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在线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1-01-13李玉玲张芸徐汹涛周恩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0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教育技术混合教学

李玉玲 张芸 徐汹涛 周恩浩

摘  要 经历了突如其来的疫情,高校教师普遍更加关注在线教学和混合教学领域,所带来的高校教师应对在线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发展与当前高校教师教学培训路径与模式不对称,通过为教师设计个性化的能力提升路径,并在此路径的指导下开发校本培训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在线教学;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混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20-0020-04

Path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Ability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Online Teaching//LI Yuling, ZHANG Yun, XU Xiongtao, ZHOU Enhao

Abstract Experienced a sudden outbreak, college teachers generall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eld of online teaching and blended teaching.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online teaching is asymmetric with the training path of college teachers. We design the path to improve teachers’ personalized ability,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path,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course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developed, and has achieved excellent result.

Key words online teach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chool-based training;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ixed tea-ching

0  引言

2020年开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2020年3—4月,全球有160多个国家全国范围内停课。据统计,全国范围的停课导致全球近70%的学生无法继续学业,其他实施局部停课的国家亦有数百万学生受到影响[1]。这种紧急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成为临时的“应急上线教学”。本质上讲,这种由于事发突然而采取的应急教学措施缺少有效的、系统化的教与学设计,对于教学成效肯定是有影响的。疫情期间,我国出台各类教育应急措施,综合体现出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治理的发展趋势[2]。从长远考虑,此次应急上线教学也促进了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教学服务部门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教师应对在线教学,包括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我国高校的教师(非师范专业)在求学阶段缺乏必要的师范教育和教学实践机会,因此普遍缺乏教学基本技能[3]。

这部分教师往往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学习水平,但教育教学技能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會对高校教学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新入职教师进行职前培训,包括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

在离开了传统教室,离开了黑板、粉笔,离开了面对面的即时信息传递之后,教师如何应对在线教学?这就需要针对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需求,由学校教育研究部门、教师能力发展部门进行深入研究,推出一条适用于本校教师应对在线教学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技能提升路径,开发相关校本研修课程,组织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1  研究背景

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在总结2000—2010年间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在全国广泛调研,提出《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要求加强教师在教学教研中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4]。然而,正是由于一直以来各大高校仍然存在信息化教育发展进度缓慢,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滞后的问题,才会引发疫情期间部分教师在开展“停课不停教”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种种不适应和教学困难。

针对教师教学发展培训,教师需要的往往是他们教学所需、能破解教学难题的立竿见影的指导,而且高校教师培训和深造的场所应该匹配他们所任教和工作的当前环境[5]。

同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调研了华南农业大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情况,发现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存在教育技术能力差的问题。

调查显示(图1),53%的教师认为学校相关培训课程(29%)和学习资源不足(24%)是影响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15%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教学中不重视应用教育技术能力;32%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管理方的支持力度,包括理念指导和激励政策等,也会影响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根据调查,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需要从教师、教学管理者、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三方主体着手,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如图2所示。

1)教师不注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缺乏尝试教学改变的探索精神。目前各大高校师资力量发展效果较为理想,然而部分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对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并不理想,因此,在疫情期间迫切需要教师在极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茫然失措,胡乱选择最简易的在教学平台上堆砌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2)教务管理上缺少对于教师信息化应用技能提升的激励,以及缺乏开展混合教学、在线教学模式的支持。目前学校对于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估还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于混合教学、线上教学的支持力度不够,对于新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无法衡量和评比,这也导致教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在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上。

3)缺乏系统的、个性化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平台和资源,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不健全。调查研究发现,面对面集中培训很难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导致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多年来流于形式,既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又没有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当前各大高校的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并不健全,缺乏校内自上而下的涉及政策、人员、资源和平台的支持,造成各科专业教师在常规教学中无法得到有用的培训和应用于实际的操作能力提升。

2  设计高校教师应对在线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

教师能力的发展完全靠教师自主学习和改进是不切实际的,需要高校有关教师发展部门做积极的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经验总结与反思、进修等都是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研究亚太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阶段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变革四个阶段[7]。本研究基于华南农业大学校情,集结各方力量,包括学校教务部门(教务处、各学院教务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各级学院,探索支持教师提升应对在线教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本研究初步设计了高校教师应对在线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路径,包括起步、探索、常态化与创新四个阶段,如图3所示。

1)起步。高校通过政策支持和教学项目支持,鼓励教师主动提升教学技能,尤其是应对在线教学和混合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技能。例如:在政策方面,对每年新招教师应该提出相应教学技能要求,同时加强对在岗教师进行教师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在教学项目方面,对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教学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支持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鼓励教师以金课的标准打造自己的课程。

2)探索。高校要建立教师信息化培训体系,尤其是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在实践中,一方面要建设相应的教学培训平台,提供优质的能够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的教师培训平台,平台可以根据教师在培训中的学习情况,个性化调整推荐内容,使教师获得合适的符合需求的学习资源,以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和满意度。开发符合校情的校本培训资源,为教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提供资源保证。另一方面,要切实根据本校学科发展和本校教师的需求,开发适用于本校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深入考虑教师的成长空间,循序渐进地发展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并切实运用到一线教学中。

3)常态化。教学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组织多种措施,如项目、讲座、教学比赛、教研共同体、名师帮扶等,有效应用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能够将所学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应用到常态化教学中,持续关注新理念、新技术的发展,并尝试应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够顺应时代变化,不断丰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资源、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4)创新。教师切实用新理念新方法变革传统教学,各院校提供多种途径让教师实现自我增值。教育技术专业人员为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协助教师共同建设金课,协助教学管理者共同打造名师。

3  设计与开发高校教师应对在线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学者Koehler和Mishra在2005年提出“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CK)的概念,我国学者刘雍潜根据TPACK模型提出包括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三个部分的信息时代的教师能力结构,这三项能力最后综合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

教育技术对于教育学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它提出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模式[8]。针对在线教学,教师应该一系列教育技术教学技能:发挥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在线教学和未来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常态化,对教学资源进行设计与开发,研究在线学习特点,改变教学方式,快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面向大规模教学的在线教学平台并自如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切实做好在线教学的绩效评价等。为此,针对在线教学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课程需要区别于常规的教育技术技能培训课程,根据需求,课程内容需要包括三大主要模块:在线教学平台与环境、在线/混合教学设计、在线教学资源(以图文、微课等富媒体形式为主)。针对培训课程开发,需要结合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技术前沿,根据三大主要模块开发系统全面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课程,如图4所示。本网络课程具体建设在清华教育在线——优慕课平台上(图5)。

4  结语

疫情期间一学期,疫情之后师生返校一学期,从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各高校对于混合教学模式和在线教学模式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激励措施,说明新模式常态化成为当今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本研究在调研了教师对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需求的基础上,联合教育研究部门、教师能力发展部门,探索了一条适用于华南农业大学教师应对在线教学的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技能提升路径,并开发了校本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组织了一期教师教育技术线上系统培训,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Education: From disruption to recovery[EB/OL].https://en.unesco.org/covid19/educationresponse.

[2]王運武,洪俐,陈祎雯,等.教育应急治理及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困境、挑战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63-68,98.

[3]吴忭,胡艺龄,顾小清.高校新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属高校教师职前培训项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3):77-78,103.

[4]马宁,陈庚,刘俊生,等.《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6):3-9.

[5]陈向明,张玉荣.教师专业发展和学习为何要走向“校本”[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36-43.

[6]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25-129.

[7]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5(3):88-95.

[8]Seels B, Richey R C.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e definition & domains of the field[M].Washington, D. C.: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1994.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教育技术混合教学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