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

2021-01-10李亚静李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李亚静 李瑛

摘要:弗雷格是一位德国数学家、哲学家,并被称为分析哲学之父。他以分析哲学为前提,对意义进行了研究。他在1982年发表了《Uber Sinn and Bedeutung》一文,提出了涵义与指称理论,区分了专名、谓词和语句的涵义和指称。他提出专名的涵义为被呈现的方式,指称为现实世界中的对象,谓词的指称为概念,语句的指称为它的真值,涵义为它所要表达的思想。

关键词:弗雷格,专名,谓词,涵义与指称

1.弗雷格涵义与指称理论概述

弗雷格在对语言意义的系统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三条原则:心理主义、语境原则和概念和对象(彭媚娟,张君弟,2004:11)。心理主义主要强调要严格区分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语境原则阐述了不能孤立的寻求语言的意义,必须结合其具体语境,才能真正地理解语言的意义。概念是一个具有真值的函数,并且认为它是不饱和的,需要通过对象的加入才能使其饱和。对象是一个能使函数饱和的变量项。在此三条原则的基础之上,弗雷格提出了涵义和指称理论。

他运用数学中的函数来表示逻辑学中的概念,例如:“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哲学家”,他将句子拆分为两个部分:“亚里士多德”和“一位哲学家”,前者就是函数中的自变量X,后者就是函数中的因变量Y(张世宁,2006:155)。弗雷格逻辑分为两层:句子逻辑和谓词逻辑。在弗雷格逻辑中,谓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专名,将其空位用函数中的X来表示,例如“X 是一位哲学家”就是一个谓词。句子逻辑关注的是整个句子呈现的论点的真假。

弗雷格将其运用到了对一般语言意义的分析中,他认为句子包含专有名词和谓词,句子的意义为它是否为真或为假,专有名词的意义为它是否有指称对象,谓词的意义为基于有多个变量的选择的前提,它对于句子的真假有什么影响。

2.弗雷格对涵义和指称的具体区分

2.1 专名的涵义和指称

与传统指称论者认为的专名没有涵义只有指称这一概念不同,弗雷格认为专名既有指称又有涵义。他认为一个专名总会指称一个对象,也就是它所表示的对象。同时专名也有涵义,并且专名的涵义就是指称对象的呈现方式,也就是指称对象的描述方式(冯棉,1997:25)。弗雷格用同一性陈述来解释了指称和涵义例如:A:“晨星是晨星”和B:“晨星是暮星”。晨星和暮星都同指一个天体---金星,在A中是等同关系,B中的等同关系显然是和A不同的,B体现出了一种经验知识,是基于天文学家的发现才得出了晨星和暮星是同一个天体。由此可以得出,A中的晨星和B中的晨星由于被呈现的方式不同,因而它的涵义也不同。但是A和B 中的晨星在指称上是相同的,都指称同一个天体---金星。

2.2 谓词的涵义和指称

上面提到,句子包含专名和谓词,句子的涵义和指称由专名和谓词的涵义和指称共同决定。因此,对于谓词涵义和指称的讨论是必不可少的。谓词简单来说就是概念词,是指某类事物的全体对象,例如:“河南省”、“四川省”中的“省”,如哲学家、文学家等(崔凤娟,2014:2)。

弗雷格从数学角度出发,对谓词的指称和涵义进行了阐述。首先他将谓词视为数学中的函数。例如:X+Y=5,在这个函数中,将自变量X赋值为1,Y=4,X

=2,Y=3.随着自变量的不同函数的之也发生了变化,弗雷格将此方法运用到了语言研究中,例如“()是哲学家”,将亚里士多德填入()中和将弗雷格填入()中,句子就发生了意义的改变。因此,与专名不同,谓词指称自身所表达的概念,并且谓词本身就是句子涵义中的一部分。

2.3 语句的涵义和指称

弗雷格对专名和谓词的涵义和指称的研究最终目的是分析语句的涵义和指称,进而得到句子的意义,句子才是弗雷格语言哲学中的基本分析单位。与专名和谓词一样,句子也有涵义和指称,与专名和谓词不同,弗雷格基于逻辑学认为句子的指称为它的真值,句子的涵义为它所表达的思想。当一个句子的真值为真时,那么这个句子的指称就为真。如果这个句子的真值为假,那么它的指称就为假。

前面提到,句子的涵义和指称依靠其包含的专名和谓词的涵义和指称。如果一個句子中包含没有指称的专名,那么这个句子的指称为什么呢?

如果一个句子的指称为它的真值,那么,为什么在间接语境中,替换从句之后,句子的真值会改变呢?例如:

C:“Carol thinks that the evening star appears in the evening”

D:“Carol thinks that the morning star appears in the evening”

E:“Carol thinks that the atomic number of Gold is 79”

从句“the evening star appears in the evening”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evening star”又是从句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根据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理论,从句的指称依赖于暮星的指称,句子的指称依赖于从句的指称,如果C为真,那么D也为真。但是在这个经典的例子中,Carol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她从来不知道“morning star”就是“evening star”, 所以D为假。同样的, 假设Carol 根本不懂化学,那么E的指称也为假。对于这种问题,弗雷格提出C的真值取决于从句“the evening star appears in the evening”的真值,但是在这个间接语境下,从句没有它正常的指称,从句和它的组成部分有正常的涵义但没有正常的指称。也就是说,在间接语境下,有相同的涵义也不能随意交换从句的表达。

3. 总结与思考

弗雷格从分析哲学角度出发,对于专名、谓词和语境进行了逻辑分析,对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涵义与指称理论。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理论为现代分析哲学中意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对涵义与指称的研究中,弗雷格也提出了语境原则,在不同的语境下,他认为同一种涵义可以有不同的指称,同样的,同一指称也有着不同的涵义,语用学家在对于意义进行探究时,往往要基于弗雷格的语境原则,因此,弗雷格的涵义与指称理论对语用学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崔凤娟.指称理论:从确定性向相对性的发展与演变[J].外语学刊,2014(04):1-5.

[2] 冯棉.名称的涵义与指称——从穆勒到克里普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22-29.

[3] 彭媚娟,张君弟.试论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05):10-12.

[4] 张世宁.弗雷格涵义指称理论及其语言哲学[J].求索,2006(11):154-156.

[5] 周志荣.弗雷格论意义与真[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01):33-36.

作者简介:

李亚静(1995-)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