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班级管理,创建优秀班集体

2021-01-13李健湖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4期
关键词:班干部班级管理

李健湖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加强班级管理,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几种有效方法:做好学生的表率;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制订班级奋斗目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德育量化评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信心”;开展帮扶活动;树典型,学先进;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

【关键词】班级管理;优秀班集体;班干部;量化评分

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要把他们很好地凝聚在一起,培养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一项巨大而又艰辛的工作。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潜在的教育和榜样作用,这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密不可分。下面笔者谈谈加强班级管理,创建优秀班集体的一些做法

一、做学生的表率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常常认为教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很多学生都把教师当作崇拜的对象。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的确,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学生的一言一动都能在其中体现。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不可忽视的。高品格的教师会熏陶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富有魅力的人格,即使学生在长大之后,仍然会对其记忆如新。笔者在教育过程中努力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在各方面从严要求自己做出榜样,从而去影响学生。比如,回校不迟到,每天早上提早30分钟回校;看到地上有纸碎杂物,第一时间主动捡起来;进到校园、教室,主动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在此影响下,学生也能做到不迟到,文明有礼,不乱丢垃圾。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但能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起点,还能让学生更好地确立人生目标,当学生有了目标,他也就离成功更近了。教师的言行何修养,对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

班级管理工作是复杂又琐碎的,而班主任一个人力量是有限的。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培养一批得力的助手,组建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干队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让学生管学生,让班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时时、处处有人去监管。例如,可以安排班干部协助教师抓好上学、放学、早餐、晨读、午练、早操、眼操、课间、集会、活动等方面的纪律;安排班干部抓好課前准备、作业检查、卫生检查、安全监督、着装检查、图书管理、教学用具、课桌椅摆放、教室美化、评分登记及统计、点赞积分兑换等班级事务。班主任要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分工细化,落实责任到人,及时掌握班级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之间形成互相监督、互查互纠的风气,使坏行为无处可藏、坏风气无法抬头。

组建班干队伍后,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班主任要及时了解班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工作做得好的进行表扬鼓励,对做得不够好的提出建议,教给他们工作的方法,提高班干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并教育他们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和带头作用,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三、制订班级奋斗目标

要创建优秀的班集体,还要有制订班级奋斗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制订班级目标时要切合实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得到”,这样才能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例如,笔者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作为班级远期奋斗目标,把争夺“文明班级”和“书香班级”定为中期目标,根据学校计划和临时工作安排以及班级实际制订近期目标,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协商制订小组目标,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各自的奋斗目标。这样全班学生都参与制订,把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整合起来。学生有了奋斗目标,就会努力拼搏。如此便能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勤奋拼搏的班集体。

四、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德育量化评分制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在班级中设立“你追我赶”专栏,实行德育量化评分制度,把对学生各方面表现的评价都具体细化;实行加减分制,每周进行总结表彰,对获高分的或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点赞卡,兑换胸章。这些措施既能约束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自律的习惯,使学生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还能促使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向先进靠拢。下表为评分表的部分内容。

实行德育量化评分制度后,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有效,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等各方面都进行自我约束,变得积极上进。学生在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下,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良好的班风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功不是看他教出来的学生成绩有多好,而是首先看他教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一切皆空。所以,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把教会学生做人放在首位,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假丑恶。当然,一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长期的教育熏陶,逐渐形成习惯和准则。为此,班主任要对德育工作常抓不懈,把德育渗透到每一节课、每一件事、每一次活动当中,通过班会课、主题活动、学科渗透、日常谈心、环境氛围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做到有爱心、细心、耐心、信心

(一)有爱心。爱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所以教师要关心、爱护和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问题生”。对“问题生”要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关心孩子的最细微处。例如,留守儿童小怡因为父母远在广州工作,在课间时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掉眼泪。了解情况后,一方面,笔者经常对她嘘寒问暖,给予她慈母般的爱,让她多参加班集体活动,使她在活动中感受到教师和同学对她的爱。在发现她的声音特别甜美之后,还让她主持主题班会,出色的表现还为本班获得主题班会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另一方面,与她的父母保持联系,及时汇报她的点滴进步,与她的父母一起对其做心理疏导。慢慢地,她变得开朗活泼起来,再也不哭了。当然,在关心学生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做到爱而不溺,既要做个“慈母”,又要做个“严父”,这样才有利于形成一个温暖而又不涣散的班集体。

(二)要細心。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班主任工作要认真细致,要勤访勤查,通过家访、观察、谈心等渠道,深入了解学生,留心学生的言行举止,密切注视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发现好的及时表扬,坏的及时教育纠正,把“不良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促进班集体健康发展。

(三)要耐心。对犯错的学生,教师不能采取粗暴的批评和处罚等方法,而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不逆反而诚心接受。班主任要耐心地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以理服人,使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有一次,学生小周的家长打电话来投诉,说小岑中午在放学的路上欺负小周。下午回到学校,笔者没有粗暴地批评和处罚小岑,而是先找他俩了解事情的经过,才知道小岑是因为昨天小周不小心踩了他一脚没有道歉而想报复小周。对此,笔者先教育小周以后发生这样的事要主动向别人道歉,然后耐心地给小岑讲道理,教育他要学会宽容和换位思考,并讲清报复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向小周道歉,两个学生最终握手言和了。

(四)有信心。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每一位学生都能发光发热。班里的小仲原来特别调皮捣蛋,上课讲闲话,作业马虎,爱跟教师唱反调,自以为是。对此,笔者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他特别乐意为班集体服务,于是,便选他做卫生管理员。从来没当过班干部的他被封了“头衔”之后,高兴得又蹦又跳,工作也非常积极和负责,下课就在教室内外巡查,发现地面有纸屑,便弯下腰一片一片地捡起。对于他关心集体、讲究卫生、工作负责的精神,笔者特意在班上进行表扬,并奖励他点赞卡,同时让其他学生学习他的精神。得到教师的表扬后,他表现得更加积极,在小仲的带领下,教室内外变得干干净净,连续两个月被评为“文明班”。慢慢地,小仲不但每天很早回校帮忙搞好班级卫生,也开始专心听课和认真做作业了,在段测中,还考取了90分的好成绩。他把奖励的几枚胸章挂在胸前,心里乐滋滋的。之后,他再也不和教师唱反调了,课上积极举手发言,变得更加关心班集体了。

七、开展帮扶活动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可以开展帮扶活动,并制订相关帮扶评比制度。首先,班主任可结合学生的学习、性格、爱好、人际关系、家庭情况、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帮扶小组,分组时尽量做到平衡分配组合,让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让组员间互帮互学,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班主任每月进行小结,并评选出“文明小组、进步小组、学雷锋小组、学习优胜小组”等进行表扬奖励。这既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创建一个健康快乐、团结拼搏的班集体,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其次,开展“一帮一”互帮结对活动,让优秀生与后进生结成对子,让优秀生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帮助他们纠正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当他们的“小老师”,辅导他们学习,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班主任每月进行小结,评选出“优秀对子”进行表扬奖励。这既使学生在活动中达到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又密切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班级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

八、树典型,学先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首先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要引导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好榜样示范,还要发掘各个方面的榜样,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在班级设计“榜样专栏”,把在某一方面有突出优点的学生的照片都贴在墙上,并分别授予他们“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习之星”“助人为乐之星”“爱集体之星”“文娱之星”“体育之星”“卫生之星”“智多星”“书法之星”“朗诵之星”“博学之星”等称号,让学生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可爱之处,能够传递正能量,并以别人为榜样,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促使班级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班风。

九、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活动。而教室就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最佳舞台,班主任可充分利用教室这一平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不同形式的教育内容,并专门设计“榜样专栏”“佳作欣赏”“你追我赶”、名人名言、班务公告、“光荣榜”等版块。让教室的墙和黑板报都成为学生无言的导师,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积极进取、勤奋好学、关心集体的良好风气。此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例如,开展书画、演讲、体育比赛,开展学雷锋活动、诵读经典、感恩教育、环保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红领巾“创未来”、“我的家乡春节民俗活动”调查体验、“五一”劳动节、捐赠爱心压岁钱、“10.1我为祖国庆生”“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总而言之,营造优秀的班级是一项艰巨繁杂而又意义非凡的工作。但只要真心想做好,用心去做好,就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并干得出色、干出成效,进而培养出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吴宝香.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2):205.

[2]阿拥.浅淡班主任班级管理探究[J].中国教工,2021(25):45.

猜你喜欢

班干部班级管理
实习班干部
实习班干部的妙用
竞选班干部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竞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