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交际测试为驱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

2021-01-13王金贵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2期
关键词:反拨作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摘 要] 现有文献针对测试,尤其是在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和弥补教师跨学科能力方面的研究不足。交际测试强调在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在真实的环境中输出语言,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交际测试驱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的以教学驱动学生学习的缺陷,变教师主动教和学生被动学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弥补教师跨学科能力不足的缺陷,实现交际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达到培养合格商务英语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商务英语;交际测试;反拨作用;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 王金贵(1974—),男,黑龙江通河人,硕士,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与商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2-0035-04   [收稿日期] 2021-07-19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关于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的研究。学者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探索“市镇—学人”互补合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从内(校内)到外(社会)的变化,打破了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自身特色[2],建构课程、教学与评价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使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更加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3],更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商务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在实施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把握相应的教学原则,科学设计商务英语教学的过程和活动,通过控制话语生产的原则,实行关联内容的沉浸式教学模式。[4]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使商务英语教学逐渐摆脱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三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通过校企共同制定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打通培养通道,避免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相脱节的状况[6]。四是商务英语体裁和话语研究。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基于体裁商务话语相结合[7],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索出一条操作性比较强的培养路径。五是“商务英语”课程建设的研究。“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上,实现在用中学,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打破传统课程建设重内容、轻应用的观念,提出“顶石”课程建设理念,从而使课程的设置不受学科领域的局限[8]。六是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的关键,因此高校应设定职前教师准入条件,加强在职教师专业培训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并运用多维度合作教学和项目团队促进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9]。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商务英语研究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师发展,最后落实到教学,几乎涵盖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商务英语”课程测试的研究不足,在于没有把课程测试和商务英语教师能力构成联系起来,在整个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了关键的一环,阻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交际测试及其反拨作用

由商务英语教师的语言学知识、商务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等构成的综合知识成为影响“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大部分是由英语教师转型而来,大多缺乏跨学科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商务英语教师跨学科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需要,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前端(教师教学)驱动中端(学生学习),以终端(成绩测试)检测中端学习效果的模式,即以教师的知识水平驱动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前端和中端,忽视终端,教师的水平和能力成为教学效果的保证。

测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成绩测试和水平测试。成绩测试指的是诸如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课堂测验或单元测验。水平测试不针对任何特定的课程,是为了测试考生是否达到了某种语言水平,例如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和专业四级、八级考试等。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专业四级、八级等水平测试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成绩测试的研究比较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过程,轻视测试评估;注重考试环节的监控,忽视测试内容的建设,达不到检验和促进教学的目的,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交际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其中包括语法能力、心理语言能力、社会文化能力,以及判断语言使用概率的能力[ 10 ]。交际测试既要考查受试者的语言形式知识,又要考查其在有意义的语境中能否恰当得体地使用这种语言,其侧重点是考查在社会语言场景中轻松有效地进行交际的能力[ 11 ]。交际能力包含三方面的因素,即话语规则、语言知识的社会语义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12 ],而社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是交际测试的主要目标[ 13 ]。传统的测试通常侧重于语言本身,而把语言情景、社会文化环境及语篇割裂开来,把相互关联的语言体系分离成为孤立的语言项目,从而使语言的诸多重要特征,如功能性、社会性、组织性、结构性、交互性等丧失殆尽。语言能力(或语法能力)本身并不代表受试者的交际技能,而孤立语言项目测试甚至不足以检测学生的语言能力。可见,交际测试的侧重点是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契合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

任何一种测试都会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反拨作用。反拨作用是指语言测试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效果和作用。语言测试效度衡量的首要标准是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4 ],测试对教学和学习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其关键点在于测试的内容设计是否合理。教学与测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3P反拨效应模式,即教学活动包括测试的参与者(participants)、测试的过程(process)和测试的结果(products)[ 15 ],关注测试对教与学过程产生的影响,即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测试放在整个教与学中进行整体考查。因此,在传统教学中,测试只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檢测,而以交际测试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则侧重于测试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影响,从而形成终端(成绩测试)和前端(教师教学)、中端(学生学习)的正相关关系,促使教师以交际测试为准绳设计教学活动,以任务型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形成正面反拨作用。

二、交际测试对教师教学的反拨驱动

通过前文论述可知,交际语言测试侧重对语言行为的测试,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成绩测试。但交际测试不同于成绩测试的是它不仅要测试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还要测试学生在各种交际情景和不同语境中恰当运用所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并力求它所提供的情境要尽可能地与语言运用的客观实际相一致,以最大限度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测试中的任务不是虚构的,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存在。在交际测试的反拨作用下,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布置真实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团队合作中加强商务技能的训练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弥补教师综合能力的不足,补充实训条件的欠缺,达到培養目标的要求。

在图1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授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水平,而终端成绩测试如果仍然采用对所教授内容语言知识等静态观测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方法,那么其结果就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并且在教学中还会出现知识衰减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依赖于教师的水平与能力,如果教师能力达不到前文所述的复合能力,学生就不能掌握应有的综合知识,达不到运用商务技能进行跨文化沟通的目标。

在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交际测试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是通过终端测试驱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布置交际任务,学生则以交际理念进行任务型课堂学习和实践,通过动态观测点来弥补教师能力的不足,达到以终端测试为导向,驱动教师教学和学生熟练掌握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和商务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扮演任务下达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角色扮演者、实践者和学习者。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而学生可以通过个体或团队完成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无限获取知识。最终,终端的交际测试促使学生采用各种途径加强交际能力和商务技能的培养,从而弥补教师能力和水平的不足,达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

以交际测试为驱动的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在于课程测试内容的建设,可通过课程题库建设予以解决。课程题库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果,因此,基于交际测试理念,商务英语专业课程题库建设需要顶层设计,进行课程团队立项,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课程题库建设。测试不仅要着眼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查,更重要的是把包含文化特征的语料,以及要履行的任务置于特定的语言场合和环境中,让学生尽可能复制出真实场景中语言交际所具有的特征,通过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作,评估他们在特定场合使用语言和商务技能的能力,从而指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在设计题库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项目中,加强团队合作任务能力的测试,对学生交际能力的评估应建立在对项目中若干接近或重现生活任务的履行上,达到使用语言的目的。二是测试材料要取材于商务实践的真实活动,体裁应涉及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任务的设计应从真实工作场景出发,找出在特定场合及环境中语言交际的运用条件和特征[ 11 ]。三是注重输出性商务技能的测试,学生在特定的商务情景、社会文化、情感、功能等因素制约下对语言进行综合性的运用,输出多种语言功能特征和多种社会语言特征。在测试中,学生的语言输出要包含和体现商务交际语言的多种特征,并尽量反映商务测试的构念。四是注重考查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尽量反映商务话语的交互性质,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商务交际中[ 16 ],充分体现商务话语的特点,准确反映学生的实际商务语言交际能力。五是测试效度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商务交际服务能力,反映对商务行为和结果的选择。总之,以交际测试为驱动,弥补“商务英语”教学的不足,才能培养出具有能力,同时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背景,熟悉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综合性人才,尤其是“走出去”所需要的既懂外语,又懂管理、资本和国际市场的新型外贸人才。

三、结语

采用交际测试驱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是可以以测督学、以测促教,促使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优化任务型教学模式,弥补教师水平不足,转换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变被动为主动,根据终端测试要求加强对所需能力的训练。二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动机,以此促使学生加强对语言的学习、对商务技能的训练、对文化的融通掌握,从而达到“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杜洁,姚键.服务型学习:城市型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途径[J].外国语文,2011,27(S1):123-

126.

[2]舒薇.基于需求分析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2014,30(4):175-179+187.

[3]严明.“课程—教学—评价”相一致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15(5):95-98.

[4]陈洪富.基于关联内容的沉浸式教学:本科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外国语文,2013,29(4):158-

160.

[5]张曼.多模态教学模式下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路径探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180-182.

[6]韦名忠,龚永红.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途径探析——基于校企合作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4(5):77-

78.

[7]严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建构研究——黑龙江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外语研究,2014(4):29-34+76-77.

[8]佟敏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以黑龙江大学《商务计划》“顶石”课程设置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15(5):41-46.

[9]甘利.基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4(5):29-32+77.

[10]HYMES, D.H.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 In J. Pride &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Selected Readings,1972:269-293.

[11]王金贵.BEC交际语言测试对商务英语阅读考试的启

示[J].商场现代化,2009(11):184-185.

[12]MUNBY, JOHN. L. A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75.

[13]CANALE, M., SWAIN, M.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1980 (5):76-87.

[14]MORROW, K. Evaluating Communicative Tests[C]//Anivans.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Language Testing, Singapore: SEAM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1991:111-118.

[15]ARTHUR, HUGHES.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9.

[16]李傳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BEC交际口语测试浅析[J].外语教学,2003(1):63-65.

Communicative Testing as a Driving Force to Cultivate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WANG Jin-gu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est evaluation is now inadequate,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talents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business English, and is reluctant to the study of the backwash effect of testing on teaching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ability of teachers. Communicative testing emphasizes that students can output language in real environment through teamwork in the project so a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refore, the teaching model in terms of dri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communicative testing can make up for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of dri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teachers’ tells. It can transform the situation of teachers’ active teaching and students’ passive learning into that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to make up fo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lack of interdisciplinary ability, and realize the positive backwash effect of communicative testing on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qualified business English talents.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 communicative test; backwash effect; teaching model

猜你喜欢

反拨作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雅思口试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题型调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谈网上阅卷对英语试卷书面表达分析的反拨作用
四六级听力调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