想的影响,着意于“意”的追求。写意油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重要分支,其对于“意”的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写意油画虽然具备西方油画原有的重体块、视觉、光影、节奏等特点,但其在艺术追求方面却不折不扣地体现着中国绘画艺术对于“天人合一”“超然物外”等思想的无尚崇拜。虽然当代对于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之中的某些唯心主义理论并不是十分认同,但这并不妨碍当代写意油画之于以“道”为核心的中华传统艺术精神的承继和发扬。当代写意油画所追求之“意”仍然具备传统艺术精神之中“心意外化”的特点,只不过并不强调于传统儒家学说之中的“文以载道、画助人伦”的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点,而是以一种具有浓郁自然主义和超功利主义色彩的审美情趣为核心。虽然这与传统文化之中的审美情趣有所背离,但并不妨碍当代写意油画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写意精神的继承[3]。

当代写意油画另一个有着浓郁传统艺术精神的体现就是“出世”与“入世”兼容的人文精神,这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如出一辙。我国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寄情于山水,讲求一种心志的洒脱,追求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但往往这些文人也都是“身居草堂而心系朝堂”的,讲求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当代油画可以说很好地承继了这种“矛盾”的思想。当代油画所求之“意”具备“超然物外”“物我皆忘”的洒脱特点,但同时也具备对于现实生活的批判,以及对于当代人们生活状态的人文关怀。除此以外,当代写意油画在创作过程方面也体现着其尚“意”的特点。一幅油画几乎所有的过程,如用笔、造型、物象取舍、意境营造、氛围渲染、细节描绘等都是以“意”为统领的,也就是说要先有“意”,再有“写”的过程,强调“意在笔先,笔随心动”。

五、当代写意油画“写意”精神的解读及前景

1.当代写意油画写意精神的解读

虽然写意油画的“写”和“意”分别具备完整的精神品格内容,但两者毕竟是一个整体的两个相互依存的不同侧面,没有“写”作为基础,“意”将无从表达,而没有“意”作为核心,“写”的意义将不复存在。当代写意油画所强调的“写意”既有主观主义色彩,也有很浓郁的客观主义色彩,创作过程更加强调与画家在面对自然事物时经过“超然物外”所得到的具有强烈主观主义色彩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从其本质上而言就是客观的,毕竟写意油画具备西方油画写实主义的特点。而其所得的艺术形象又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是画家注入了个人主观情感以及艺术品位的超然形象。另外,当代写意油画的写意精神更加强调心境的平和,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要保持一份沉静,让自己在作品之中的每一笔都能够引领者观赏者去聆听大自然的呼吸,体会时空的流转和生活的美好。要求画家能够在情绪的变化之中寻找一份永恒,以终极人文关怀为导向绽放写意精神的光芒。

当代写意油画的写意精神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强调个人情感宣泄的较为狂放的一种,此类写意油画更具有中国传统文人墨客不羁的洒脱情怀,在艺术追求方面注重境外之境。另外一种则更加注重天人合一的一种和谐精神,在艺术表现上也力求平静、无为。不论是何种形式的当代写意油画形式,其写意精神是高度共通的,都反映着当代油画家对于当下社会的深刻认识和高度反省,这也是中国写意油画所呈现出的非常独特的一面。从其根本上而言,当代写意油画的写意精神深受传统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影响,而另一方面油画在经历百年本土化进程之后,其本身也在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召唤和吸引,也正以一种更为积极的姿态来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剧烈的当代,逐步呈现更具时代特色的写意精神。

2.当代写意油画发展的前景

写意油画的发展前景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问题。油画来自于西方,具备典型的西方文化思想特点,写意思想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极具典型文人情怀色彩的艺术表现方式。写意油画的诞生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必要性,油画艺术要想在中国繁育出更为丰硕的果实,写意油画将会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而对于写意油画发展前景的展望,首先需要对于写意油画的偏重以及主次进行一个明确的界定。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写意油画的核心是写意,油画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其艺术的核心观念是以传统艺术精神为主的写意精神。这就为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前景定下了基调,也正如范迪安先生所说的那样,要从思想层面上去吸收传统艺术的义理,接受传统艺术观念的启迪,结合当代社会的思潮和艺术思想,以油画的方式加以诠释和表达[4]。

因此,当代写意油画应格外注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在坚持原有绘画艺术特点的基础之上,以写意精神为基点,吸纳当下文化交流和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精华,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来面对多元化的世界,并在这种多元化的语境之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让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进程中更多地展示自身魅力[5]。

六、结语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写意油画作为西方油画本土化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其在当代中国油画艺术领域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写意精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也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博大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当代油画家而言,在明确写意油画之于当代油画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要更为深刻地去理解写意油画之中“写”和“意”的精神品格,并以此为基础去实践属于当代油画的写意精神,以更为博大的胸怀去面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卷起的文化思想浪潮,探讨中国写意油画在文化洪流之中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面貌。

猜你喜欢

品格文人油画
一张油画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油画《塬下》
油画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文人吃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