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翻译教学中体现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

2021-01-13肖岚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52期
关键词:翻译教学中国文化

[摘 要] 外语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之间无论是贸易往来还是政治外交等活动都需要外语翻译的帮助。政治话语翻译在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和合作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中国政治话语不仅代表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中国社会独特的政治事物和现象,也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翻译教学中,需要对政治话语的翻译重新定位。翻译教学者必须借助政治文本的翻译来宣传中国社会政治理念,抓住新时代政治经济发展新机遇,让世界对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 翻译教学;中国文化;政治特色;政治话语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项目“生态翻译视域下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俄译策略研究”(2019SC0014A)

[作者简介] 肖岚婷(1984—),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中东欧语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52-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4-22

一、在翻译教学中融入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的,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深厚文化底蕴,各个国家的语言因其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在翻译中只注重字面意义,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内涵或社会文化研究意义,就不能真正对语言进行理解与运用。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中国政治话语融入翻译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独特的中国政治理念。通过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将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带向世界,既有利于稳定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也有利于中国应对西方文化的渗透,保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纯粹与传承。

(一)传达中国政治文化

语言在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下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对中国的政治文本进行准确的翻译,需要译者对中国的政治工作环境和文化研究背景有深刻的理解。因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环境和政治理念与其他国家有很大差异,同时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目前的翻译课堂上,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单词、短语和语法的正确翻译上,过于注重对语言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和政治理念的传达,对学生的翻译形成约束,学生积累了大量词汇,但是在实际翻译中却缺乏准确理解语境的能力。因此,将中国政治话语这一元素融入翻译教学的课堂,一方面能够使学生接受外语翻译能力的深度训练;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境,使译文的内容和原文意思更加接近。同时,对学生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翻译工作中做出更精准的翻译,以展示独特的中国文化发展特色和政治理念。

(二)培养正确的思想意识

中国政治话语既是中华文化和中国政治理念的传达,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翻译课堂的教学中融入政治文本的翻译不仅是一种教育创新,还能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理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世界局势正在加速演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亟待将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教学融入课堂。此外,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化,常常会接收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心理会出现很大变化,因此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需要引起教师和学校的重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如果将中国政治话语融入翻译课堂,所学习的中国政治话语将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对学生思想的侵蚀,进而加强党的领导,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信心[1]。

(三)创新翻译教学方式

将政治文本的翻译融入翻译课堂可以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能够优化翻译课堂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和信心。目前在国内的翻译课堂上,仍然沿用教师主导的教育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解决学生的困惑,掌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用教师教授的方法进行翻译技巧的学习和锻炼。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对学生的翻译能力产生很大影响。随着社会对翻译要求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因为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就要在实践中积累足够的经验。由此可见,在翻译课堂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既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翻译课堂教学的实际工作效率,又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二、中国文化及政治特色在政治文本中的体现与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实现文化“走出去”,让世界对新时代的中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外宣翻译无疑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特征和外文翻译策略,也会对其融入翻译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特征

政治词汇是指政治领域中所使用的表达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词汇扎根于中国,并且具有特定的政治內涵,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政治文化特色的词语表达,它是在中国政治的行进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背景和政治事件中一步步形成的。它体现了中国的政治立场、观点和理念,通常会在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或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该平行语料库中的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一般具有原创性、概括性、时代性、通俗性等特征。由于目前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外译中英译本最为广泛,因此,本文示例将以英译词组为主,但其特征及方法适用于各个外译语种。

1.原创性。中国的政治词汇充满中国特色,很多词汇在国际上都是首次提出的,原创性特征明显。例如,“三大战略举措”(Three Strategic Moves)、“五大发展理念”(Five Development Ideas)等。这些词语的翻译方式在保持译文流畅性的基础上,也保留了中国的政治特色。另外与之对应的译文,也具有特定的内涵,往往形成特殊概念。这样的政治词汇让目的语读者能够感受中国政治文化的特色,也有利于宣传中国话语。

2.概括性。中国特色政治词汇通常由简洁、凝练的词或词组构成,由四字或八字构成的较多,具有高度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这些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也常使用缩略语、数字词等,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例如,“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两个一百年”(Two Centenary Goals)等。因此,对应的译文也具有高度概括性。这种概括性特征,与汉语的语言特点密切相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智慧。

3.时代性。政治词汇是与时俱进的,它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因此,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的变化。这些时代变化会导致一些新的政治词汇的出现,例如,“中国梦”(The Chinese Dream)、“四风”(The Four Malfeasances)等。这种时代性特征,正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快速发展变化在政治语言上的表现,同时这些具有时代性的话语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通俗性。中国特色的政治词汇大多源于生活实践,离不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政治词汇具有明显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特征。例如,“拦路虎”(barriers on the path ahead)、“牛鼻子”(critical problems)等。这些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词汇展示了中国政治话语的通俗性和形象性,体现了中国特色政治词汇与人民群众生活的密切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一种体现。

(二)对翻译教学实践的启示

在对领导人重要思想著作翻译时,对翻译者的要求既包括了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又要坚持忠于原文的表达原则。在强调中国话语、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对中国特色政治词汇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教学的实践具有诸多启示。

1.政治外宣翻译有着高度的政治性,对译文的忠实性要求很高,因此在教授学生如何选择翻译策略时,应当始终把文本的政治性、忠实性放在首要位置。这决定着学生的翻译实践质量和准确性,也是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政治的首要前提。

2.在进行外宣翻译时,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指导理论和翻译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翻译的目的性等诸多因素。例如,如果该文本的英文翻译目的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治国理念,传达中国的政治决策,那么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可以尽量选择直译,以达到精确反映中国特色的治国理念、政治词汇和政治话语的目的,从而让世界对中国的政治特征更为了解。

3.通过对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和政治文本的翻译,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色和差异。为了在翻译的文本中保留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采取异化理论进行直译。尽管教师在帮助学生选择翻译策略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翻译策略与方法,这也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仍然应当有所偏好和侧重。

三、将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通过翻译政治话语融入课堂的策略

中国文化形成于独特的東方文化之上,与其他语言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这种情况下,为将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通过政治文本翻译引入翻译课堂,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和措施。

(一)教师需转变自身的翻译理念

中国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也是中华民族给世界带来的珍宝。立足当下的发展趋势,要发展新文化就要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教师在人类文明中,既担当着文化承载者的重任,又是文化传承中的传递者。面对新的时代要求,面对新的教学背景,教师要主动改变教学理念,树立政治翻译观,即在进行翻译时需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2]。同时,主动丰富和提升个人学识和政治见闻,尤其需要对国家的政治文化理念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文本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授课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政治理念的热爱,从而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从应付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譬如教师在讲解某个政治话语的翻译时,可以直接从一些政治文本中摘取短句,然后讲解剖析需要教授的字、词、句,或者以动画的形式将一些政治话语元素展示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学生对翻译知识的记忆,有助于学生巩固对政治话语及其翻译的印象。

(二)教材需增加有关政治话语的翻译内容

文本是教育的基础。在翻译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的根本方法是在教材中加入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内容,使学生更清楚、更有目的地学习中国文化和政治文本。以英语为例,我国高校使用的许多汉英翻译书籍往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书面语言为基础,因为汉英翻译教学是建立在学习西方语言文本基础上的。但是,为了在翻译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政治话语,首先必须在翻译教材中加入一些中国政治文本方面的素材,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及学生对中国政治理念的重视,还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因此,教材的编撰者需要正视政治话语和政治文本的重要作用,在翻译教材中适当融入有关中国政治理念的内容,甚至可以插入一些较为重要的政治文本供学生进行翻译学习和练习[3]。

(三)学校增设政治文本翻译的学习课程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一种文化冲突。语言翻译的目的是打破语言障碍,实现和促进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从而实现文化移植和文化融合[4]。因此,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政治特色,学校应该开设与之相关的政治文本翻译课程。在此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加强交际性文化翻译的教学,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和中外政治文化的比较,学生从政治话语研究的语境中学习翻译,既能够研究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和个性,又能够探讨中国文化与政治决策翻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从而在真正的政治文本翻译实践中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和语言表达的差异,最终使自身翻译能力得到提升,实际交流能力得到锻炼。

(四)學校重视政治文本翻译实践平台的开发

政治文本翻译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开发政治知识资源中,需要重视对现代媒体的利用,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断努力构建交流互动平台。在实践资源构建中,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现有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并不断实现信息化建设,提高技术水平。在网络资源整理中,需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参考,增强交互功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作用。在教育资源网站建设中,需要注意增强网站资源的有效性,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将政治文本的翻译作为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活动的方式,搭建平台,使其能够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四、结语

中华民族根植于中华大地,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她不仅是中国的瑰宝,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必须将如此绚丽的瑰宝介绍给全世界人民。政治文本的翻译需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环境为背景,同时体现中国特色的政治和文化现象。译者应考虑外国读者的接受程度,同时尊重中华民族文化,捍卫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翻译教学中,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才能使中国文化和政治特色更好地融入翻译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中国政治理念和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赵琦.权力话语理论视域下政论文英译策略——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双引号词语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2(4):128-133.

[2]刘媛.英汉翻译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究——评《英汉翻译教程新说》[J].中国教育学刊,2017(7):123.

[3]陈哲敏.中国茶文化外宣翻译与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7):365-366.

[4]陈甜.中国文化“走出去”翻译方法研究——文化翻译的可操作性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7(2):204-208.

Chines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Embodied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Taking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Translation as a Medium

XIAO Lan-ting

(School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Languages, Chengdu Institut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31, China)

Abstract: Foreign languages play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exchange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trade exchanges and political and diplomatic activities between countries Chinese political discourse represents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reflects the unique way of the Chinese thinking, expresses the unique political things and phenomena in Chinese society, and show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Therefor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it is necessary to reposition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Translation teachers must use the translation of political texts to publicize Chinese social and political ideas,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and let the world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nd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Chinese cultur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political discourse

猜你喜欢

翻译教学中国文化
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