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的教学策略

2021-01-11王春梅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识字方法识字教学

【摘要】本文阐明集中识字、部件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等识字方法的主要特点,并以识字环境创设、识字兴趣培养为切入点,论述提高识字能力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升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识字方法 费曼学习法 思维导图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11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对学段目标与内容提出要求;在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对学生的识字量都有明确要求,分别是1600字左右和2500字左右。由此可见,识字、写字依然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学生的识字量会影响其今后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生身边的教育资源,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索

基于汉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小学识字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部件识字;三是分散识字;四是注音识字。其中,集中识字法,现已发展成“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的完整教学体系。

“集中识字法”就是以“字形”为识字难点的突破点,让学生优先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汉字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通过分类可以组成许多汉字,进而形成“字带字”的延伸拓展模式。

部件识字法,现已发展成“部件识字和语言训练系列化教学体系”。这种识字方法首先把汉字结构分为整字、部件和笔画三个层次,然后给部件定名并明确其在汉字结构中的位置,最后依据书写规则和习惯,清楚表述一个汉字的组成部件是通过怎样的先后顺序组成合体字的。

分散识字法,主张随课文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其突出特长就是有利于学生掌握字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新词。因此,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词语和句子的学习已融入其中,對所学的字掌握得比较全面,这正是分散识字的精髓,也就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方法。

注音识字法,与分散识字法类似,其特点也是寓识字于阅读之中,边读书、边识字。其具体做法是取消单纯的识字教学,等学生掌握汉字拼音之后,作为阅读纯文字文本的过渡,让学生先尝试阅读汉字带拼音的双行课文,从而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

因此,学习汉字的关键在于解决记忆的线索和联想的依据问题。集中识字和部件识字,都是从字形入手学习汉字,集中识字关注汉字总体规律,部件识字关注汉字内部构成为主,再辅以位置和顺序,因此可以从汉字的笔画笔顺学习提高到部件搭配学习的水平,很显然也就减少记忆单位,增加记忆容量。而分散识字和注音识字,都是基于渐变原理,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通过接触反复出现的汉字,继而逐渐认识汉字。而学生一旦掌握了就比较牢固,因为学生会根据上下文会把汉字的音、形、义三要素很好地结合起来记忆。这些做法,是比较合乎科学的。

二、小学语文识字方法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两个需要改进的情况。第一,传统的识字教学,使识字写字变成一种枯燥而又毫无乐趣的课型,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累。第二,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因而不少教师就在课堂上用较多时间讲故事、看动画、猜谜语,甚至演小品,为了有趣而有趣,殊不知过多的活动淡化了识字这一主题,识字教学的分量相对较少。而教师在识字教学课上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解决识字问题、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课上应该吸取其他识字法的长处,在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识字渠道。

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激发识字兴趣,二是拓宽识字途径,三是更新识字方法。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要善于营造识字氛围,提高识字兴趣,创新识字方法。

(一)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而玩游戏,又是儿童的天性,因此,教师可以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游戏的特点,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结合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识字效率和持久性。

1.STEAM项目化学习——卡片游戏组字法

针对低年级学生爱做游戏,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等年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STEAM项目学习课例,把识字目标融入STEAM任务中,并设定评价量规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比如,在卡片游戏组字的STEAM项目中,让学生根据汉字结构分组,参与汉字部件的卡片制作、卡片组字游戏的设计、卡片游戏的实施和活动评价。通过组织这种与生字有关的游戏,借鉴STEAM项目学习的教育理念,以学为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教具+动作”的具象记忆法

语文课标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在这一课程目标背景下,教师需要有效地利用投影、图片、实物、课件等,设计实物见面、蒙眼粘字、动作猜字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具+动作”游戏,吸引学生投入识字活动,把枯燥无味的识记变为形象的识记,把无意识记变为有意识记,使识字记得快、记得牢。

(二)拓宽识字途径

1.环境中识字

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民国四大教育家之一陈鹤琴先生提出“活资源”“活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因此,利用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有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拓宽识字途径,让识字来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书本中的生字是有限的,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是无限的。教师要学会利用环境教育,让识字教学资源“活”起来。

第一,让学校识字资源“活”起来。学校的走廊、宣传栏、橱窗、墙面标识、教室周边等环境都“隐藏”着许多语文教学的识字资源,学生对这些知识耳濡目染以至耳熟能详,所以学起来也是很轻松。

第二,让家庭识字资源“活”起来。家庭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很多需要学生认识的生字,常见的汉字出现的频率极高。比如,食品包装袋、家电说明书、玩具包装盒、厨房佐料等用品都是让学生识字的好资源。一方面,可以建议家长在家中随处可见的门、窗、铅笔、桌椅、拖布等物品上贴标签,便于孩子随时都能在身边认识汉字而不用刻意再去花时间学习;另一方面,建议家长制作一些汉字的偏旁部首等卡片贴在家庭用品上,在家里使用卡片游戏组字法引导孩子学习汉字,让识字教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让社会识字资源“活”起来。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广告词、店牌名、商店超市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商标、报纸杂志等都可以成为识字的重要途径。学生把相关的资源收集起来剪剪、贴贴就成了最好的识字课本,教师再定期组织学生举行识字大赛,使识字变成大家都乐意去做的一件事情。这样,学生平时的积累与课本知识之间就搭起了一座识字的桥梁,识字效果事半功倍。

2.在阅读中识字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认识汉字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而是为后续的阅读和写作打好基础。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先后过程就是识字、阅读和写作。在低年级,重点关注的是识字,但也不能过于单纯地看待识字问题。如果单纯地把很多生字集中起来,一个一个地孤零零地去学习,学生可能短时间内会认识很多字,但这种方法简单、粗暴、重复、乏味,毫无乐趣,低年级学生很不喜欢,甚至厌恶和排斥。因此,除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要从阅读和写作应用的角度看需要把汉字学到什么程度,是否每节课所学的生字都要“当堂四会”(能读、能写、能讲、能用)。在这个基础上,开展阅读识字教学时就可以分散学生识字压力和难度,因为在大量阅读过程中,增加了生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出现的机会,使得每个字都从陌生到熟悉,相当于学生对生字做了及时复习,这也巧好符合记忆规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渐渐被激发起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认识大量的汉字,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更新识字学习方法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注意力就比较集中,而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除了内容有趣之外,就是方法也要得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敢于把球“踢”给学生,把权力和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让识字不再单调和枯燥。

1.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就是鼓励学生做“小老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用各种办法记住自己遇到的生字,并不断地总结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平常的识字教学中,在日常阅读中,只要遇到一个生字,就要思考用什么办法快速而牢固地记住这个字,并且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讲授给其他同学听,使大家能很快记住。用这样的方法启发学生围绕识字目标,展开联想,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学生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自发地创造出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识字方法。

2.思维导图法。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和汉字本身的规律,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围绕一个汉字或者一个偏旁部首,展开想象,把相关的生字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图形,画出一个个分级和分层的思维导图。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厘清生字之间的关系,配以漂亮的图画,让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不再对大量集中的识字产生厌烦情绪。另外,通过基于想象的思维导图识字教学更容易触动学生的情感世界,使识字过程也成为审美和陶冶情操的过程。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践中的思考,笔者认为,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主动性为内动力,以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为识字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识字效率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佟乐泉.儿童识字方法的理论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1996(17).

[2]郑玉梅,张微.传授学生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3]马春波.创编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2).

[4]徐丽娜.STEM概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才智,2020(9).

【作者简介】王春梅(1982— ),女,汉族,山东巨野人,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识字方法识字教学
实现农村小学趣味识字的方法初探
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探究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