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新区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分析研究

2021-01-10魏涛黄晓辉

西部资源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城镇化

魏涛 黄晓辉

摘要:未利用地开发促进了人口迁入,提高了城镇化率;推进了“一心四片、三轴多点,林田环绕、村野点缀”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建设;落实了“宜居、宜业、宜游”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加速构建“两区、三廊、一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格局,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进程,加快了新区城乡生态转型;加快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城乡共享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词:兰州新区;城镇化;未利用地;生态文明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北部,未利用地开发利用面积2000hm2,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较好,城镇化建设潜力较大。本论文围绕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对新区人口城镇化、城乡统筹空间格局优化、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五大方面的影响展开论述。旨在探索兰州新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1.兰州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客观要求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盆地,新区西侧建有甘肃省唯一的国际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受机场周边限建影响,新区主要功能区向东发展是现实所需,由于新区东侧广泛分布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因此,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实施综合开发,成为化解新区发展空间局限难题和实现新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設,可以促进新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使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而通过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又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土地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城市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要求,能够使得城市的功能区域划分明确,能够有效地调节城镇的社会经济环境,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良好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分析

2.1促进人口城镇化分析

新区通过未利用地试点开发,有效增加了城镇建设用地,重点围绕产业发展、住房保障、教育设施配套三个方面,引进有实力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项目,合理补充低中高端不同就业需求,推动新区经济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供给数量,促进人口迁入;并通过房地产开发有效提供城镇化住房保障,在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回迁安置房项目,进一步满足新区迁入人口的住房需求;结合新区户籍向农村和外来人口倾斜的制度和政策,适当降低入户门槛,引导人口迁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同时结合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力度的强化,建设甘肃省历史上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切实提高新区生活与就业的吸纳承载力,着力推进兰州新区人口城镇化进程,对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未利用地开发促进人口迁入,提高新区城镇化率。

2.2城镇化空间格局分析

新区通过未利用地开发,实施农业与食品加工园区、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和综合科发园区等三大园区建设。综合开发园区和科教研发中心园区落实“一心”中心城区规划,农业与食品加工园区落实“四片”中的综合产业片区规划。农业与食品加工园区平整365.14hm2土地,目前共引进11个项目;科教研发中心园区在中心城区内实施兰州市体校项目,占地1457亩(97.13hm2);综合开发园区在中心城区已平整土地面积为750.06hm2,目前已经成功引进21个项目,已选址项目7个,已完成25条道路建设,全长31.88km,已完成珍珠湖景区四块水域及主干道两侧的绿化。

新区通过未利用地开发,目前三大园区已全部完成土地平整,各园区内选址项目正有序施工建设,有效落实了“一心”和“一片”规划,推进了“一心四片、三轴多点,林田环绕、村野点缀”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推进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2.3城镇化产业支撑情况分析

经济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兰州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和工业为基础产业,现代服务业为配套产业,文化旅游业为拓展产业。

2.3.1未利用地开发促进农业现代化

新区通过未利用地开发引进6个涉农项目,有效补充了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用地,各项目建成后,对扩大新区绿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形成高科技农业产业化集群,建成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农业产业合理布局带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2.3.2未利用地开发促进现代服务业

2.4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分析

2.4.1未利用地开发促进构建生态格局

通过未利用地试点开发,有效增加了新区科教研发中心园区、综合开发园区的生态建设空间。通过综合开发园区的生态绿化及湿地公园等建设,推进了新区“中部”城市生态走廊的形成,通过科教研发中心园区的生态绿化及人工湖建设,加快了东部农业生态走廊的构建。同时加强各园区山体生态环境整治,重点防护水土流失,通过植树造林和护坡等工程设施建设,修复山体森林生态系统,加速构建新区“两区、三廊、一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格局,有效推进了兰州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

2.4.2未利用地开发促进城乡生态转型

通过未利用地开发有效增加了新区海绵型城市建设用地,并通过实施雨污分流,控制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渗漏和合流制污水溢流污染,结合雨水利用、排水防涝等要求,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同时改变雨水快排、直排的传统做法,增强道路绿化带对雨水的消纳功能,切实减轻对兰州新区市政排水系统的压力,切实推进新区海绵型道路建设,同时增加了文曲湖和珍珠湖等人工湖及湿地公园等重大公共绿地空间,设置了翠珠湖、明珠湖、玉珠湖等多个生态湿地等雨水汇流、净化、下渗和收集体系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推进了新区海绵型城市建设进程,有效加快了新区城乡生态转型,切实促进了兰州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2.5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分析

2.5.1未利用地开发促进交通体系建设

新区通过未利用地开发,形成“七纵十横”的主干路网。有效增加了交通建设用地面积,进一步完善了兰州新区内部综合交通网络,强化了新区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完善匹配的集疏运系统与配送系统,形成了有效连接区域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多层次交通运输网络,切实提升了新区交通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了新区“七纵十横”交通体系的建成,有效促进了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2.5.2未利用地开发加强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新区通过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扩充了项目区建设用地,有效补充了城市综合管廊及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加快推进了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全面统筹了兰州新区给排水、燃气、供热、通讯等各类管网与道路建设,并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加快污水设施、电力设施、燃气设施、环卫设施、防灾设施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程。同时有效提升了新区供水、雨污水提排、污水处理、电力供应、防灾减灾等能力,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和城市环境质量,切实加快了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兰州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2.5.3未利用地开发促进完善城乡公共服务设施

兰州新区通过综合开发未利用地,充分扩展了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面积,为提高新区医疗教育服务水平、完善住房和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并通过优化布局和扩充建设规模,不断提高了城镇公共服务水平,让新区发展成果惠及全域居民,推进形成城乡共享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加快实现兰州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3.未利用地开发促进新型城镇化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前新区范围内已基本实现了城镇化的路网体系,园区建设已基本落定,快速的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导致大量村庄拆迁。截止目前,新区大规模的村庄拆迁导致大量失地农民通过集中安置的方式转变为城镇人口,但大量失地农民就业吸纳容量不足,人口的非农产业转化进程质量不高。根据调研结果,目前新区内近半数的村民选择前往兰州市区务工,选择在新区和小城镇镇区务工的人口相对较少,造成人口就近迁入率较低。此外,目前新区城镇化发展无论从人口流动以及经济外向度而言,均以内生发展为主,外部联系以大型项目的政策性外迁为主,市场化的外向发展相对不足,外来人口迁入率仍较低。以“区外人口转移+区内人口转化”为人口引导策略,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逐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目前新区经济增长以基建拉动为主,城镇化内生动力支撑后劲不足,新区经济发展模式仍然表现为投资主导型,大量企业没有建成投产,支柱产业还未形成,拉动经济增长的爆发力还未显现。新区目前引进的行业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数量均较少,产业配套能力不强,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有力的税源支撑。受经济形势影响,企业订单减少,资金链紧张,投资和扩张意愿不强。随著新区开发建设的快速推进,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难等问题将进一步凸显。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新区的城镇化内生动力受到较大冲击。随着新区各项基础建设项目逐步完善,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功能复合”型城市经济转型,集“宜业、宜商、宜居、宜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产业园区的功能复合建设,促进产城融合,加快推进兰州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4.结论

4.1未利用地开发促进了人口迁入,提高了新区城镇化率;推进了“一心四片、三轴多点,林田环绕、村野点缀”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建设;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充分落实了兰州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加速构建了新区“两区、三廊、一轴”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格局,加快推进了新区海绵型城市建设进程,有效加快了新区城乡生态转型;加快了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形成城乡共享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4.2未利用地开发促进新型城镇化存在人口迁入率较低和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两大问题。以“区外人口转移+区内人口转化”为人口引导策略,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功能复合”型城市经济转型。

参考文献:

[1]杨滨榕.甘肃省兰州市未利用地综合开发效益评价[J].天津农业科学, 2017, 23(08): 42-46+62.

[2]白海江.兰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资源, 2020(04): 189-190+193.

[3]陈美娟,贾宁凤,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效应评价——以山西省宁武县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 2016, 44(01): 57-59+73.

[4]王明铭.未利用地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D].兰州大学, 2015.

[5]李阳.新疆未利用土地开发评价与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城镇化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