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融合

2021-01-13曾行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4期
关键词:分层设计初中微课

曾行行

【摘要】信息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强调实践性。而微课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依据人们的认识规律,碎片化呈现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微课”的设计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实现微课与课堂的高效融合。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分层设计;高效融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微课与信息技术课堂高效融合,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图文并茂,音频同步,突出易错点

初中信息技术课主要传授基础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会先针对本节课中的重难点和易错点进行讲解,这时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提供重难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自主观看微课中,提升对易错点知识的理解效果。

例如,在以操作为主的课堂上,教师把重、难点和易错点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课,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快速掌握制作技巧;而基本技能较弱的学生则通过反复操作来掌握的同时,更好地巩固基本技能。但是,对于一些基本技能非常弱或者粗心大意的学生来说,依然无法从微课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在表格中输入数据》中的知识点“为单元格设置下拉菜单”,这是一个易错点。因此,笔者演示一次后让学生自行观看微课。在巡堂过程中,有些学生说自己明明是根据微课提示的步骤进行设置,但是始终没有出现下拉菜单,只有一排选项。因为学生观看視频时,忽略了一个细节:输入的逗号必须是英文模式下的,如果是中文模式下的逗号是不能出现下拉菜单的。

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对于易错点要多花心思,不仅要记录操作过程,也要加上鼠标点击提示,配上图形或者文字及语音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进行学习,对易错点也会多加思考和重视,还能随时暂停、快进,以适应自己学习的进度。利用微课的便捷操作再现了教师的操作细节,攻克重难点,让学生快速地掌握制作技能。

二、分层设计,引导思考

微课运用某一知识点为目标,具体阐述某个知识学科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微课主要是为本节知识服务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往往能通过学习本课的微课拓展到其它内容,获得意外的收获。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微课播放到第四步:选择第1帧,单击鼠标右键,然后选择【属性】,打开帧的属性面板。选择补间方式为形状。

有些学生提出“可以选择动作吗?”笔者鼓励学生试一试。学生完成作业后,重新回到这步,把补间方式改为动作,却发现图形没有任何变化。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发给学生另一个微视频“制作动作补间动画”,学生明白了:制作动作补间动画使用的图形,首先要转换为元件图形,再插入关键帧,然后确定起点和终点位置(第一个关键帧和最后一个关键帧),最后创建动作补间动画。学生通过微课的提示,自主探索,就能拓展延申学习。

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微课视频的分层设计,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在提高教学精准性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认知。特别是在实践性知识新授课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地给学生播放微课,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简单的基础操作外,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深层思考,拓展学生的眼界。分层微课视频既能增强教学的精准性,也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三、备课充分,适当延伸

考虑到课堂时长、学生接受能力等因素,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考虑普遍性,以本节课的知识为主,适当增加简单的拓展。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电脑的网络设置》中的“如何设置电脑的IP地址呢?”这个知识点时,笔者使用了微课教学。内容为:以 Windows7为例,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然后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R)】→【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属性(R)】,可以查看或者修改电脑的IP地址。大部分学生按照这个方法进行操作,但有学生就提出:这种方法步骤繁琐,不够简便,有其它方法吗?笔者一听,立刻播放微视频“使用DOS命令ipconfig来查看”:DOS命令要在命令窗口输入。单击【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可以进入命令窗口。在命令窗口输入config命令并按回车键,可以看到本机的IP地址。这种方法确实比教材的操作要简便,容易记,学生也比较容易掌握。

在智能时代,学生对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追求简便快捷的操作方法。面对好奇心饱满的学生,教师要不断充实更多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知识,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微课视频,对教学内容做适当延伸。虽然延伸部分不要求全部学生掌握,但可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作好铺垫。

四、正常教学为主,微课为辅

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的生成性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例如,部分学生过分依赖微课。微课主要是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因此,在课堂上针对这些知识点,教师都会先讲解,然后让学生观看相对应的微课。结果就产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在遇到不懂的地方不再独立思考,不去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懂就看微课,不会就找微课;甚至有学生不再听教师讲解而盲目依靠微课。过于依赖微课,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动力和学习的兴趣。这反而达不到微课辅助教学的作用,更不利于教学的思考和改进。所以,在课堂上,要提倡学生先自主探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自己的理解尝试操作,之后在规定的时间给学生观看微课。如此,学生就有目的、有需要地主动去找微课,以解决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不再是简单的模仿。

微课是以学为主,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是课堂学习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微课可以辅助教学,但是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用微课激活课堂教学的现场感,用课堂导向微课资源的系统化,才有利于提高微课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微课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到信息技术课堂之中?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让课堂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李琛.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再构与拓展——以“多变的文字”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41-43.

[2]张晨.浅谈“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 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3]张凤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1):125-126.

猜你喜欢

分层设计初中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教学分层设计与反思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初中英语作业分层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