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党百年来党的思想建设及启示

2021-01-14郑玉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郑玉美

建党百年来党的思想建设及启示

郑玉美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性建设,重视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非常重视思想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世情、国情、党情不同,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不尽相同,各有特色,这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新时代下,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理论武装,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百年历程;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党这一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独具的优势和伟大创举,是党能够长期执政和长远发展的基础与灵魂,更是党保持初心和先进性的核心法宝。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无不证实了思想建党的重要性。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特别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本文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尝试探究党在各个时期的思想建设对新时代党建的启示,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并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内容

思想建党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遵循的建党原则,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始终注重从思想上建党。针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和不同的时代特征,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探索前行

1.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从思想上建设党的观点

探索从思想上建设党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就开始了。毛泽东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当时的革命实际,对党的建设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探索,形成了要从思想上建党、加强党的建设的观点。

第一,组建一个紧密团结、纪律严明的党。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是否能够成功,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中国革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国共产党必须是一个团结一致、严于纪律的政党,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共同的信仰,必须要有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政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上,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1]。

第二,确定了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将奋斗目标定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奋斗纲领和中国革命的最低纲领,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第三,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和党的政策的教育。在大革命时期,党注重对干部和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和党的政策的教育、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反对和防止贪污腐化的教育等,以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论水平,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觉悟。同时还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宣传。中央和各地党组织先后创办了许多刊物。中央主办的政治机关报《向导》,1926年每期销量达到2.5万份。

2.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了毛泽东建党学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的重点主要落在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改造党内思想上面。这一方面保持了党的先进性,促进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另一方面确立了党在军队上的重要领导权。

第一,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大革命后期,党内右倾投降主义者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强调联合,否认斗争,主张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一味妥协退让,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终于导致大革命失败。929年12月28日,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古田会议决议》明确了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党内教育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初步回答了在党员队伍以农民成分为主的情况下,如何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第二,建设革命军队的思想。共产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还必须建立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妥协退让只会断送革命。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没有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也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武装斗争问题上,陈独秀继续反对建立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主张,并压制工农武装。结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屠杀时,没有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终于导致大革命归于失败。《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批判了不重视根据地建设的流寇思想和不愿做群众工作的错误倾向,使红军建设的理论完全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之上;肯定了党对红军的领导原则,批判了极端民主化思想和非组织观点等错误倾向。

第三,以马克思主义改造党内思想。强调以马克思主义改造党内思想,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此时期,农民在党组织中占大部分,党的工作重心已经由中心城市开始转向农村,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进入党内,对党的队伍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瓦窑堡会议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惧怕党员的非无产阶级出身,能通过教育把许多愿意为共产党主张而奋斗的新党员,锻炼成为有最高阶级觉悟的先锋队战士。为了保证党的无产阶级纯洁性和先进性,反对各种错误思想,提高党员的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毛泽东强调必须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保证党员思想上入党,同时提出并完善了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走向成熟

经过大革命和反围剿的失败,抗日战争时期,党进一步重视思想建设。毛泽东指出,要领导党和人民争取抗战胜利,首先就要让全党和全体人民在思想上达到高度的统一,要实现党对人民的思想领导。

第一,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动员一切力量救民族与危难之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努力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另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党员,以壮大党的队伍。非党思想带进了党内,小农思想、小资思想、个人主义等都带进了党内,使党的纯洁性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加强团结,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全党的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建设。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在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促进了党在思想上、理论上的成熟。

第二,纠正党内“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时期。当时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之中,党内左和右的错误思想严重影响着对革命形势的认识,影响着党的战略策略选择。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思想。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策略,并紧紧围绕战略策略加强党的建设,使中国共产党在艰苦斗争的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在组织、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

第三,创新思想建设的方式方法。为了抵制党外的错误思想侵蚀,纠正党内的一些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发扬民主精神,毛泽东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鼓励全体党员查找自身的问题,帮助其他同志查找问题,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经过全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全党在思想上达到了团结一致,提高了党性修养,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水平,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我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了科学的方法论和思想基础。

4.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思想建设进一步往前推进,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一,统一思想,坚决捍卫党的集中统一。解放战争之前 ,党的领导一直处于分散的战争环境 。当革命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时候,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就成为革命胜利的首要条件。党中央采取了坚决的措施,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从全国战事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将一切可能集中的权力集中起来 ,实现党中央的高度集中统一,针对解放战争初期敌强我弱的实际,制定正确的政策与策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

第二,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在加强党的思想和作风方面特别指出:革命胜利以后的路程更长 ,工作更伟大、更艰巨 ,全党要警惕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的情绪的滋长 ,要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党的人民公仆的本色。最终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加支援,广大民众自觉投身到解放战争中,解放战争最终以加速度的形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三,加强党内思想政治建设。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壮大我党的力量,团结社会其他力量,吸收了一些非无产阶级的人员。他们把其较低的思想、觉悟带进了党内。到解放战争时期,这些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一些违纪行为时有发生。为确保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党明确提出党的纪律建设贯穿到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此,党开展了“三查三整”运动,着重从思想上加强党内建设。毛泽东指出要尽最大的努力克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强调铁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保障,把纪律建设融入到思想建设中[2]。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党的思想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1.开展整党整风教育

解放战争后期,党员队伍迅速扩大,但党员整体质量有所下降。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整顿。1951年,党中央领导发动了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面向全党以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理论为主要内容进行整党教育。后来与“三反”斗争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纯洁党的思想和组织,从整体上提高党员质量。1957年开展以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作风运动,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但是整风运动后来逐渐演变为反右派斗争并严重扩大化,使党和国家事业蒙受损失。

2.明确提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二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包括党的建设方面,都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毛泽东强调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提出党是领导一切的,并进一步提出了党的建设问题,“如果我们把作风整顿好了,我们的本事就会更大,工作就会做得更好。”[3]要求全党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三)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加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了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并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长抓不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的实践想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改革开放的初始期,党的思想建设主要围绕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展了实践性探索

第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为了彻底消除文化大革命错误思想的影响,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首先进行了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在全国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明确指出党的思想建设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调查研究,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恢复并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为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保证[4]。

第二,强调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思想开始解放,国门开始打开,西方的一些不良思潮也开始涌入。如何抵制这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对于我们部分党员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党从这个实际出发,针对社会上出现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党一定要经受住考验,必须要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抓好党的自身建设,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党的十二大确定党奋斗的纲领是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出要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党的思想工作必须为贯彻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党的十三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根本要求。

第三,强调坚持两个基本点的有机结合。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加上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的泛滥,给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产生的严重的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何处何从,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党中央明确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指出了党的指导思想必须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出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的,改革开放下的我国依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

2.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期,党的思想建设在改革中创新发展,深入完善,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第一,解放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改旗易帜;国内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种思想相继出现,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出现了新的问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考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推动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活动,全党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了共识。邓小平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国际局势的基础上,我党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1998年,深入开展“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活动;2000年2月首次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强调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三,求真务实,形成了科学发展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格局出现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日益暴露出来。面对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将“求真务实”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2003年至2004年,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等多个重要文件,号召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4年3月,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明确界定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它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之后在全党分三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将党的思想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3.走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第一,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指明了方向。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中国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新变化,将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创新、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赋予了党的思想建设新的内涵,标识了党的思想建设新的高度。它是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保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6]。

第二,把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党,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当下一些党员理想信念缺失、淡漠的现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为此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并把它制度化、常态化,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如反腐倡廉活动、三严三实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等,不断增强党员的“四个意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党的思想建设以及党的各方面建设取得了突出的重就,实现了创新性发展[4]。

第三,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党的思想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了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培训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共同发力,对广大党员进行广泛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树立了“四个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落实了“两个维护”的要求,坚定了广大党员班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党的思想建设的经验启示

十八大以来党的各项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保障。在党的建设党中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心环节,是灵魂,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新时代下,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不懈地抓好思想理论武装,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只有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组织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直非常重视思想建设,整顿党的作风,开展“三讲”活动,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等,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我党长期以来战胜各种困难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下奋勇前进的重要法宝。

(二)必须常态化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党在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成熟的基础,必须常态化地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复杂多变的时代。新时代下,我们党面对着多种多样的挑战、压力和风险。要经受住考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必须努力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而今我们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继续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常态化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基本原理,领会精神实质;掌握基本观点,学会基本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必须始终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党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党性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党性教育是以坚定信仰为魂。加强党性教育,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放首位。理想信念是奋斗目标,是精神动力,驱动着人们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即使是遇到重重困难,遭遇到万千险阻,也会辛勤攀登,勇往直前。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科技腾飞、事业繁荣,都是人类实现自己理想的结果。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人,在艰苦的工作中会有顽强的斗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会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在国家和人民利益需要的生死关头,会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的一切。

新时代加强党性教育,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好比是 “钙”,没有“钙”就会得“软骨病”。加强党性教育,要教育党员树立坚定的理论信念,无论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坚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坚定“四个自信”,牢记使命,对党忠诚,为民谋福,积极践行,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开展了一系列加强教育活动,如“三严三实”活动,“两学一做”活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筑牢了信仰之基,补足了精神之钙,使广大党员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四)必须不断创新党的思想建设,完善党的思想建设体系

党的思想建设不是单一的建设,它与其它方面的建设密切相联,思想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灵魂。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不同的党情国情,我党不断推进和加强思想建设,不断创新思想建设的方式方法。毛泽东提出“统筹兼顾,各得其所”,邓小平提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胡锦涛提出“统筹兼顾,科学发展”,把握了时代的脉络,引领时代的发展。

新时代创新党的思想建设,就要把党的思想建设与法治、党规、制度、德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完善党的思想建设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面对新时代新特点新问题,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提出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提出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新思想,提出了“四个意识”,等等,把党的思想建设与法治、党规、制度、德治等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完善了党的思想建设体系,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韩静,范宗瑞,王政书.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建设及其成效[J].金田,2015(9).

[2]季春芳.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党的纪律建设思想的四维考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7(12).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99.

[4][5]李金哲.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3).

[6]蒋建业.改革开放以来党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启示[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

[7]尚丽娟.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思想建设历程及其启示[J].时代报告,2018(12).

D261

A

1672-1047(2021)06-0026-06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6.07

2021-11-07

郑玉美,女,湖北黄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侯利平]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