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尔德诗歌中的数字意象解读

2021-01-15晗,罗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王尔德首诗公主

徐 晗,罗 杰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昆明 650500)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英国文坛上的奇才,在诗歌、戏剧、小说、童话以及文艺理论等领域都有所建树。相较戏剧、童话、小说以及文艺理论而言,人们对其诗歌的关注度明显偏低,但不可否认的是,王尔德在诗歌创作方面确实具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在诗歌题材运用方面,王尔德偏爱十四行诗、颂诗、挽诗、民谣等,其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向往爱情和歌颂大自然的诗歌;第二类是缅怀浪漫主义诗人和伟大人物的诗歌;第三类是引用古希腊罗马神话或是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诗歌。作为一名处于19世纪末的诗人,王尔德面对充满动荡、矛盾的现实状况,试图寻找出最能代表时代特色和自身个性的诗歌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因此,王尔德对诗歌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革新,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数字意象的运用。

在西方,运用数字进行文学创作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诗人王尔德眼中,数字并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一种传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结合王尔德的诗歌作品,笔者发现王尔德诗歌中反复出现了二、三、七等几个数字。值得注意的是,王尔德的诗歌中除了出现实质性的数字之外,实际上还出现了隐性的数字。也就是说,在王尔德诗歌中,数字意象其实还隐含在诗歌的结构当中,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因此,本文将对王尔德诗中的数字意象进行分析,解读其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揭示出王尔德诗歌在当下依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一 数字“二”

“二”在所有数字中,其象征性意义是最具矛盾性的,它既象征复合又暗示分裂,既表示融合又暗含矛盾,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除此之外,数字“二”往往容易让人联想到生与死、爱与恨、对与错、悲与喜等概念。因此,数字“二”代表两极对立,象征着二元性。

(一)实质性的数字“二”

“二”是王尔德诗歌中最常见的一个数字意象,其背后的内涵极为丰富和深刻。在《她的声音》这首诗中,“我”立下誓言要让心上人与自己的生命合二为一,并且这份爱在两人心中将永世不变,很明显诗中出现了“两个”、“你与我”等代表数字“二”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态度。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诗的后半部分中,诗人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奈感慨:“你”与“我”所经历的生活实际上只是一场梦境,结局令人悲伤难过,甚至无法自拔,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但唯有一点是值得被记住的,那就是我们之间的爱绝不会流失。“我”意识到原来爱情只是一场梦境,相爱的两个人终究会分开,这世上其实并不存在永恒的爱情,而最好的做法便是互相理解和尊重,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二”这个代表两极对立,象征着二元性的数字,表达了自己理性的爱情观。在王尔德眼中,爱情既可以使人处于和谐、完美的状态,又会使人处于矛盾、悲伤的境地,无论最终的结局是好是坏,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爱情本身的复杂性。在诗中,诗人表达得十分明确,即没有什么需要悔恨。因为当一个人拥有了爱,并且学会了如何去爱,这时他就会给予他人一种理智的爱,这份爱不仅能够使得自己免受伤害,同时也避免了他人受到伤害,这样的爱情是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达到和谐状态的。

在《短歌》这首诗中,王尔德同样使用了数字“二”。此诗一共有四节,第一节诗中诗人描写到:一只金戒指和一只乳鸽,是“我”赠送给“你”的礼物,但一根麻绳将你的爱束缚住,高高的悬挂在树上。开篇点明了主人公“我”经历了一场挫败的爱情,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诗的第二、三节写到:“我”为你建起一座象牙小屋,玫瑰和百合装饰着整个房间,而“我”只能拥有一张狭窄的小床,周围盛开的是毒芹花!“我”为“你”栽下香桃和茉莉,而留给我的却是痛苦和柏树。在爱情面前,“你”住进了象牙小屋,陪伴你的是玫瑰、茉莉和香桃,而“我”却不幸只能拥有一块狭窄的地,陪在身边的是毒芹、柏树和迷迭香。可见,这两节诗中存在着一种鲜明的对比,句与句之间表现了“你”与“我”不同的境遇和情绪,得与失、快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并存在这份不平等的爱情当中。诗的最后一节提到:“你”拥有三位向你求爱的青年,其中有一位已憔悴长眠在绿草坪中,“我”独自一人行走在沙滩上,身后留下了三行孤独的脚印,“我”请求种一棵百合在我头边。很明显,鲜明的对比一直贯穿到了诗的末尾。

在这首诗中,“二”这个数字象征着你与我、得与失、快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生与死之间的二元对立,诗人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我”求爱受挫的心理状态。“我”知道这份爱是无疾而终的,所以最后决定把幸福留给对方,把悲伤留给自己,以一种能够保留自我尊严的方式结束这段短促的恋爱,而不是强迫对方,使对方受到伤害。由此可见,这首诗隐含地表达了只有当人们自身处于和谐状态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与他人构建和谐关系的思想。

(二)隐性的数字“二”

王尔德不仅用实实在在的数字来表达诗歌的思想内涵,而且还通过隐性的数字构成独特的诗歌形式,从而达到艺术创新的效果。这类数字意象往往不易被读者所发现,但是一旦被发现,读者就能从中领悟到其诗歌数字意象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内涵。

《我的圣女》这是一首典型的运用了隐性的“二”这一数字意象的诗。从表面上看,整首诗描绘的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似百合花般高雅、纯洁的少女,她因为惧怕陌生人的爱而紧紧抿住下唇,拘谨的神态让人不由得心生怜爱。“我”被这位少女的容貌所吸引,忍不住多看几眼,并且毫无保留地赞美着她。她那纯洁、无瑕的特质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不可侵的距离感,因此“我”不由得心生敬畏。但是,实际上这首诗想表达的是:在“我”心中同时存在着这样的两位女子,一位是世俗的少女,她热情活泼,能够与“我”相爱,实现灵与肉的融合;而另一位则是圣女,她高雅纯洁,神圣不可侵犯,“我”只能选择观望而不是去打扰。袁先军指出这首诗题目故意一语双关,即“我心爱的圣母(玛利亚)和(俗世的)少女。”[1]所以在“我”眼中,高尚、纯粹的精神之爱,是不会被世俗杂念所干扰的,当“我”选择了理智的爱,“我”便会获得心灵的洗礼以及思想的升华。由此可见,整首诗的思想内涵完美地体现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当中,王尔德借助题目的一语双关,巧妙地表达人与人之间、人自身内在应当构建和谐关系的思想。

在《潘狄娅》这首诗中,数字“二”不仅象征着人从普遍的生命体中走向分离,变成单一、独立个体生命的含义,同时,也象征着人从单一、独立的个体生命回归到普遍的生命体中的含义。王尔德在诗中写到:“我们决心要去那圣洁至福的境地,我们与我们所触所见融结为一体,融进了我们的鲜血,红太阳也美丽,融进了我们的生命,春情萌动的树迸发出绿色一抹,肆掠荒野的野兽变成我们同类,万物归一,变在万物。”[1]从这一节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神圣的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人本来就是自然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人类要想永久的安详生存,就必须摒弃人类中心论的错误观念,自觉主动地亲近自然、回归自然、敬畏自然而不是随意地破坏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所以,在诗歌的倒数第二两节,诗人发出了人要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慨,认为人只有在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时,才能够再次体会到自然的神圣和伟大、博爱与宽容。正如诗人在诗的最后一节中所写到,我们将是宇宙间那伟大的交响乐的音符,快慢的节奏与律动的星体之间相互谐拍,宇宙间万物心脏的律动将会合乎我们的脉搏,尽管日夜更替,时间流逝,但是我们不会面临死亡,宇宙将会使我们永生,使我们流芳百世。所以,这首诗是诗人王尔德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回归自然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一生态思想的最佳表达。

二 数字“三”

在西方,“三”是第一个奇数。亚里士多德认为“三”代表代表完整,因为“三”既有首尾,又有中部 。在毕达哥拉斯眼中“三”是一个和谐的数。在基督教象征体系中,“三”代表着圣父、圣子、圣灵之间三位一体的关系。所以总的来说,数字“三”象征着完美、和谐以及三位一体。

(一)实质性的数字“三”

在王尔德诗歌当中,“三”同样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数字意象。在《在金色的房间:一种和谐”》这首诗中,诗人王尔德刻画了一位美艳的女子形象,并且通过借助由数字“三”构成的意象,实现了整首诗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和谐与统一。这首诗一共有三节,诗的第一节中诗人描写到:她象牙般的手指落在象牙色的琴键上……诗中的手指和琴键都被诗人描写成是象牙色的。接着在诗的第二节当中,诗人赞美她金色的头发洒在金色的墙壁上,好像交织在一起的薄纱……很明显诗人描绘的事物都是金色的。诗的第三节中,她那甜蜜的红唇轻轻落在“我”的唇上,就像燃烧着红宝石一样的火焰……诗人描绘的事物都是红色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事物不仅代表了三种不同的颜色,对应着“她”身上三个不同的部位,而且都与周围的环境互为映衬。因此,整首诗呈现出一种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的画面感,三个诗节、三种颜色以及“她”身上的三个部位共同融合在周围的环境中,最终达成了一种完美和谐的效果。而这也正是王尔德诗歌创作所体现出的审美思想,即“当人幸福的时候,他就与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谐。”[2]所以,在这些由数字“三”构成的意象背后,流露出的是诗人王尔德对一种纯粹、和谐的美的追求。

数字“三”被用来歌颂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在林中》这首诗体现了这一思想。诗中描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来自密林深处的曙光,携来了牧场的黎明,斑驳的光影中闪出我的牧神,他歌唱着蹦过灌木丛,影子也翩然起舞,我不知道该追随哪一个,是影子还是歌声。请求猎人帮我套住影子,请求夜莺帮我攫住歌声,否则,被音乐和疯狂纠缠的我,将会是徒劳一场空。显而易见,诗中的“我”对林中的牧神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喜爱和崇拜之情。在诗中,牧神、歌声和影子这三个意象实际上象征的是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是基督教思想的核心,认为上帝是圣父耶和华、圣子耶稣以及圣灵的统一体。王尔德曾说过:“当我们希望和神在一起的时候,诗歌是最高的境界。”[3]由此可见,诗人借助数字“三”这一意象,巧妙地暗示了上帝的神性和灵性存在于自然之中,其目的在于倡导人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隐性的数字“三”

《里丁监狱的歌谣》是王尔德入狱后所作的一首篇幅较长的抒情诗。王尔德在创作中,时刻践行“艺术只有一条最高的法则,即形式的或者和谐的法则。”[3]反复出现了三次这样的诗句“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谁像他对天空这样留恋。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像他这样一双留恋的眼睛,凝视着小小的蓝色的帷幕,囚犯们常常把它叫做太清,还有那悠然自得白白的云,就像白帆在远方飘来荡去。”[1]诗人以反复重叠的形式,描写了囚犯身体受到束缚,从而与自然产生隔绝的现实状况,同时也表达了囚犯对太阳、天空、云朵这些自然中最常见的事物的眷恋与向往之情。在诗的后半部分中,诗人写到上帝的这片沃土比囚犯们理解的更为宽容和仁慈,那位被处以死刑的囚犯的坟墓上长出了艳丽的玫瑰花,从中表明了大自然对死去的囚犯的宽恕和同情。由此可见,“一个语句重复三次是最完美的表达。”[4]诗人在形式上巧妙地运用了数字“三”,表达了三位一体的思想,暗示了上帝的神性和灵性其实是存在于大自然之中的,在现实生活中犯了错误的人,可以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重新改过自新。由此可见,真切的诗句背后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向往与崇敬之情。

三 数字“七”

在西方文化中,“七”是人们使用较为频繁的一个数字,它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数字“七”与宗教之间的神秘联系。如,在《圣经》中,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在第七天的时候创造了人类,并用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出了夏娃。天主教认为人有“七宗罪”,即骄傲、懒惰、贪食、纵欲、贪婪、嫉妒和愤怒。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另外,在一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当中,数字“七”是外在的宇宙世界和内在的人类精神世界有条不紊,井井有序的象征,并且还代表着大自然的周而复始与和谐统一。

(一)实质性的数字“七”

在《公主的忧愁》这首诗中,诗人多次用到了数字“七”。诗的第一节描述了这样的画面:七颗星星浮现在寂静的水面上,另外还有七颗闪现在天上,漂亮的公主却黯然失神,因为七种罪孽在她的灵魂深处隐藏。在这节诗中,“七是肉体的数字,与七颗行星对应,而七颗行星不仅影响人的一生,也支配人生的七个时期。”[5]换句话说,数字“七”一开始就出现在诗歌的第一节中,暗示了这位漂亮的公主在她人生的某个阶段,会因为她的美貌而产生困扰甚至犯罪,这里的罪就是七宗罪,即:骄傲、懒惰、贪食、纵欲、贪婪、嫉妒和愤怒。在诗的第三节中,诗人交待被杀的是一位英俊的骑士。在诗的第四节,真相大白——公主的手上残留着斑驳的血迹,身旁的百合沾染着红点,河滩上还流淌着鲜血,原来是公主将他们杀害了。公主受到了众多人的追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是真心的,仅仅是因为公主的美貌,但在这些追求者中,有一位男子汉是真心诚意的爱着公主的,而在公主眼中,所有的追求者都是一样的,并不是自己心仪的人。这位痴情的男子汉受到了公主的拒绝,心情悲伤难过,一时冲动,杀死了公主,手上留下了鲜红的血迹。接着他在紫衫旁边挖了一个能够安葬四具尸体的坟墓,一切都安置好后,他也自杀了。

当七颗星星出现在天空,浮现在水面的时候,公主还活着,她犯下的七宗罪虽然深埋在心底,但可以被他人发觉的;而当七颗星星消失不再出现的时候,公主死了,她犯下的七宗罪将随她一起永远被埋葬,再也无人知晓。公主因为一时的冲动,杀死了她的追求者,而她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将得到报应。男子汉同样也是因为一时的冲动犯下了同样的错误,他将公主杀害后也将得到死亡的结局。在诗中,诗人借助数字“七”隐含的表达了一种众生平等、因果轮回的观念。万事万物平等存在于大自然这个有机的整体中,大自然有她的运行法则。当人破坏了万物之间和谐平衡的关系之后,人也会遭到应有的惩罚。只有这样,大自然才能最终实现循环更替与和谐统一。

(二)隐性的数字“七”

诗的行数和节数往往能够体现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黄色交响曲》这首诗一共有三节,每节有四行。值得注意的是,“三”和“四”都是象征和谐的数,两数相加刚好等于七。除此之外,整首诗描绘了三个不同的场景,但它们都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感。由此可知,整首诗在内容与形式上强调的是整体的完美与和谐。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描述了这样的画面:一辆公共马车驶过大桥,缓缓地好像一只黄蝴蝶,不时地有一个行人往来徘徊,就像一条骚动不安的蠓虫。诗人将公共马车比作黄蝴蝶,将行人比作蠓虫,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图景,其中突出强调了黄色,黄色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轻盈、灿烂以及充满希望的感觉,并为全诗营造了和谐的气氛。在第二节诗中,诗人将描写的场景从大桥转移到了码头,装载着黄色的干草的驳船,停泊在朦朦胧胧的码头,浓浓的雾笼罩着矮矮的楼,就像一条展开的黄色丝巾。这是一幅静态的图景,码头周围的驳船和楼房被浓浓的雾所笼罩着,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和第一节中的动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三节诗中,诗人交代了时节,此时正值秋天,黄黄的叶子开始凋败,从教堂旁的榆树上飘落,“我”脚下苍白的泰晤士河,就像一条涟漪不绝的黄色丝带。整首诗呈现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画面感,诗的内容完美的契合了诗题,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的效果。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王尔德将数字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的这一做法,体现了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数字二、三和七。数字二在王尔德诗歌中代表两级对立,象征着二元性;数字三代表着完美、和谐以及三位一体;数字七是外在的宇宙世界和内在的人类精神世界有条不紊,井井有序的象征,并且还代表大自然的周而复始与和谐统一。这些数字在其诗歌当中都直接或者间接的与和谐这一词语有关。诗人通过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使整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人与人和谐相处,才能使整个社会处于和谐稳定的秩序中;人内在自我精神处于和谐,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跨越地域的广度与时间的长度,历经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考验,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王尔德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内在构建和谐关系的思考与探索,使得其诗歌在当下依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王尔德首诗公主
《上课没人抢》
《辽史·公主表》补述
我想写首诗给你
《爱哭公主》
粉红兔公主镜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为自己
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