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产妇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01-15吴晓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7期
关键词:孕产妇妇女产妇

吴晓红

(赤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孕产妇随自身孕周不断增加,其体内血液成分也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孕产妇处于妊娠晚期时,孕产妇血液成分也随着达到高峰。处于妊娠晚期的孕产妇,其血液之所以呈高凝状态,是对自身分娩做出的一种保护措施,使产妇在生产过程避免发生大出血,便于胎盘分离,并刺激子宫内膜修复再生,但这种高凝血状态,易增加产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风险,甚至增加了孕产妇早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几率。为充分保障孕产妇的安全与健康,本文在对我院接收的40例产妇与40例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现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接收的40例产妇与40例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将40例接受凝血功能检测的产妇选为观察组,将40例接受凝血功能检测的非妊娠妇女选为对照组。对照组(n=40)妇女,年龄21~35岁,平均(28.3±1.4)岁;观察组(n=40)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9.5±1.3)岁,孕周29~33周,平均(28.7±2.1)周。两组妇女年龄等资料可比性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取两组妇女空腹前臂肘静脉血,将采集到的1.8 mL静脉血置入装有枸櫞酸钠抗凝剂真空管中。随后用离心机分离血浆,将转速与离心时间分别设置为3000转/min与15 min。

使用凝固法检测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使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血酶III(ATIII)、蛋白S(PS)及蛋白C(PC)指标。

1.3 指标观察

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血酶III(ATIII)、蛋白S(PS)及蛋白C(PC)指标检测情况,对比两组妇女差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孕产妇凝血功能指标由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产妇年龄等计量资料用()表示,安排t值检验后,检查结果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记录妇女PT、FIB等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对照组妇女PT(12.6±2.0)s、TT(15.8±2.2)s、APTT(27.7±4.3)s、FIB(2.6±0.7)g/L,相比于观察组产妇,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妇女PT、FIB等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对比表()

表1 两组妇女PT、FIB等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对比表()

分组 PT(s) TT(s) APTT(s) FIB(g/L)对照组 (12.6±2.0) (15.8±2.2) (27.7±4.3) (2.6±0.7)观察组 (9.5±2.4) (12.4±3.2) (24.5±3.3) (3.9±0.8)P<0.05

2.2 对比两组妇女抗凝血系统指标检测结果

对照组妇女抗血酶III(98.7±10.6)%、蛋白S(102.8±21.8)%及蛋白C(103.6±31.9)%,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妇女抗凝血系统指标检测结果对比表()

表2 两组妇女抗凝血系统指标检测结果对比表()

分组 n 抗血酶III(%) 蛋白S(%) 蛋白C(%)对照组 40 (98.7±10.6) (102.8±21.8) (103.6±31.9)观察组 40 (87.9±12.7) (88.7±18.6) (90.6±24.8)P<0.05

3 讨 论

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其凝血功能与抗凝血功能一般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两者是相关制约与平衡的关系。孕产妇在妊娠期间,其凝血功能不断增加,而抗凝血功能则相对减弱,当产妇到了孕晚期时,则可达到高凝状态,虽有利于避免产妇产后发生大出血现象,但由于FIB指标逐渐升高,易因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现象,引发孕产妇死亡情况。血酶原时间(PT)试验是指血浆凝固所花费的时间,是一种用于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的试验手段,可反映血浆中II、V、VII、X凝血因子水平,主要是通过口服抗凝剂来进行监测。凝血酶时间(TT)对患者血液中肝素类抗凝物质存在与否,可进行有效反映。正常血小板一般分为血小板膜、血小板管道系统、血小板颗粒及血小板骨架蛋白等,其在患者生理与病理止血方面存在着重要作用。

凝血指标在凝血这一动态过程中,是判断出血性疾病类型的主要指标。处在复杂手术中发生的大出血、外伤失血等问题,均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重要威胁。患者在术中发生异常出血,并伴随凝血功能障碍问题,如接受库存血大量输注,患者的术中凝血情况则会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对大量失血患者,借助简单、可靠的方法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检查,有助于在短时间内发现患者出现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具体原因给予输血治疗,既能减少因多种凝血检测法而浪费救治时间,又能及时纠正患者的凝血障碍问题,减少患者失血与输血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作为产妇分娩的重大安全事故,产后大出血对产妇具有诸多不利影响[1]。产后大出血情况发生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子宫收缩虽可作为其诱发因素之一,但凝血功能异常也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2]。孕产妇在妊娠过程中,由于体液量与妊月逐渐增加,产妇体内纤溶活性与凝血成分也逐渐激增,是诱发产妇出血与血栓的常见因素。为降低产妇产后发生大出血情况,增加孕产妇产前的凝血功能检测是十分重要的。

由本文检测结果可知,对照组妇女PT(12.6±2.0)s、TT(15.8±2.2)s、APTT(27.7±4.3)s、FIB(2.6±0.7)g/L,相比于观察组产妇,结果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抗血酶III(98.7±10.6)%、蛋白S(102.8±21.8)%及蛋白C(103.6±31.9)%,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孕产妇机体均处于高凝血状态。

综上所述,本文所选孕产妇经凝血功能检测,其凝血功能相比于非妊娠妇女,呈高凝血状态,存在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临床增加孕产妇凝血功能检测,对保障产妇分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孕产妇妇女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当代妇女的工作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流动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