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2021-01-13李冬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4期
关键词:财经素养教育意义小学生

李冬萍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之中,公民财经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公民个人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整体国民财经素养水平,关系到市场经济发展和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但我国财经素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发展缓慢。因此,为普及财经意识,提升全民财经素养,从小学生开始培养他们的财经意识和素养有着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意义

从国家课程方面来看,目前,我国与财经教育相关的经济学教育课程主要在高中阶段开设,但小学却涉及很少。为推动教育观念与方法的改革,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就必须进行校外实践教育。而在小学中开展财经素养校外实践教育,有着重要且长远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小学课本当中开始渗透一些经济学教育知识,通过融合的方式出现在数学和《道德与生活》两门学科。可以看出我国提高公民财经素养的决心和力度,顺应国际发展趋势和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也为我国未来财经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一、国外财经素养教育现状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涉及财富问题,对于财经素养的认识从一开始狭隘的“金钱观”到后来财经素养成为核心的素养并在学校展开财经素养教育。2012年,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多了一个维度——“财经素养”测试。2015年,美国推出的《K-12个人财经素养教育国家标准》中就提到了就业与收入、消费与储蓄等内容;在澳大利亚出台的《消费者和财经素养的国家框架》中,则提到了收入和消费支出在知识和理解、能力、责任感与进取心三个层面上的内容;加拿大金融消费者管理局(FCAC)也为学生制订了全面的学习计划,为学习者提供了基本的收入与消费信息和财务管理工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学习管理个人财务,并树立起对财务决策所需要的信心。

二、我国财经素养教育的意义

(一)实现个人发展

财经素养教育中,学生可利用自身在校学习到的计算利息、理财投资知识以培养自身的财经思维,并运用在校外正确的决策。在资源短缺的时代,社会资源配置很大程度上要个人争取。因此,需要个人掌握好一定的财经、经济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学生熟悉了财经思维后,在日常生活中会对数字、交易等会更敏感,从而更加理想、科学地消费和投资,做出相关的理性决策,避免盲目。比如,“双十一”购物节时,很多人往往因为价格比往常便宜了一些就加购了许多日常用不上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买回来之后被冷落或束之高阁居多,造成了浪费。面对这些抉择时,学生就可以运用财经素养教育中培养出来的财经思维进一步思考,权衡利弊,做出最优选择,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另外,财经素养能影响学生在财经素养教育的校外实践中的责任心和信心,以及影响学生对生活和时间安排,对学会用财经思维解决问题,建立正确的“三观”,实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深远意义。如,在面对不同的理财方式时,学生作出选择的决定前不但要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分析权衡各种理财方式的收益与风险,也要具备一定的信心和心理素质。学生理财的过程,就是财经素养一个很好的实践。对学生而言,过程比收获更加重要,理财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为了更好地支配使用钱财而锻炼掌握计算时间成本,学会独立自主地进行管理,也能锻炼其思考决策能力,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维系家庭和谐稳定

全面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始初步了解经济金融领域,学生可以萌芽对财经知识的兴趣,逐渐养成财经思维,对家庭消费支出和投资产生帮助。当前我国总体经济向好发展,家庭收入也逐步增加,家庭财富增长后则自然提高了消费支出,便很需要财经素养和知识来对这些可支配财富合理安置、投资。目前投资方式越来越多,不单单只限于以往的银行存款那么单一,财经素养教育可以使公民在消费时和对家庭财富进行投资时更加理性合理。学生提高财经素养,掌握财经经济知识,能够更早地参与家庭决策,为家庭投资提高参谋,推动家庭参与创业活动,优化家庭资产配置,促进家庭财富积累。如,家庭投资时多一人参谋,就多一份力量,思考得多一些、成熟一些,由于集体决策而得出的决定,投资失败的几率也会减少。很多家庭出现关系破裂、经济纠纷等多半因为经济矛盾,个人独断专行,当投资失败后引发了更大的矛盾、纷争,诸如此类事件屡见不鲜。但如果投资是家庭成员共同决策的,首先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更加考虑周全、理性,即使出现了风险或者投资失败,也由集体承担,家庭成员也因同舟共济的属性而变得更加和谐,共同抵御风险,保护家庭的稳定,维系家庭长久和谐,增强幸福感。

(三)促进社会发展

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社会经济发展也从以前的快速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高质量发展时代将是产业结构大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资源配置整合大调整的时代,马克思曾提出,每个人都是“经济人”,每一位人拥有良好的财经素养,可以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无疑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基础。如此说来,家长重视对学生财经素养的培养,学生对财经相关专业知识感兴趣,尽早接触财经知识,养成财经思维是很有裨益的。国家也鼓励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存在校园贷等不合法贷款,若学生在这之前有财经素养方面的教育,对这类诱惑的风险有了深刻的认识,则在作出选择时会更谨慎,风险性更低。这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国家经济稳定繁荣。

三、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途径

在当前背景下,加强素养教育对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财经素养教育要提前进行,要从娃娃抓起,要用系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确保收到良好的效果,避免揠苗助长。因此,个人、学校、家庭三方面都有责任,都应该为此付出努力。

(一)学生个人方面,对生活中的各类事物都保持好奇心,特别是财经、经济一类。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思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尝试弄懂事物发展背后的经济原理。学会管理和做决策,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做到劳逸结合,用好自己的零花钱,保证每一笔开销都用到实处,为自己带来收益。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教育培养人的基地,要有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紧迫感,研究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增加开设财经、经济知识的理论课程,做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从各类社会现象中看出经济原理,学会基础、普通的分析、调研技能,系统地帮助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融合,用财经的思维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规划好自己的时间、金钱、机会等。

(三)家庭方面,家庭是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校外实践的组织者,要高度重视财经素养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的财经素养理论运用到校外实践当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尊重家长的劳动成果。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一些财经活动,面对财务生活,在家庭投资、消费上让学生有存在感、参与感,参与决策,明白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做得怎么样。

四、结论

财经素养教育校外实践可以让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到的财经思维和基础的财经知识,运用到校外实践中,面对选择时能做出正确的财经决策解决问题。财经素养能影响学生在财经素养教育的校外实践中的责任心和信心,以及影响学生对生活和时间安排,学会用财经思维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实现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有着深远意义。温室培育不出参天大树,风平浪静训练不出好水手。因此,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都重视财经素养教育,给学生创造一个专业、实用的财经素养教育环境及校外实践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运用财经素养在校外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岳昌君.财经素养教育何以变得更重要[J].全球教育展望,2018(1):56-67.

[2]腾讯教育.国内首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在京发布[OL].http://edu.qq.com/a/20180124/019521.htm.

[3]陳启山,李文蕊,黄彬彬,等.PISA财经素养测评对我国财经教育与财经素养研究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7(3):6-15,28.

猜你喜欢

财经素养教育意义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形势下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渗透及实现
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自我修炼
浅谈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行为—认知”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让健康向上的通俗歌曲走入高中音乐课堂
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的开展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