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双减”新政策,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2021-01-13杨建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4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双减

杨建萍

【摘要】在“双减”背景之下,加强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成长和班级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核心素养内容提炼“特色”班级精神、“自觉”文化生态、序列深化“课程化”活动等方面,围绕“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有效构建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双减;核心素养;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程化活动

在国家力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落实“双减”,如何在新时代要求下成为构建学校良好教育生态的中坚力量,如何进一步凸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地位,下面对此进行了探索。以下结合笔者实际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构建特色班级的具体策略。

一、根植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之魂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合作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优化学习环境,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真正起到以文化促教育的作用。

让每一个学生在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下展开学习活动,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班级荣誉感的形成有着不可小觑的效果。为此,基于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中坚力量,尤其是对于低学段的、还处于认知发展初期的学生来说,班主任要在特色班级文化的构建中起引领作用;而对于中高学段的学生来说,其大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对于班级文化构建的想法,可以让他们成为班级特色文化构建的主体力量,尝试让他们思索设计属于自己的“班级标志”“班级口号”,并基于此自主设计班级文化墙,展开构建特色班级文化的种种活动。如此,通过强化学生在构建班级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让学生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将文化建设之魂真真正正地内化于学生心中。

二、探寻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之术

落实育人目标和“双减”政策,班级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减”之下,“改革”是重要切入点,班级可以善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生情和学校特色,主动挖掘一些有价值、有内涵、有影响力的班级特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聚焦核心素养内容,提炼“特色”班级精神。聚焦核心素养内容,提炼“特色”班级精神是为了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应鼓舞学生保持高昂的斗志和积极进取精神。核心素养的内涵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班级精神的定格标志着班级核心要素的基本形成,要将班级精神成为一种渗透到学生言行举止中,则要将其落实到班级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悦”读班。班级确定天天阅读、人人“悦”读的班级精神,通过日常阅读和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阅读方向,拓展阅读视野。契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班级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价值取向,助力学生的生涯规划。如,“律己”班。学生严格落实出勤、考勤纪律,班干部带头采用民主集中制的方式制订考勤纪律评价表,规定学生的各方面纪律。并通过选举,选出代表小组监督与记录全班学生的行为与语言,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规范言行。以此,给其他班级做好示范。如,“德”优班。重点在培养具有良好品行的学生。班级文化构建中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分享古往今来道德高尚的典型范例,传播儒家、道家等经典文化。借助早自习或者周会的时间展开经典古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觉吸收其中精髓,自然而然就在心中生成道德标杆,并以此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志成为德行高尚的新时代学生。

(二)立足核心素养主体,培育“自觉”生态文化。自觉生态文化效果应该体现在学生文化自觉的学习生活生态上。班级文化有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就是通常说的物质文化,是班级里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布置陈列等,这些布置陈列营造了师生和谐的气氛。隐性文化主要包含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班级成员做到遵规守纪,自觉维护班级班规,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愿意去帮助别人,这种“自我管理”与“管理他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自觉意识,班级制度文化从而在自觉中形成。精神文化是一种引领班级正方向与正能量的巨大力量,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内驱力,对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激励作用。核心素养的主旨是全面发展人,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学生的班级文化自觉,只有在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文化生态中,特色文化才能生根发芽,核心素养才会开花结果。为有效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产生,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班级的主人翁作用,自觉学习、自我管理、自发探索。转变教师为主的班级管理策略,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

(三)优化核心素养序列,深化“课程”序列活动

班級文化建设活动不能只是停留在一次表演、一场“秀”上,有生命力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应该有范式,可以移植。应基于序列活动深化素养点,培育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课程化,优化班级活动的规范性、系列性和传播性。

如,“悦”读班。一年级到六年级,从主题方面:一、二年级感恩教育,三四、年级劳动教育,五、六年级国防教育;从自我发展方面:阅读内容从低年级的绘本到中高年级的经典诵读,诵读、理解分析能力不断提高。课程化内容除了课堂之内,还要更多地延伸到学生课堂之外生活当中。让学生在书本之外,在真知实践中获得的认识才是最深刻的。为有效构建“悦”读文化氛围,我们还可以基于学生的读书情况,开展“学生悦读”分享大会。在大会讨论上让学生自己把“读书的快乐”分享给其他同学、分享给父母;让学生把自己的“悦读”的有效方式传播给他人,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读书、爱上读书,以真正在全体班级内构建快乐读书的文化氛围。

实践证明,班级文化建设只有走上课程化的道路才能生生不息、大放异彩。特色班级文化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非体现在班级上的一个口号、文化墙上的内容,而更多地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语言与行动上,是要每一个学生将班级口号等文化内涵内植于脑中、外化于行为。

三、结束语

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是核心领导力量,去引领与团结学生共同构建和谐的班级生态文化氛围。学校在特色班集体建设方面可以做的还有很多,需要学校、教师去积极探索和实践。面对“双减”带来的新要求、新形势,于学校而言,这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伴随学生回归学校教育的背景,学校必须积极地去探索行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之有效的策略,切实为教育改革,也为“双减”工作持续深化、有效落实提供强力的一线行动支持。要想真正帮助学生“减负增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基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充分依靠和相信学生。唯有此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觉意识,构建出适合学生、学生喜欢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参考文献:

[1]文学芳.农村小学班级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21(46):22.

[2]牛婧.立德树人视域下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2021(28):227.

[3]任亚文.提升育人文化品质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构建城乡结合部学校“赏美教育”系统体系[J].试题与研究,2021(13):51-52.

[4]金晶.构建学生立场的班级文化——基于“文化润德”视角的班级实践探究[J].中小学班主任,2021(3):15-17.

[5]于婕.文化润德  重在显品——班级文化建设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班本策略[J].中小学班主任,2021(3):11-14.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策略
小学班级管理的艺术方法
浅析小学班级管理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