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学习进阶理论建构核心概念

2021-01-10刘怡

科教导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习进阶教学设计

刘怡

摘要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学习某一核心概念时所遵循的、连续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利于教师从核心概念入手,进行跨学段的描述和测评。以《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为例,围绕其建构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进阶,以此来指导教学设计。

关键词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学习进阶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05.036

Using Advanced Learning Theory to Construct Core Concepts

——Take the lesson "erosion of land by rain" as an example

LIU Yi

(Hongying Primary School, Beijing 100094)

Abstract: Advanced learning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tinuous and typical learning path that students fol? low when learning a core concept. It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the core concept, and it is also helpful for teachers to start with the core concept and carry out cross learning description and evalua? tion. Taking the lesson "rain erosion of land"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so as to guide the teaching design.

Keywords: "erosion of land by rain"; advanced learning; teaching design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学习某一核心概念时所遵循的、连续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学习进阶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而且有利于教师从核心概念入手,进行跨学段的描述和测评,并对每一个主题进行学习进阶分析,从而实现微观教学实踐的应用。

学习进阶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1.学习进阶的意义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一书中指出:科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表明,“少而精”的科学课程理念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中小学阶段)提供充分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大概念,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这一理念要求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宏观上必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连贯性,所谓一致性是指科学课程的内容均指向科学素养,连贯性是指各学段所学内容具有良好的关联和衔接。只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充分调动其生活经验的课程才能深入理解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由此,学习进阶便成了近10年来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一些研究指出,将学习进阶理论应用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利于中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衔接,可以围绕科学领域的核心概念开发符合我国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学习进阶”体系;有利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提示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以核心概念为认知需求的主线整合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设置进阶点、进阶层级和进阶目标,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有清晰的目标、任务和发展路径;还有利于开发教学设计,探索连接进阶起点到目标重点之间的学习路径以及进阶的踏脚点。教师通过对学习中的“阶”的分析与把握,可以探寻到最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路径,从而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以大概念展开,在大概念的主题下,学习内容分为小学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阶梯式展开和由浅入深地提出要求。但是目前,针对小学科学课程相关的学习进阶研究少之又少,亟须小学科学教师进行相关的尝试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以《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为例,以“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核心概念作为学习进阶的对象,围绕其建构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进阶,以此来指导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的学习进阶分析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一课属于“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呈现出的常见的地形及其变化的原因。通过建构地质模型、模拟降雨等实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外力作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化,激发他们对地球和宇宙的探究热情,发展他们的模型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在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变化并且相互影响,形成多种自然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的宇宙观和自然观。绘制本单元的金字塔图(如图1),明确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学科内涵、育人价值的进阶。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隶属于课程标准中的“地球与宇宙”领域范畴,涉及“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地核”这一核心概念。

通过翻阅整套科学教材与课程标准,了解整个地球与宇宙科学的进阶体系,绘制出两幅进阶图。由图2可知,“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是在二、三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地球上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岩石等组成物质的相关知识。由图3可知,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低、中、高3个年段的学习,在二年级观察天气现象,三年级分析规律,五年级进阶到探究天气与地质间的关系、原理。同时,通过模拟实验、对比实验、辩证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变化并相互影响,形成多种自然现象。

学习进阶的建构过程

1.教学过程体现学习知识的进阶

由图4的教学流程图可知:在第一部分导入环节,从学生常听到的地质灾害入手,以真实情境引入,唤起学生的共鸣,并提出本课要研究的主题。

在第二部分探索调查环节,运用地球科学模型建构的思维方式,先通过一滴水对沙子的影响这个模拟实验,发现水对土地的初步影响;进而拓展到观察持续性降雨对大片土地的影响。通过实验的进阶帮助学生建构“侵蚀”这一科学概念。

在第三部分形成解释环节,借助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真实的地形与实验室模型的比对,让学生运用模拟实验建构的“侵蚀”概念解释自然界中的真实现象,进而帮助他们从对模型进阶到对原型的理解,完成本课的第二个进阶。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通过回忆以前所学的“水循环”知识,帮助学生建构水在空间上的循环体系,完成第三个进阶。同时采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全球地表的变化,运用地质学均变论思想,完成本课第四个进阶。最后通过水循环与地表变化之间关系的讨论,帮助学生将空间(水循环)与时间(地表变化)建立联系。完成本课最后一个也是最难的知识点进阶。

2.板书设计呈现学生的思维进阶

通过板书设计,呈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进阶情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整堂课通过模型建构的思维方式和类比推理等方法,最终将空间与时间建立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在体现学生思维进阶的同时,实现本单元对科学素养的发展价值目标。

猜你喜欢

学习进阶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立意的物理考试评价和启示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
科学方法在物理核心概念学习进阶中的作用
关于“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的中观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