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21-01-11卢秋锭梁宇

广西教育·A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

卢秋锭 梁宇

【摘要】本文以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年月日》一课为例,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开展数学小组活动、进行趣味数学游戏、借助数学课外活动等方面,论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入德育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年月日》 小学数学 德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7-0067-02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在肩负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要求,主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立德树人的背景来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是当前数学教师面临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对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巧妙地将数学学科与德育结合起来,实现数学知识与德育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道德素养的提高呢?下面,以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的公开课《年月日》为例,探究培养学生的德育教学策略。

一、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无形中渗透德育。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自然融入德育,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向学、勤思善问的场所,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如以下是吴正宪老师执教《年月日》的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过升旗吧?每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的画面,心中总是充满了强烈的自豪感。那么,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期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吗?

生1:1949年10月1日。

师:那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时候成立的呢?

生2:是在1927年7月1日成立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非常广,这两个特别的日子,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在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

【赏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数学课堂导入,不仅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开展一节成功的数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吴正宪老师创设了一个爱国、爱党的情境,让学生联想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画面,开门见山地引入“年、月、日”的教学主题,迅速激发学生学习建国和建党历史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听课,认真思考,调动数学学习的热情。这样的数学课堂导入,不仅唤醒学生对时间认识的学习经验,还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有力地渗透了爱国主义,让学生在激发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学会了相关数学知识,净化了心灵,提升了德育素养,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二、开展数学小组活动,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全面渗透德育,则需要注重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如以下是吴正宪老师执教《年月日》教学片段2。

师:如何才能高效地记住大月、小月的月份?你能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吗?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待会儿老师来提问,开始吧!

师:都讨论完了吧,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生1:我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在大月的月份中,有些月份是单数,有些月份是双数。

师:有哪个小组的方法和他的方法一样?

师:恭喜你们,你们发现了大月月份中的单双数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以7月份为分界线,7月份之前的大月都是单数,而7月份之后的大月都是双数。谁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有别的办法,就是用拳头数。

师:哇哦,这真是个好办法,请你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用拳头数。

师:你真是太厉害了,告诉了大家一个这么棒的方法。

师:同学们,谁来告诉我,凸起来的地方代表什么月份?凹下去的地方,又代表哪些月份?其中哪个月份是特殊的呢?

生3:大月月份是凸起来的,小月月份则是凹下去的。二月份和其他月份都不一样。

师:你的眼睛真是雪亮,这么特别的月份都被你找出来了。

师: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与众不同的方法吗?还有没有要发言的同学?

生4:我还知道有一句口诀,叫“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师:你平常的知识积累真是丰富。我们的前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记忆大小月份的技巧,真得感谢他们付出的劳动与积累的智慧。同时,也谢谢这位同学把这么好的方法分享给我们。

【赏析】非洲谚语说道:“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巧妙发挥同伴之间的榜样力量,致力于让学生的心理、智慧与品德等,在同伴合作与交流中得以提升。针对如何才能记住大月和小月月份的问题,吴正宪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让学生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运用任务驱动法巧妙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促使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与人沟通、合作与交流,自由碰撞思维,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在吴正宪老师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自觉进行讨论,主动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归纳,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小组成员间达到心灵的交汇、思想的共鸣,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收获记憶大小月的不同方法,体悟到了团队的力量,并且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同时,强化了团队协作意识。

三、进行趣味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数学课堂中适当设置一些数学游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年龄特征,不仅可以将道德教育的意图悄悄隐藏起来,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理念。如以下是吴正宪老师执教《年月日》教学片段3。

吴正宪老师找出12位同学,让他们举着提前制作好的月份小纸片,站在黑板前排成一排。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有点走神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活跃下气氛吧!

师:请一年中前6个月的同学挥舞你们的双手,向大家展示你们的热情;请一年中后6个月的同学走到老师旁边来。

师:请春季月份的同学举起你们的双手,夏季月份的同学快速蹲下,秋季月份的同学拍拍手,冬季月份的同学跺跺脚。

师:请所有同学站回到黑板前排成一排。请手持大月纸片的同学向前一步,手持小月纸片的同学后退两步。

(这时只有一位同学保持原地不动。)

师:咦,这位同学,你为什么不动呢?

生1:因为我出生的月份不是一般的月份,不属于大月,也不属于小月,所以我只能保持原地不动。

(大家都为这位同学的机智反应而喝彩,游戏如火如荼地继续进行着。)

师:请手持“建军节”那个月份纸片的同学向前面走两步,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军人叔叔说吗?

生2:军人叔叔,你们保家卫国辛苦了,我们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报效祖国,祝你们节日快乐!

师:请手持“教师节”那个月份纸片的同学向前面走一步,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

生3:谢谢您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祝您身体健康,一切顺利!

师:请手持“母亲节”那个月份纸片的同学走出来,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生4:妈妈您辛苦了,我会多学本领,将来好好孝敬您。

【赏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的方式直白单一,当他们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时,大脑处于最兴奋的状态,这时学习才能真正发生,学习效率才会最高。怎么才能让学生了解到年月日的知识?吴正宪老师并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主动深入思考,自主归纳总结。学生在吴正宪老师的引导下点燃了学习激情,智慧得到充分运用,情感得到充分抒发。吴正宪老师设计的游戏,每一次都让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营造了一个紧张刺激的游戏氛围,让学生在全身心参与数学游戏的过程,保持高度专注,认真地思考和回忆学习过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爱上数学学习。同时,吴正宪老师通过这个游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感恩意识,让学生学会感恩军人、教师、亲人等人的默默守护和付出。

四、借助数学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课外活动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的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督学成尚荣说过:“当有一天学生走出校园,忘掉曾经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剩下的东西便是能力和素养。”实践是渗透德育的手段,也是德育的起点。只有学生真正践行数学课外活动,德育目标才算达成。小学数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课外活动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数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时,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积极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强化德育效果。如以下是吴正宪老师执教《年月日》教学片段4。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1:我学会了看日历。

生2:我知道了二月份在所有的月份中天数最少。

生3: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学会了珍惜时间。

师:非常棒,看来大家对这节课听得非常认真。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大家珍惜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师:老师这节课给大家留了一道小作业,需要同学们在课后亲身实践完成,请同学们回去调查一下爸爸妈妈一天内能做多少件事情,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交流分享。

【赏析】数学课外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借助数学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提升德育效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调查等途径着手展开调查,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做中学、手脑并用,促进了学生情感、认知、个性行为的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来告诉学生应当守时、惜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充分的预设隐含着教师的智慧,自然的生成彰显了学生的智慧。吴正宪老师别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对课堂节奏的整体把控、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的手段,真正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一节课对如何巧妙地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理念,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和学科素养的提高,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注:本文系2021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項目“立德树人守初心,数学教育促发展——德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研究”(项目编号:YCSW2021274)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卢秋锭(1997— ),女,壮族,广西南宁人,教育学学士,南宁师范大学202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梁 宇(1978— ),女,汉族,广西贺州人,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及教师发展。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