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趋势、问题与对策探析

2021-01-13刘光平

美与时代·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趋势问题

摘  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是湖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主要趋势,厘清了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促进湖南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对策:创新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成长生态环境;以设计创新为突破点,促进传统工艺行业、产业升级;准确定位行业市场,跨界融合发展;搭建传统工艺宣传推广平台,加强政府、高校对传统工艺的推介作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趋势;问题;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湖南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19JD24)阶段成果之一。

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传统工艺门类众多、文化积淀深厚,涵盖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遍布湖南各地。分析湖南傳统工艺的发展趋势与常见问题,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找到湖南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对策意义重大,有助于湖南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有利于湖南传统工艺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政策持续发力,发展环境更趋优化

文化强省是湖南省推进“五个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工艺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强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湖南省在实施《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的基础上,于2019年4月19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财政厅出台了《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专门针对湖南传统工艺提出了发展目标,规定了具体发展任务,并明确了建立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将传统工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重点实施。探索传统工艺理论技术研究,提升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拓展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推动文化生态区整体保护,促进社会普及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十大任务。在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行业深入融合,发展模式更多元化

文化与科技、旅游等方面的融合,使传统工艺的新活力、新动能得到进一步释放,传统工艺的发展模式也更加多元化。传统工艺行业与工业、服装、包装、展台、建筑等行业融合,通过设计产业,催生出既保留传统工艺韵味、内涵和智慧,又能以现代设计满足人们审美、实用、便利、安全、舒适、时尚等需求的产品。传统工艺行业产业与互联网产业融合,传统工艺网、非遗网、电子商务、微信公众号、电视等互联网、电子平台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产品、人物、事件为消费者所熟知,传统工艺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方式、营销方式、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消费已经逐步取代投资成为了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们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对传统工艺产品有了一定的追求,特别是经济收入与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对艺术品的热爱与消费水平都不断高涨。在与传统工艺产业融合发展上,工艺美术小镇、非遗小镇、工艺美术产业园、非遗园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展成为集产品生产销售、作品创作展览、文化旅游购物、休闲聚会于一体,汇聚市场效应、品牌效应和旅游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园区。特别是在传统工艺与旅游融合上,工艺美术品、传统技艺作品都是旅游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工艺产品为中国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三)多元结合创新,发展形式更多样化

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形式除了以作品与产品销售的形式外,舞台演绎、手工体验、研学实践等多元结合创新模式,为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形式更趋多样化。如湖南雨花非遗馆,目前已汇聚359个非遗项目,200余位非遗传承人入驻,大部分项目都是传统工艺项目,馆内分设“非遗”产品销售区、“非遗”舞台演绎区、“非遗”手工体验区、“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创新了“非遗+市场、非遗+旅游、非遗+教育、非遗+互联网、非遗+演艺、非遗+文创”多样化的发展形式,打造“吃、玩、赏、学、购”非遗综合性平台。

(四)科技助推工艺,发展态势更科技化

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但在制作过程中,科技的发展很大程度推动了传统工艺的发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传统工艺行业的工作环境、缓解了劳动强度,科技进步促进了传统工艺新材料、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同时使传统工艺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提升了作品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有利于在创作中开拓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企业特色产品的形成。如雕刻、银饰锻造、陶瓷烧制等传统工艺,其制作工具都随着科技的发展更趋科技化。

二、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乏力,技艺传承困难

湖南是湖湘文化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主要有滩头木版年画、湘绣、花瑶挑花、竹刻、竹编、剪纸、石雕、木雕、织锦技艺、黑茶制作技艺、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苗族服饰等,涵盖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但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却严重滞后,长期存在技工技师队伍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从年龄结构上看,传统工艺从业者平均年龄较大,年轻人占比较低,没有形成合理的梯度,既缺乏充足的基础人才,也没有足够的中坚力量。从人才结构上看,一是学历教育与传统工艺行业发展差距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修订中,原二级学科“工艺美术”被“艺术设计”代替。2012年教育部发布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才恢复工艺美术专业。但目前直接与传统工艺紧密联系的专业依然很少,湖南高校中只有湖南师范大学等少数几所学校开设有和传统工艺相关的专业,专门类的高校只有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一所。二是传统的师徒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现代就业观念的改变,就业渠道的拓宽,传统工艺又普遍存在手工操作强度大、学艺时间长、利益回报慢等问题,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手工技艺,传统工艺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技艺传承困难。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强已成为制约行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困境。

(二)传统工艺作品创新不够,品牌影响不强

传统工艺作品创作、产品生产大多延续传统造型和纹样,设计缺乏时代感和现代感,存在研发力量不充足、产品创新度不够等问题,在市场中缺乏竞争优势。随着大众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传统形制和审美的传统工艺产品,缺乏有效激发、引导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吸引力。

目前普遍不重视传统工艺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重量不重质,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第一要务,导致市场上传统工艺产品良莠不齐。一些传统工艺企业以开发实用、简单技术应用的产品为主,多为代加工或贴牌生产,产品档次、技术含量、附加值等较低,造成企业只注重数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导致品牌特色缺失。地方传统工艺行业大多处于民间自发状态、家庭作坊式的水平,生产布局分散,区域性的乡、村、街的规模和产业园区、集聚区未形成,不利于传统工艺产业品牌的建立。

(三)传统工艺产权保护不够,行业标准缺乏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传统工艺行业内存在仿制和侵权现象,部分地方、部分行业的侵权行为比较严重,严重损害了创作者的利益,打击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多创新性的新产品不愿意及时投入市场,因为一旦投入市场,很快被模仿并陷入“同质化、低价位、恶性竞争”的市场陷阱之中。旧时,我国各地区由于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不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造物方式和传统工艺体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但如今随着交通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各地出现了传统工艺产品样式严重雷同的问题,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地域特色也逐渐消退。

目前我国传统工艺市场配套体系,价值认定体系、产品的品质、品位等认定体系、产品标准体系都不够完善。除了珠宝首饰、陶瓷、红木家具等部分行业制定了行业标准外,很多行业都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企业按照自己意愿生产产品,导致产品的质量、生产技艺、包装上普遍存在细节不对位的问题。

三、湖南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对策

(一)创新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优化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除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将该形式融入高校教育,开设更多的传统工艺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高校应该进一步和企业从学生来源、师资互聘、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传统工艺企业员工开设学历教育的绿色通道;进一步邀请传统工艺大师、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参与传统工艺教育;依托学校资源,为各传统工艺行业、企业、作坊等广泛开展传统工艺技能培训,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

二是完善传统工艺人才评价体系,培养传统工艺行业经纪人。传统工艺体系中的各类人才都是生产性的,各级机构认定的各级传统工艺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都是生产性的,所以一直以来,以手工艺为主的传统工艺都是重生产、重技术而轻经营管理的行业。目前,很多传统工艺行业从业者不是不能做出作品或者产品,而是产品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老手艺不能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导致许多艺人放弃手艺,外出务工。现代传统工艺行业对于人才评价体系应该以技艺为首要标准,注重传统工艺行业市场体系和管理体系人才的构建,鼓励培养具有经营才能和创作才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难度大,可以培养传统工艺行业经纪人。经纪人可以在传统工艺从业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有效促进传统工艺品交易,有效促进传统工艺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以设计创新为突破点,促进传统工艺行业、产业升级

传统工艺发展的路线要遵从市场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传统工艺消费的多样性,为传统工艺的市场投放找准定位,关键要解决传统传统工艺如何与现代生活结合、与时代相适应的问题。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传统工艺发展的战略基点,以设计创新为突破口,传统工艺院校作为企业发展的技术来源与理论支撑,对企业进行创意、创新、创作方面的指导,将企业作为传统工艺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基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推进设计创新、技术创新、材料创新,促进传统工艺行业、企业升级。

(三)准确定位行业市场,跨界融合发展

传统工艺资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非所有的品类都可以进行产业化运营。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传统工艺行业文化艺术和工业生产的双重属性,加强对行业属性和发展定位的分析,认清行业的文化属性。适合全盘产业化的传统工艺,走实用性大众化路线去适应大众消费市场,创新设计理念,拓展销售渠道。对不适宜直接产业化开发的传统工艺,将直接产业开发与间接产业开发相结合,挖掘其形态中蕴藏的民族文化、民俗思维与个性化审美意境,运用于设计领域或开发衍生品。定位于艺术价值走精品化路线的传统工艺精品,从生态资源、手工依赖程度等方面进行划分,坚守传统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元素,稳中求发展。

传统工艺行业产业发展,通过产业链之间的相互支撑才能达到互惠的效果。传统工艺与旅游、文化、创意、商贸、会展、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与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发展传统工艺文化游,增加手工制作体验式文化服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主题鲜明、适销对路,能代表地域旅游形象的系列旅游产品,实现以创新特色产品求发展的目的。

(四)搭建传统工艺宣传推广平台,加强政府、高校对传统工艺的推介作用

由政府、高校等单位牵头或支持举办各种展会、研讨会,给传统工艺行业、企业提供参加省内外展览会的机会,提高湖南传统工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扩大市场销售渠道。运用媒体、网络资源、高校平台进行传统工艺品牌宣传,为传统工艺行业的市场运作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作者简介:刘光平,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副研究员,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傳统工艺传承发展基地)负责人。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传统工艺、非遗保护传承。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趋势问题
趋势
江西45项传统工艺纳入振兴计划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促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