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学为民”
——自信、自强、坚韧、求实的西建大建筑学人

2021-01-14雷振东李岳岩通讯作者LEIZhendongLIYueyanCorrespondingAuthor

世界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

雷振东,李岳岩(通讯作者)/LEI Zhendong, LI Yueyan (Corresponding Author)

1 引言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建大)自1956年汇集全国建筑精英于西安,与当年西安交通大学等一同西迁的高校扎根祖国西部,在晨钟暮鼓中已度过一个甲子。回顾65年来的历史,西建大建筑学科可谓命运多舛,“西安建筑工程学院” “西安冶金学院”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4个校名的变化也映射出学校在中国大时代中的变迁。60多年坚守祖国西北,造就了西建大建筑学人坚韧和执着的品格。五代西建大教师在这片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文化多样但又相对贫瘠的土地上,培育了一代代学人。国家和历史的使命、民生的重任,让西建大建筑学人始终肩负着“精学为民”的社会责任;文化的悠久、多彩和厚重,更让西建大学人自觉担负起守护和传承的义务。感谢《世界建筑》为西建大学人出版专辑,展现65年来西建大建筑学人们的工作、成绩和风采,也希望莘莘学子从中有所受益。

2 西迁扎根、教书育人,精学为民、无私奉献

西建大建筑学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上溯追踪其源分两支:南支可上溯到1923年由柳士英和刘敦桢等先生在苏南工专创办的建筑科;北脉源起1928年梁思成先生回国创办的东北大学建筑系。1950年代,根据国家战略发展布局,大批高校和学界精英西迁,西建大也是当年西迁的高校之一。这两支中国南北最早的建筑教育源流于1956年汇集古城西安,东北工学院建筑系师生整建制西迁,苏南工专建筑科的近半师生来陕,与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的土木科一起在大雁塔脚下建立了西建大的前身——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并校之初,东北大学建筑系首届毕业生郭毓麟教授任学校教务长,东北大学第二届毕业生刘鸿典教授担任建筑系主任,建筑系设建筑学、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初步设计、美术、画法几何6个教研组,共有教师110人。除了两位“国产建筑师的始祖”1)之外,还有程璘、彭埜、许贯三、胡粹中、蒋孟厚、朱葆初、黄民生、林宣等建筑名家,其时可谓人才济济[1]。当时的建筑教学全面继承了原东北大学传统的“鲍扎体系”2),注重严谨的思维和扎实的基本功。建筑学院至今仍保存着1920年代梁思成先生从国外带回的“西洋建筑史”幻灯片和英国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例图[2]。其后,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相继到来,如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的张似赞、李觉,清华大学的刘振亚、夏云,同济大学的汤道烈以及天津大学的南舜熏、张壁田等[3],他们的加入使新生的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一开始就打下了多元并存、开放思维的烙印。当年西迁的第一代教师绝大部分毕生扎根西北,为国家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奉献终生,这种无私奉献、严谨治学的精神也成为了西建大学人不断传承的优良传统。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成立的同时,建筑学专业即开始招收第一届(56级)学生,学制6年,同时东北工学院53级学生(61人)、54级学生(57人)、55级学生(65人)合计183名学生转入,形成了完整的建制。这一时期培养出了我国首批建筑大师孙国成、刘纯翰、王小东等一代优秀建筑学人。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以钢为纲”并开始了全国范围的大炼钢铁。为响应国家战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自1959年3月1日起划归冶金工业部并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学校由单科的建筑工程转变为采矿、冶金与建筑兼容发展的多科性高校。为了更好地支持国家的建设发展,建筑学专业开设了大量工业建筑设计内容,并编写了多部工业建筑设计教材,同时开设了全国唯一的总图运输专业(2002年因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撤销)。1963年学校更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简称“西冶”,与清华、东南、同济、天大、华南理工、重建工、哈建工并称为土建“老八校”。在冶金工业部的30年间,“西冶”成为培养工业建筑人才的摇篮,1996年国家统一取消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制度之前,“西冶”的毕业生大多都被分配到冶金、有色等工业系统,在全国的工业设计院特别是冶金建设行业中成为担纲主力。在那个“先生产,后生活”的历史年代,“西冶”为国家工业建筑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同很多院校一样,“西冶”的发展因“文革”而陷于停滞,建筑学专业被撤销,直至1975年“文革”末期建筑教育才又逐渐恢复,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还在建筑工程系的建筑学专业全面恢复招生并制定了四年制教学计划,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新时期的建筑教育全面开始。这一时期培养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以及乔征、刘临安、李京生、侯卫东、王竹、刘克成等一大批建筑人才[4]。

进入19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深入,全国上下百废俱兴,特别是重新开放的国内外交流,使建筑学院得以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1983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国际建协(UIA)3)拟举办第15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同时发起题为“建筑师促成居住者进行住宅规划和设计”的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1984年,竞赛结果揭晓,由佟裕哲、张缙学、侯继尧、张似赞、夏云等老师指导,王琦、王瑶、孙西京、吴天佑、李唐兴、张新悦、周庆华、陈忠实、陈勇、陈漪、聂刚、唐和、高青等学生完成的3个设计方案作为一个整体被评为第三名,获得了“叙利亚建筑界奖”。这是中国大学生在世界顶级竞赛中首次获奖,意义非凡[5-6]。1990年,建筑学86级岑兆缨、邓康、葛晓林、姜立军、田军、王文、袁东书、杨彤、杨晔9名学生在李觉、刘辉亮等老师的指导下首次取得UIA大学生竞赛第一名——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国际建筑师协会本届大会协调主席克里斯蒂·塞伯格先生特向我校致函祝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泰勒博士专程来我校向获奖的大学生颁奖。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专门给我校发来贺信:“国际建协授予你院师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时,我在蒙特利尔并看到你们的方案展览,为此欣慰不已。你们创造性地将中国建筑文化介绍给世界,赢得了国际声誉,为中国建筑师增光,谨向你们表示祝贺。”[7-8]除此之外,“西冶”师生在其他的建筑设计竞赛中也频频获奖,这一时期竞赛获奖学生如周庆华、高青、朱亦民、胡文荟、杨晔、宋照青、毛刚、刘宇光等都已成为了业界精英。

1983-2021年的近40年间,西建大五代教师指导学生先后在10届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大学生建筑竞赛中获奖,其中3次荣膺桂冠,这一殊荣在全球的建筑学院中也绝无仅有。正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传达的理念,UIA作为全球建筑师的联盟,更多关注于全球的人居、生存环境与和谐发展等问题,而这与西建大在建筑教育中一直倡导的关注百姓生活、关注文化传承、关注生存环境,并时刻强调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理念高度一致。无论是“西建院” “西冶”还是“西建大”时代,西建大的建筑学人总是以务实的态度去了解国家、社会和大众的需求,为其解决最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9]。踏踏实实地做一位大众建筑学人甚或“赤脚建筑学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已成为每一位西建大建筑学人难以磨灭的基因符号。

1990年代后期,我国的东西部差距开始显现并愈加明显。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启动了“211”和“985”工程计划,更加剧了高校的发展分化。在“老八校”其他7所驶上“985”高校发展的快车道之时,西建大未能跻身“211”行列,又因冶金部撤销转而划归陕西省,一时间经费不足、人才流失、政策局限以及东西部的差距让西建大举步维艰。然而对事业的坚守、对文化的眷恋和对学生的责任心让大批教师依然坚守,在困境之中奋发图强: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相继获准,建筑学科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绿色建筑体系和黄土高原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项目顺利结题,UIA竞赛等依旧持续获奖。这一时期的学生如穆钧、高博等已成为了行业的栋梁。

2000年前后,国家对建筑人才需求迫切,针对此种情况,建筑学院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并不断完善学科与专业设置,但这样一来让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资源显得更加捉襟见肘[10]。面对此种困境,在时任院长刘克成的带领下,建筑学院教师在探索中提出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整合硬件与软件环境,创立建筑教育的“场效应”的教育教学模式。2005年,建筑学院在东楼的改造过程中将教学空间等重新整合,营造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自由开放空间,建设了融教学、展览、交流、服务为一体的建筑广场,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研讨、评图、授课、展览、阅读、自习等活动的开放教学环境,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建筑教育‘场效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荣获2007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1-12]。在教学中探索了一些方法,比如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注重传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先后融入了创造性思维训练与空间实体建造训练;在专业设计课程环节推行首席教师制;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开设特色方向课程如建筑与文脉、城市设计、基本建筑、太阳能建筑设计、参数化建筑设计、建筑改造等,并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行了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制度;所有设计课程结束后设置集中答辩周要求每一位同学进行公开答辩[13]。自2012年起,刘克成院长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开始探索具有本土特色并适应中国国情的教学改革,提出“自在俱足、心意呈现”——以建筑学认知规律为线索的设计课程体系,在全国建筑学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14]。在这样的持续努力和坚持下,建筑学院在这一困难时期依然不断发展壮大。期间,建筑学院学生连续获得UIA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奖,特别在2014年的南非UIA大会上囊括竞赛的第一、第二名。这一时期的毕业生如肖波、孔锐、陈敬、吴瑞、何彦刚、周正等已逐渐成为了业界的新锐。

2015年后,在刘加平院长的带领下,建筑学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建筑学院已有教师230余名,在校本、硕、博学生超过3000人,是当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建筑学院。在教学中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系统融入绿色建筑、传统文化等内容的同时,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研究融入教学,形成特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习更加精深,有机会触摸建筑学的研究前沿。这一期间,“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中国西部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等平台先后获准成立,对西建大的建筑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刘加平获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克成、周庆华获得陕西省勘察设计大师;王树声、雷振东、杨柳、王怡、刘艳峰、李岳岩、李昊、林源等一大批教师也已成为了学界的中坚力量。

从 “西建院”到“西冶”再到“西建大”,根植西部、命运多舛,但西建大学人以其自信、自强、坚韧、求实的学风,始终处在建筑教育的前沿。

3 根植西部的科学研究

进入新世纪,建筑学院系统梳理了根植西部40余年来教学、科研的积累,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历史遗产丰富、地域独特、文化多样、经济相对滞后等特点,重点发展并形成了西部绿色建筑、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创作、福祉建筑研究四大特色领域。

3.1 绿色建筑研究

大西北多数地区气候条件严苛,自然环境脆弱,与自然环境共生是居住生存的核心问题。自1970年代,侯继尧、王景云、夏云等第一代西建大学人就开始关注黄土高原特有的建筑形式——窑洞民居,对其中蕴含的建筑技艺和生态思想进行研究剖析,完成了《窑洞民居》《建筑节能节地》等著作,并在陕西乾县修建了改进型窑洞示范。侯继尧教授等指导学生以“促成农村窑洞居住者对窑居规划与设计”等3个方案参加1982年UIA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并首次获奖,这也形成了西部绿色建筑研究的雏形。1980年代后期,绿色建筑研究开始在国外兴起,西冶建筑学人结合西部的自然地域特点开始了绿色建筑的研究。1987年夏云教授获准《综合用能立体用地节能节地建筑研究》,1992年刘加平教授获准《被动式太阳房节能优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创了绿色建筑研究之先河。1996年周若祁院长牵头的“绿色建筑体系和黄土高原基本聚居单位模式研究”成为国内建筑学科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也标志着西建大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研究全面展开。进入21世纪,西建大形成了以刘加平教授为引领的绿色建筑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新型窑洞民居等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展开了绿色建筑的研究,团队足迹遍布西藏、云南、四川、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相继培养出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杨柳、王怡,长江学者刘艳峰等一大批知名学者。近年来又完成了建筑学科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极端热湿气候区超低能耗建筑研究”,足迹逐渐拓展至我国多种典型气候区。2017年由西建大等学校发起成立了“低碳城市·社区·建筑国际学术联盟”,2019年“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建立,更标志着西建大已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研究的中心[15]。

3.2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古都,5000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中心之一,西部地区汇集了丝路文化、西域文明等文化遗产,因此守护文化遗产和发扬中华文化成为了西建大学人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1956年并校之初,彭埜教授参加了兴庆宫公园的设计工作,林宣教授参加编著了《中国建筑简史》《中国古代建筑史》等教材。“文革”期间虽然建筑系撤销、建筑学专业停办,但建筑文化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滞,赵立瀛教授作为副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于1985年正式出版。1990年正值“改革、开放,国力日昌,民思安定团结,共图‘四化’大业,在此形势下国家决定再次重修黄帝陵实为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振奋民族精神、激励爱国热情的仁明之举,反映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建筑学院师生提交的方案最终被确定为实施方案[16]。由赵立瀛、张缙学、周若祁等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于1992年8月开工,至1998年12月竣工。其后在1990年代,西建大的师生还进行了华山风景名胜区、韩城古城保护等规划设计,这些都为西建大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后西建大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刘克成教授的研究团队先后完成了秦始皇陵保护及遗址公园规划、汉阳陵保护及遗址公园规划、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主持设计了一大批博物馆工程,同时还承担了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博物馆——建筑博物馆项目,为我国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7-18]。林源教授的研究团队自1990年代开始深入不毛之地坚持20余年,对西部地区的建筑文化遗产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测绘,并将调研成果汇集出版并进行全国巡展,为西部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3.3 地域建筑创作

建筑教育、研究、创作三者始终是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一传统在西建大也得以传承和延续。1956年并校之前,西建大的前辈们在东北大学就设计了东北工学院的主要建筑:冶金学馆(刘鸿典)、建筑学馆(黄民生)、机电学馆(王耀)、采矿学馆(侯继尧),这四大学馆今日已经成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建筑。并校后建筑系的老师们仍然坚持创作,其中沈元凯教授设计的西安电报大楼于1963年竣工,高27m,被称为北京报话大楼的“姊妹楼”,其刚建成就成为了西安的地标建筑,60年来每逢整点,“东方红,太阳升”的旋律就会响彻西安市中心的大街小巷,这栋建筑如今是西安1960年代的城市建设标志。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在这个大潮中,建筑学院教师将创作与教学相结合,着重在教育建筑、文化建筑、乡土建筑等方面展开研究创作,张缙学、赵立赢、周若祁先后完成了整修黄帝陵一期工程,获得国家工程设计银奖。进入新千年,刘克成教授团队先后完成了汉阳陵从葬坑博物馆、西安碑林石刻艺术馆、国际富平陶艺博物馆主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南京金陵美术馆、中国科举博物馆等工程,多次获得建筑学会创作金奖、全国勘察设计奖。近年来雷振东、陈景衡教授团队在西宁先后完成了沈那遗址博物馆、西宁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多元文化的西部地域绿色建筑模式与技术体系”研究,将西部多元文化的基因注入建筑创作[19]。

肩负社会责任,关注大众民生,为大众设计建造平实、耐久、经济、舒适的建筑是西建大师生的基因传承。穆钧、周铁刚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生土建筑研究,并不断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程实践,在甘肃、陕西、新疆、福建等地完成了马岔村村民活动中心、西安万科大明宫中央庭院等项目[20-21];青年教师吴瑞设计的三河村村民活动中心采用乡土材料、革新建构方式,让古老的建筑技艺焕发出新生。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李岳岩、毛刚教授率团队深入灾区一线,驻灾区现场调研、设计、督造,将现代技术手段融入传统地域文化,结合当地文化和居民生活传统,完成芦山灾后重建龙门古镇项目。项目获得全国勘察设计一等奖、华夏建筑科技奖等,成为了灾后重建的典范。

3.4 福祉建筑研究

社会福祉是推进社会公平、服务大众民生、扶助弱势群体的重要保障,关乎国家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福祉建筑一直是西建大学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长久持续、代代传承。1980年代张宗尧、刘振亚、赵秀兰等教授就开始专注文化教育建筑研究,先后编著了《中小学建筑设计》 《剧场建筑设计》 《托幼中小学校建筑设计手册》等专著、教材,在1984年举办的“全国城市中小学建筑设计竞赛”中西建大学子田策获得第一名。1993年张宗尧教授获准《残疾儿童学校学习环境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奠定了我校教育建筑研究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李志民、张倩、王琰等教授团队在这一领域全面展开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研究课题10余项,围绕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养老建筑、殡葬建筑、城镇保障性住房等领域展开研究。团队主编行业标准3项、参编9项,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结合学术研究成果完成多项社会福祉建筑工程示范,其中陕西西飞一中、福建东山中学、西安航天中学等工程设计获得社会赞誉及行业奖励。

4 固本求源的坚守,开放包容中自强

自来到古都西安,已历五代的西建大建筑学人们始终将守护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己任,把服务国家、保障民生作为义不容辞的义务。以刘鸿典、沈元凯、林宣、侯继尧、李觉、张似赞、张缙学、夏云、汤道烈等为代表的第一代学人在1950年代西迁为国,奠定了今日西建大的基础,在1960年代投身工业建筑,为国家的建设无私奉献,在1980年代“文革”后又承担起重振的使命;以周若祁、赵秀兰、张勃、王军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学人和以刘加平、刘克成、李志民、杨豪中、周庆华等为代表的第三代学人在1990年代后期开始担负起了坚守西部的重任,20年来带领西建大在逆境中拼搏、自强;今日以雷振东、杨柳、李岳岩、李昊、王树声、林源、叶飞等为代表的第四代学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固本求源、开拓创新,正在推动西建大今日的发展;同时高博、吴国源、翟永超、刘衍、王登甲、吴瑞、梁斌等年轻的第五代学人正在蓬勃成长。

从1950年代的西迁、1960年代的工业建筑转型、1970年代的低谷到1980年代迈向世界,自1990年代的坚守到2000年代的拼搏至2010年代的图强,西建大建筑学人始终不忘“精学为民”之初心。面向未来,新一代西建大建筑学人仍将在固本求源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自强不息、从容前行。

注释

1)梁思成给东北大学建筑系首届毕业生的致辞。

2)鲍扎(Ecole des Beaux-Arts),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之谐音,鲍扎体系指以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教育模式为基础和主导建筑教育体系。

3)国际建筑师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Architects,简称UIA)为世界各国建筑师协会、学会组成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建协(UIA)大会每3年举办一届。

猜你喜欢

建筑学建筑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